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英语空主语的理解及阐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英语空主语的理解及阐释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英语空主语的理解及阐释

空主语PRO的句法语义特征分析

Chomsky(1981)根据[±照应性](Anaphoric)和[±指代性](Pronominal)两个特征对空语类的语义进行分析,结果分成四种类型,如下所示:NP语迹:[+照应性,-指代性]pro:[-照应性,+指代性]PRO:[+照应性,+指代性]变项:[-照应性,-指代性][3]在这四种不同的空语类中,NP语迹和变项由相应句子成分经过移位后产生,pro是存在于某些语言的特定语法参数现象,PRO和pro一样也是语言基础成分。其中NP语迹、pro和变项的语法分布以及语义内容均可以由约束理论三原则进行解释;而值得关注的是空主语PRO既具有[+照应性]又具有[+指代性]特征。根据约束理论原则,[照应性]与[指代性]是一组对立的语义特征,其中[照应性]指在管辖域内受到约束,而[指代性]指在管辖域内是自由的,那么空主语PRO在其管辖域内既要受约束又必须是自由成分,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Chomsky提出了“PRO法则”:PRO必须不被管辖[4],也就是说,当管辖域不存在的时候,这两个特征就不具备矛盾意义,可以共存。那么,根据PRO法则,空主语只能以隐性成分存在于英语非限定性分句的主语位置,如例1所示:例1Bobhasnotdecidedwhether(PRO)toaccepttheinvitation.PRO的语义内容有两种可能性:其一为任指,即可以指某一类语义场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如:例2Itisimportant(PRO)tobehaveoneselfinpublic.其二,PRO与其控制语的语义形成共指关系。从语法关系上来看,控制语就是PRO的先行语,先行语对于PRO的控制可分为非强制性控制和强制性控制。在非强制性控制关系中,PRO语义可以与先行语同指,也可任指,所以句子可能存在多种理解。如例3中空主语PRO可以指控制语John,也可指任何人。在强制性控制中空主语PRO的语义内容由强制控制语决定,转换生成语法提出最近距离原则(MinimalDistancePrinciple):“PRO以离它最近的名词短语为先行语”[5]。

一个名词短语要成为PRO的强制性控制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统制PRO,二、离PRO最近。如例4所示,在该句中空主语受John强制性控制,在语义内容上是共指的。空主语PRO只能依赖John得到语义解释。例3Johndoesnotknowhow(PRO)tobehavewellinpublic.例4Johnpromised(PRO)tobehavewellinpublic.根据格理论,隐性语类为无格成分,不能通过格检验式,这是空主语只能作为隐性成分存在的原因。当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由管约论发展到最简方案阶段,句法学家们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和修正,对空主语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提出了更合理的理论来解释空主语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最简方案中能对空主语PRO解释的理论为“可视性假说”和“特征核查理论”[6],根据语法一致性原则,出现在句中的名词性短语无论显性还是隐性成分都应该有格,其中显性成分具备结构格,而空主语PRO作为隐性成分的一种,也应该和显性成分一样具有格特征,只是由于这种格不同于显性名词短语的结构格的特征,因而被称为空格(nullcase)。空格与结构格一样,在逻辑式层面不能被外部认知系统所解读,必须与相应语类结合通过特征核查。Chomsky&Lasnik进一步指出,不定式结构的中心词“to”可以核查PRO的空格特征,同时消去自身的不可解释特征[7]。这一理论更合理地解释PRO在英语语句中的句法分布:首先,从语法结构上看,PRO与to相互统制并处于标志语———中心语一致的关系;其次,空主语PRO与中心语to具有相似的格特征,PRO需要空格,而to不能赋结构格,只能赋空格,二者的结合符合特征核查理论。既然需带空格特征的PRO能通过赋空格的特殊中心语“to”的特征核查,那么PRO一般就可以出现在含不定式的非限定性分句的主语位置。这样,对于空主语PRO的解释既满足了可视性条件,也符合格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的精神,从而遵循了句法一致性原则。

空主语PRO的分布及其在科技英语中的体现

如前所述,PRO可以通过不定式结构中心词“to”核查其空格特征,同时消除自身的不可解释特征,中心语to的无时态隐性形式正好与标志语PRO的空格保持语法特征一致,因而在英语中它只允许出现在不定式结构的主语位置,如下所示:例5Henryattempted(PRO)tomakeaninvestigation.但是Martin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规定PRO带有空格并与不定式分词‘to’进行特征核查的方法表明PRO可以出现在任何不定式结构的主语位置,这会导致PRO过度的句法分布”[8]。试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例6a.SaraconvincedBill[(PRO)togototheparty].b.Ginnyremembered[(PRO)tobringthebeer].例7a.Theybelieve[Bill(PRO)tobeintelligent].b.Thedoctorshowed[Tom(PRO)tobesick].根据两组句子的对比,Martin(2001)指出PRO主语应只允许出现在如例6的“控制不定式”中,而不允许出现在如例7的例外格标记(ExceptionalCaseMarking,简称ECM)的不定式中。Martin(2001)从语义角度区分了控制不定式和ECM不定式的时态特征并解释了PRO的不同分布:在控制不定式结构中,谓语动词的动作与不定式的动作不处于同一逻辑层面,当前者是现实世界行为时,后者只是可能世界的行为或变化,即不定式动词相对于谓语动词的动作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状态。据此,Martin提出了“时态假说”[9],用[时态]来区分两种不定式结构的时态特征。“时态假说”指出,控制不定式具有[+时态]特征,ECM不定式具有[-时态]特征,而只有[+时态]特征的不定式结构才能核查PRO的空格特征,这就限定了PRO主语只能出现在控制不定式结构中,在ECM不定式中由于其格特征得不到核查而不允许出现。但ECM不定式的主语位置仍存在空语类,它是宾语为核查格特征发生移位后留下的语迹,即NP语迹[10],那么例6a和例7a的深层结构可分别表示为:例6a.[TPSaraconvincedi[VPBillk[TPPROktogototheparty]]].例7a.[TPTheybelievei[VPBillk[TPektobeintelligent]]].(ek代表“Bill”的语迹)此外,从语义所指方面考虑,指称语的语义特征为[-照应性,-指代性],空主语PRO正好相反具有[+照应性,+指代性]特征,由此可知,二者的语义所指和语法分布处于一种互补关系。除了前文提到PRO可以出现在部分不定式分句的主语位置,PRO也可分布在其他非时态分句的主语位置,如下例所示:例8Johnstayedon(PRO)hopingforhertoappear.例9Johnlefttheoffice(PRO)angry.同样,PRO不可以出现在动词或介词补语有格的位置,详见下例:例10*Johnsaidthathewashappywith(PRO).(*表示句子不符合语法。)例11*Thematchwasexciting,butJohndidn'tenjoywatching(PRO).当然并不是任何非时态分句主语的位置都能出现PRO,当不定式分句有标句词for引导时,其主语位置也不能是PRO,因为标句词for具有赋格能力,其后只允许显性成分出现以获得其赋予的宾格。如:例12*For(PRO)tostudyabroadisdifficult.科技英语作为一种特定语体,PRO在句中的分布同样遵循以上的规律。具体而言,科技英语中空主语PRO主要可以出现在以下几种不同句法功能的非限定性句式结构中:(注:本节以后文章所有用于分析的英文语料及其翻译均来自《科技英语学习》杂志ESTLearning)(1)主语从句例13But(PRO)manufacturinganewvaccinewouldtakemonths.[ESTLearning,2009(6):20]例14Furthermore,(PRO)chronicallysleepingpoorlyislinkedtocognitivedeclineinoldage,althoughtherelationshipmaynotbecausal.[ESTLearning,2009(8):24](2)补语从句例15Thefirstessentialstepis(PRO)toresearchyourpotentialmarket.[ESTLearning,2009(9):31]例16Hightechnologyisnotalwaysneeded(PRO)tosolveaproblem.[ESTLearning,2009(7):19](3)状语从句或其他附加语例17(PRO)Toprospectforbrownfat,endocrinologistC.RonaldKahnofHarvardMedicalSchoolinBostonandcolleaguesporedoverPET/CTscansofnearly2000patientsthathadbeentakenpreviouslyforotherpurposes.[ESTLearning,2009(10):13]例18Thefindingscouldmeanupto80percentofthemiceusedfortestingnewpharmaceuticalcompoundsmaynolongerbeneeded,(PRO)offeringdrugfirmssizeabletimeandcostsavings.[ESTLearning,2009(10):10]

科技英语中空主语PRO的汉译策略

一般而言,科技英语具有客观性、严谨性、精确性等特征,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需对原文意义充分理解和精确诠释。空主语PRO是科技英语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语法现象,正如前文所述,PRO的指称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PRO的语义所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正确传达原文的真实内容,处理好空主语PRO的翻译问题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了更精准地传达原文语义,下文将探讨科技英语中空主语PRO的汉译策略。

(一)主语省略英语和汉语的句法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扩充的投射原则,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在形式结构上并不严格要求主语的存在,汉语讲究意合,注重语义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所以主语省略现象是汉语区别于英语的一大特点。主语省略策略指的是汉译过程中在符合汉语语法规则和不改变原有的语义关系的前提下汉语句中的主语内容暂时脱落而并不影响整个句子语义的完整性。一般说来,省略的主语“语义所指非常明确,一般只有一种回补的可能性,没有任指的情况”[11]。在翻译一些含强制性控制的空主语句时可以采取该策略,例19中PRO指的是“one”,译文是典型的省略主语的情况,省略的主语语义较为明确,可以依据上下文推导得知即为“我们”,如果要补全的话仅此一种可能。例19Forone,(PRO)becomingmoreextroverted---andbyextensionwideningoursocialnetworks---canbecultivatedandtrained,Buettnersaid.译文:布特纳说,一方面,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扩大我们的社交圈子,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外向。[ESTLearning,2009(6):22]

(二)主语隐含汉语隐含型主语是指句子语义暗含的、隐性的主语成分,作者不需明示读者即能感知隐含主语的存在并领会其语义,这类暗含主语要么不能添补,要么可以添补但可能有多种添补的可能性。但由于其受空位语义内容的限定,很难精确确定添补主语的词语或添补的词语可能不止一个。隐含型主语不同于前文所述的省略型主语,省略型主语因为受上下文某个语义相同词语的制约所指明确,但是一旦这个制约减弱或丧失,就可能变成了泛指的隐含型主语。如谚语“吃一堑,长一智”,其施事是对任何人而言的,是一种表泛指的隐含。主语隐含策略适合翻译一些含非强制性控制空主语的句子,如:例20That'sbecause(PRO)beingaffableandmoresocialconfershealthbenefits,accordingtoleadstudyauthorThomasPerls,directoroftheNewEnglandCentenarianStudyatBostonUniversityMedicalCenter.译文: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中心主任托马斯.伯尔斯认为,这是因为和蔼可亲和更喜欢社交会给人带来健康好处。[ESTLearning,2009(6):21]译文中的主句采用了显性主语,但是在动词所带的宾语从句中“和蔼可亲和更喜欢社交”这两个动作的潜在逻辑主语属于隐含现象,其语义并非特定所指,可以是文中提及的百岁老人,也可以是任何人。例21(PRO)Keepingyourcirculatorysysteminworkingorder,by,say,(PRO)avoidingcigarettesandsaturatedfat,lessenstheonslaughtofage-relateddamagetothebrain.译文:换言之,通过戒烟和减少饱和脂肪来使整个循环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年龄增长致使大脑受损的冲击。[ESTLearning,2009(8):24]类似文中对生活习惯和生理现象的科学探讨不会只局限于特定的某个人,用隐含型主语是合适的翻译策略,因而译文中隐含了句子的主语。

(三)主语显化在翻译某些含空主语PRO的句子时,为了明确表达句子的完整意义或遵循汉语的语法规则,译者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推导PRO的语义所指并补充为显性主语的翻译策略。如例22、23所示,二者分别补充显性短语“他”和“这些人”作为各自句中的主语:例22Hisintentionwastwofold:(PRO)toseeifphysiognomybasedprejudicesaboutcreditwor-thinessexistedand,iftheydid,whethertheywerejustified.译文:他有双重意图:他想知道以面相为信用标准的偏见是否存在,以及如果存在的话,该标准是否合理。[ESTLearning,2009(8):20]例23(PRO)Tohavethesamechanceofgettingoneasthosedeemedmosttrustworthytheywererequiredtopananinterestratethatwas.Onaverage,1.82percentagepointshigher,evenwhentheeffectsofhistoricalcreditworthinesswerestatisticallyeliminated.译文:这些人要想和那些被认为最可信的借款人具有相同获贷机会的话,即使不考虑统计学意义上其信用记录的影响,他们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平均也要提高1.82个百分点。[ESTLearning,2009(8):21]

(四)主语迁移在科技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目的语的语法特征和交际目的,部分含空主语PRO的句子汉译时可以采取主语迁移的策略。也就是说,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让英语原文中的显性主语移位到原空主语的所在的位置,这一策略适合空主语PRO为强制性控制的情况。如:例24Ratherthan(PRO)directlytestingtheelderly,theteamlookedatbothmaleandfemaleoffspringwhohadanaverageageof75.译文:研究小组并没有直接检测这些老人,而是对他们平均年龄为75岁的子女进行调查。[ESTLearning,2009(6):21]例25Gatenbyarguesthatby(PRO)tryingtoeradicatetumorswithheavydosesofchemotherapy,doctorssometimesendupselectingfordrug-resistantcancercellsthatcanspreadrapidlyoncetreatmentishalted.译文:盖滕比认为,医生们试图以大剂量的化疗根除肿瘤,但这样做有时反而会选出耐药的癌细胞;一旦停止化疗,这些癌细胞就可能迅速扩散。[ESTLearning,2009(7):23]例24原文主句中的显性主语theteam在翻译时迁移到原空主语所在位置,译为研究小组。例25在译文将原宾语从句主语doctors的对应翻译前移至了宾语从句的句首位置。

(五)主语转换在科技英语的汉译中对含有空主语PRO的句子还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采取转换主语的方式传达语义,使译文通达、流畅、自然。这样,译文中原空主语将被另一个短语替换,而不再对空主语PRO的所指进行明示,也能起到与原文相同的语义效果。详见例26:例26Instead,hesuggests(PRO)givingpatientsmoderatedosesthataimtostabilizethetumorandpreventitsgrowth.译文:因此,他建议,患者的化疗剂量应适当,目的在于稳定病情,遏制肿瘤生长。[ESTLearning,2009(7):23]

(六)改变句式改变句式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将英语原文中含空主语PRO的非限定性分句译为作状语的介词短语。如下例所示:例27(PRO)Wonderingifthesametendenciescouldapplytomakingpositiveself-statements,JoanneWoodoftheUniversityofWaterlooinCanadaandhercolleaguesdesignedaseriesofexperiments.译文:为了了解同样的倾向性是否能够起到积极的自我激励作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乔安妮.伍德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ESTLearning,2009(8):17]译文中增加介词“为了”构成目的性状语从句,介词的添加符合汉语的语法需要。在该状语从句中仍然存在一个与英语原文对应的汉语空主语或隐含主语,但其语义明确,从下文很容易推导,因而它的存在并不影响语义交流。例28(PRO)Usingscrapbooks,photoalbumsandthewomen'sownmemories,Mr.Zaslowchronicleshowtheirclosefriendshipshaveshapedtheirlivesandcontinuetosustainthem.译文:通过剪贴薄、相册和女主人公自己的回忆,扎斯洛在书中记述了她们亲密的友谊如何影响她们的生活,并一直给予她们力量。[ESTLearning,2009(7):17]此处虽然也是采用含介词状语的翻译策略,但是和例26的处理方法稍有不同,本例在译文中略去了原文的空主语和动词。第二,还可将含空主语PRO的非限定性主动语态分句译为汉语被动语态句。如:例29ThegeophysicistswentontoconductasecondtestinanabandonedcoppermineinArizona,(PRO)using25ironplatesspacedatvariousintervalsintunnelsupto45metresbelowground.译文:地球物理学家们又在亚利桑那州一个废弃的铜矿里进行了第二次试验。25块铁板被置于地下45公尺深的坑道内,间距不等。[ESTLearning,2009(7):20]该策略中的被动语态使译文避免了原文空主语的出现。

(七)连动式汉语的连动式结构中,多个动词短语相互邻接构成复合谓语结构,而这些动词短语共用一个主语成分。也就是说,汉语连动式结构中不管分句的个数多少,句子只存在一个显性主语,该主语一般位于第一个动词前,对于其他的动词而言,其主语为隐含的成分,二者具有相同的语义内容。在有些情况下显性主语和隐含主语位置也可互换,但不能同时以显性形式存在。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可以将含连续多个相同语义内容的空主语PRO的分句直接翻译为汉语连动式结构,详见例30、31。例30Theyusedacomputer(PRO)monitoringthestringofgeophones(PRO)toanalyzethesignals(PRO)toseeiftheycontainedtheseismicfingerprintofanyoftheundergroundplates.译文:他们用计算机监控一系列地震检波器,以分析信号中是否含有地下某块铁板的震波特征。[ESTLearning,2009(7):20]例31Sensitivelisteningequipmenthaslongbeenused(PRO)totry(PRO)tohearpeopletrappedunderground.译文:灵敏听力设备很久以来就被用于设法监听地下被困者发出的声音。(ESTLearning,2009(7):19)

结语

空主语PRO是句法学中由来已久的探讨热点,其语义的不确定性给理解和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对空主语PRO进行了句法语义分析,并结合科技英语中的语料探讨了空主语的翻译策略问题。由于篇幅的原因,文章主要从句子的层面对PRO进行探讨,而翻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权衡。本文对空主语PRO在科技英语中的翻译策略的探讨,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期望能给将来的研究者提供更广的视角来深入探讨该领域的问题。

作者:王艳萍 单位: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