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下的教育电视采编人员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下的教育电视采编人员素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下的教育电视采编人员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电视;新闻采编;职业素养

新媒体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新闻采编人员传统的工作方式。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机制创新为动力,央媒率先开展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改革。如今,包括教育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内的所有新闻采编人员都面临着业务转型和素质提高问题,能否在懂电视又懂教育的基础上掌握新技术,拥有互联网思维,决定着教育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是否适应新时代工作要求,也关系到教育电视媒体转型改革的成败。

一、新媒体背景下教育电视新闻采编面临的挑战

教育不只关乎国家大计,更牵涉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业,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民生”。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相关教育电视台,背靠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教育信息、教育政策解读、教育事件深度挖掘、教育行业动态报道等任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教育电视新闻采编正面临诸多新问题。

(一)新媒体消息快捷,教育电视采编时效堪忧以前,一般的消息教育电视都可以在晚上的新闻中播出,但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过手机客户端,任何一个教育政策或新闻事件都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在人群中传播开来,甚至实时播报,相对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有着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电视的时效性几乎丧失殆尽。

(二)信息混乱复杂,教育新闻事实真假难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世界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广度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想象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①人手一台手机,每个人都可成为新闻采编者,人人都可当“记者”。采编人员面对的是信息的大海,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新闻素材已经是教育电视新闻采编的主要途径。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信息,真假难辨,甚至旧闻当作新闻来炒作的情况下,教育电视采编人员如何练就火眼真睛,去伪存真,选择真实有价值的信息是个不小的考验。工作的艰巨不仅仅是指需要辨别每一个信息的真实性,更是指接收信息时需要筛选出有效信息。在如今越来越复杂的媒介环境中,大众对媒介信息的态度从最初的媒介崇拜到如今的常常持“不确定”“怀疑”态度。对于教育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而言,树立行业媒体权威的压力大大增加。

(三)自媒体盛行,教育电视资源优势进一步减弱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电视台是行业媒体,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把教育电视当作自己的“窗口”,把教育新闻采编人员当作“自己人”,使教育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获取教育方面重大政策消息甚至独家新闻比其他媒体要快。但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教育宣传方式日益多元,也纷纷成立自己的新闻中心,并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作为本单位信息的主渠道。比如作为教育改革试点城市的长沙市的“长沙教育”微信公众号2018年的阅读总量就达到800万+,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1万+,阅读量达到10万+的文章也有不少。在长沙地区,影响力甚至超过一些市级电视媒体的地面频道,这也进一步挤压了教育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四)转型缓慢,新媒体建设慢制约教育电视采编发展自我国第一座教育电视台开播以来,我国的教育电视已走过几十年的历程。一直以来,受各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各级教育电视台大多在电视媒体中处于弱势地位。体制不活、经营乏力、人才缺乏、设备设施落后……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步伐普遍偏慢。不少教育电视采编人员仍按传统思维采写新闻,再略加修改搬到新媒体上,使新媒体沦为简单的二次传播工具。在其他电视媒体新闻直播已成常态的情况下,一些教育电视台可能连新闻直播用的设备都没有。一到周末,一些负责新媒体的工作人员就不上班,微信公众号、官网内容不及时更新,往往使“新闻”变成了“旧闻”。转型慢,锻炼少,在各种新媒体的夹击下,教育电视发展形势严峻。

二、新媒体时代教育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一)灵活运用“电视语言”,练就过硬的电视专业素养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艺术,通过电视人们能够对相关新闻事件感同身受如同亲临现场,电视是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媒体,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在转型期,教育电视采编人员需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苦练内功,在教育新闻采编中用好用活声、画、字幕、动画等电视手段,增加教育新闻的可视性和感染力,增加影响力和传播力。②

(二)懂电视还要懂教育,努力成为“半个教育专家”相比于非教育类电视媒体,教育电视的行业属性让教育电视采编人必须成为教育的“半个专家”,否则工作难以开展,新媒体环境下更是如此。教育关系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眼下,各项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专业性强,影响面广,如果自己都弄不懂相关改革是怎么回事,试想一下,教育新闻的采编该如何进行?“普惠园建设”“城乡教育一体化”“化解大班额”“标准化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2.0”“高校双一流建设”“新高考改革”……每一项政策、每一轮改革都是系统工程,都与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息息相关,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更是教育电视采编人员工作的主要方向,只有自己弄清楚,才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受众,才能为受众答疑解惑,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外,自媒体信息混乱复杂,面对人云亦云的各种教育消息,只有成为教育“行家”才能正确分辨是非,去伪存真,透过表面看到本质,以全新的视角正确引导舆论。

(三)内容为王,讲好教育故事多项研究表明:即便是最好的新媒体平台,其内容生产都极为有限,内容来源大多还是传统媒体。另外,新媒体在采编权限方面也有限制,其的新闻信息大多从传统媒体加工或转载。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在利用新技术打造新业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掘好素材,讲好教育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坚持发挥优质内容优势,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提升新闻敏感度,有亮点意识新闻记者必须有强烈的新闻敏感度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对于教育电视新闻工作者而言更是如此。与其他媒体不同,教育电视行业往往重复固定的内容,如开学、放假、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考、高考等。每年大同小异,如何克服审美疲劳,在重复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是教育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在各种教育会议和教育材料中发现亮点,提炼真正的新闻,是教育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增强互联网思维能力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传播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新媒体将文字、声音、视频等有机融合,传播方式从单向转变成双向,不管是推送方式还是接受方式都更为灵活。新媒体也改变了大众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今,新媒体领域已经成为舆论主战场,本来就相对弱势的教育电视,要跟上时代步伐,甚至借力新媒体实现“弯道超车”,教育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就显得极为重要。今天的教育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会采写新闻,更要懂得如何将这条新闻进行多维呈现,并到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不同终端上。这不仅意味着教育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多种传播技术,对于多种媒介形式的采集、编辑、撰写、新闻的技能熟练掌握,更需要他们熟悉不同平台的用户接受信息的习惯,重视传者与受众的互动。特别是针对学生群体、家长群体、教师群体等教育电视主要传播对象,什么样的内容最容易引起这些人关注、微信上用哪种方式能够引爆师生朋友圈、什么样的H5页面能够让粉丝愿意扩散,所有这些都要求教育电视采编人员要熟悉新媒体传播的逻辑,掌握引爆点、传播节点、传播形式。在2018年长沙“最美大课间”比赛中,湖南教育电视台创新新闻采编形式,把新媒体作为推广宣传主渠道,一周的时间视频点击量就突破1100万次,点赞超过540万,“大课间”比赛刷爆“朋友圈”。

三、小结

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努力适应新情况、新常态,教育电视采编人员也不例外。新时代、新责任、新担当,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媒体大变革中,主动转型已成为教育电视新闻采编者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应当灵活运用“电视语言”,练就过硬的电视专业素养,懂电视还要懂教育,努力成为“半个教育专家”,内容为王,讲好教育故事,提升新闻敏感度,有亮点意识,增强互联网思维能力。笔者相信在全新的环境下,只要我们与时俱进、顺势而上,教育电视采编人员必将大有可为。

作者:彭汝平 单位:湖南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