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关系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关系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关系探讨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校园精神文化指导着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一方面,高校校园的精神文化对学生个性化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个性界定的不明确,难免在追求个性化的道路上有些时候不小心会误入歧途。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熏陶、教育的功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土壤。另外,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尊重每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另一方面,高校精神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激励作用。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围绕通过学习的发展目标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观,使每个校园人都能体验到这种文化氛围,产生一种自我增强的激励机制,激励大学生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刻苦学习、不断进取。

2.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保障。首先,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极大的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指向而培育的一种规则性的文化,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理念和精神,反映了一所高校的管理思想和水平,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奋发图强。其次,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极大地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促使高校进行自主创新和观念结构的深层变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最后,良好的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品质。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道德品行、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3.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外在条件。首先,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对生活在学校的大学生具有陶冶情操和规划自己行为的作用。美好的环境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他们学习、去完善自我、追求美好自己我的内驱力。其次,美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让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强化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比如,学校的雕塑等人文景观的设计,都体现了个性化的原则;学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让在校的学生领悟到校园个性美。再次,校园物质文化具有启动和自我约束的作用。在教育创新的今天,校园物质文化也成为了先进校园文化的前奏,随处可见的节能环保语展示了学生绿色环保意识;橱窗中的就业指南代表着学生不断勇敢向前、积极追求自己理想的个性精神。

二、基于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个性化建设。一是发挥大学精神的指引作用。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个性和精神面貌,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是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备,引导全校师生接受思想引导,情感熏陶和人格塑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改变教育理念,树立个性化的价值观与学生观。一方面,要让学生树立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并根据自己的差异性,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创新意识,把理论学习积极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中去继续吸收学习。另一方面,要让管理者和教师树立个性化的学生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不同特点,善于发现并重视其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和差异,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有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发展潜能很大,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只有树立起正确健康的个性化学生观,师生的关系才会从之前的害怕教师到后面的亦师亦友。三是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要让学生自己心里有数。其次,学校和学院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再次,学校适当的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调整好课程与实践的学时比例时间,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学习,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自己的需要。最后,要拓宽大学生知识面和视野,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早日让学生成长成才。

2.促进校园制度文化个性化建设。首先,管理制度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是针对教学管理采取的个性化的教育,这种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承认大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主要可从以下路径去探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既有刚性也有柔性,刚柔结合,管理的效果才更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关注大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对于大学生的特殊才能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对于大学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帮助其矫正;帮助学生去不断的自我认识,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点。只有真正把学生个性化教育放在首位,尊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才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其次,优化课程结构设置。高校要有自己专业特色的课程,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选课,既扩展了视野,又能修到分数;要把眼光看远,可以考虑校外资源的共享,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共享,对于其他学校的省部级国家级优秀课程,要多学习参考;对于校级品牌课程,要估计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去教授,让学生领略到大师的风范。再次,改革教学评价体系。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打破教师之前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不仅仅是为了期末成绩,也不仅仅是为了评奖评优,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的思维;要建立多元化的评教体系,把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测量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加强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要敢于摒弃之前自己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教师在授课时要将自己个性比如敢于挑战和否定权威,勇敢的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学生也会从教师身上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教师切忌不可照本宣科,毫无想法。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学生的个性特点,熟悉他们的成长背景环境,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同时,也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多注意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发和运用自身的潜能,并为之奋斗。

4.加强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首先,加强社团活动管理,充分给予学生个性张扬和发展的平台。每个高校都有学生社团,社团是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兴趣特长而相聚在一起,个性与个性进行碰撞,个性得到张扬,碰出思想火花,这是一种青春的激情,社团是每个高校一道独立的风景,他们充满蓬勃朝气。其次,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会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将一学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另一方面,学校希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能够更加清楚的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继续保持优点,同时要慢慢的改掉缺点,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该职业与自身的潜能有较大的联系,这是一种幸福,为日后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作者:林艳芬 林妹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