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改革思考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改革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改革思考探析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与社会需求对接,应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推进体育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增强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抓好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与体育职业精神的培养,重视体育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与企业共建,走出一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教学模式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职业精神;办学模式

近年来,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称“职教20条”),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在上述政策文件的引领之下,如何深化体育职业教育改革,本文结合体育职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特点浅析相关问题。

一、技能形成体系中的体育职业教育面临挑战

技能形成是一个过程性概念,它强调个体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国家技能形成体系是指涉及所有劳动力群体以及贯彻整个劳动过程的技能教育与培训体系。作为国家技能形成体系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一)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推进体育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从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经济增长动力也逐渐由依靠能源、资源消耗,转变为依靠创新、人才驱动。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提出一系列发展战略,包括“健康中国203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国发[2014]4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以“体医结合”“大健康”“全民健身”和“体育品牌制造”推动我国现代体育产业的转型,折射出对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高端型和卓越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进而推动着现代体育职业教育必须实现从传统运动到科学健身养生的转型发展。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带来体育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解决体育职业教育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破解体育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困境。同时,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新型职业人才,必须推进体育职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发挥体育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体育职业人才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开发人力资源是中国体育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任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推动体育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二)不断增强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增强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要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管理协同、文化协同层面实现各主体间的交融互动,以团队、平台、制度作为纽带,探索体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三螺旋”模式。厘清学校办学定位,明确社会服务面向;深入推进内涵发展,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充分融入区域发展;统筹开展社会服务,着力形成系统合力。

二、着力抓好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与体育职业精神的培养

(一)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2014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从育人上看,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学校与企业两大主体的协作配合。培养工匠精神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使命,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构建制度、文化、课程和实践培育路径,为中国制造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教育中体育职业精神的培养体育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该将体育职业精神的培养融入体育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将体育职业精神融入体育职业技能培养是体育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职业技能与体育职业精神的融合是现代体育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体育专业和行业专门的课程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确立体育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和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可确保职业精神通过课程实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

三、注重体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

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运行而言,不同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课程衔接问题相当重要。在体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上,尤其是技术技能较强的专业更要重视。一是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问题。要以“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和“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按照“纵向一贯、横向一体”逻辑结构,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为主旨,重构中高职课程体系,从而实现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相对独性基础上的关联性。二是专本课程衔接问题。在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一体化的框架中,要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目标,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方式等四个维度出发进行课程体系的协同构建,促进两个主体教育的有机衔接,从而在培养高技能、技术型革新人才这一目标上达到“1+1>2”的效果。

四、面向产教融合,推进体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下的办学模式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己成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要优化与推广集团文化、提高集团成员对集团组织认同和固化与拓展成员间信任关系等。要探究体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跨界路径,试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制度与对策。

(二)校企育人协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聚焦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与结果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体育职业高校人才培养应推广“学训赛教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过程等具体措施,将该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将高技能体育职业人才培养的重担放在职前学校教育阶段,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该强化校企合作力度,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责任分工,重构做学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建立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框架。

五、重视体育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互联网+”下的体育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互联网+体育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要根据体育特点和教学需要融入更多信息化元素,并对体育职业教育“学与教”的关系带来根本性变革。“互联网+”会挑战现有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从传统课堂教学变成随处可学、随时可学的网络课程;从传统的课程模式向新型的小微课程转变。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学习技术,职业学校传统的教师课堂授课模式将被打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会明显减弱,在肺炎疫情期间来用的线上教学模式,促使了教师和学生融入了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实践表明,师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

(二)“互联网+”下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一直是一个新的话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形态的不断变化,往往会赋予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的涵义[2]。“互联网+”对体育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丰富信息化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课程开发者、学生帮助者和智慧启发者的角色转变。在“互联网+”时代,体育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空间将得以扩大,要不断开发“互联网+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努力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体育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水平,适应培养高技能体育职业化专门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肖思明,雷浩.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曹晔.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28).

[3]高国希,叶方兴.高校课程体系合力育人的理论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

作者:陈虹羽 单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