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持续健康教育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持续健康教育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持续健康教育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至12月收治的6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开展院内院外持续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视力保护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视力达标率为94.4%、84.4%,与常规组87.4%、74.7%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开展持续性健康教育干预,可提升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血糖水平和视力水平。

【关键词】持续健康教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指体内胰岛功能异常引发的糖代谢紊乱疾病,如果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好,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对患者神经、肾脏、血管等多系统造成损害,严重的甚至引起功能衰竭,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可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基于此,本次选取我院2018年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分组探讨在对其护理中持续健康教育临床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680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选自我院2018年1至12月,随机分为常规组(340例)、实验组(34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99例、女性141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3.69±5.34)岁。实验组患者性别男女比例=197:143,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3.97±5.67)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相似(P>0.05)。入选标准:①均符合《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内提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②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病变。③对护理治疗方式知情同意。④符合医学伦理。⑤排除沟通障碍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病治疗及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开展持续性健康教育。

1.2.1常规组向患者解释糖尿病慢性病程的特点,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糖尿病控制的关键是饮食,营养治疗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为患者讲解少碳糖,少刺激,多营养,多运动两少两多的原则。为患者讲解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发生原因,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的后果。介绍解释治疗方法,并指导患者用药方式和运动方式。

1.2.2实验组1.2.2.1在院期间①集体授课:组织在院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主持人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配合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疾病知识讲解,包括发病原因、治疗作用机制等,讲解合理饮食、运动的重要性。课堂上注意语言通俗,并且增加问答环节,以调动患者主动学习积极性,提升病人知识水平。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要求患者、家属共同参与,以重复巩固患者的知识水平,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并在家属监督下,可保证自我护理有效性,提升护理效果。在会上可对患者开展免费血糖检查,并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提升患者对护理治疗积极性、自律性。②个人讲解:根据患者情况及特殊要求,可开展个人、小团体知识讲解。主要讲解方式为患者提出疑问,护理人员予以详细解答,可加深、巩固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蔡敏等[2]研究干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是认知,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状况。③饮食计划:患者入院后即请营养科会诊。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运动量、血糖的高低制定饮食计划。护士负责对患者执行和落实。严格监督患者饮食情况,避免发生血糖升高或低血糖等情况。④运动计划: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年龄制定运动计划,包括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跳广场舞等方式加快体内新陈代谢,以稳定血糖水平。⑤视力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特别是眼底出血的患者,必须禁止过劳、长时间看电视、看书,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活动。缩短看电视、手机时间,特别夜间熄灯后,严禁长时间使用手机,降低屏幕光线刺激。如患者戴眼镜,则需要经常对镜片清洁、消毒,降低眼部感染情况,以提升对眼部的保护。1.2.2.2院外期间①微信指导:设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信群,由高年资的护士专门管理。患者离院前,扫码入群。患者可在微信群讨论日常自我护理心得,或在微信群中提出自我护理中所遇问题,专管护士对问题进行针对性或统一性回答,并定期在群众推送科普文章、视频,以形象记忆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②电话回访:针对不会使用微信功能的患者,定期开展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病情及日常自我护理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若发生异常及时回院复查。

1.3评价标准

知识掌握情况:以电话、问卷等方式调查患者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视力保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每项包含3~4项问答项目,均以选择题形式表示,每大项内容满分10分,分数高表示知识掌握好。血糖达标率: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1h血糖<9.4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视力达标率:视力下降≤0.2。1.4统计学检验本研究的统计学软件SPPS22.0,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χ2检验与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知识掌握情况

实验组患者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视力保护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具鲜明性(P<0.05),详见表1。 

2.2血糖达标率、视力达标率

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视力达标率为94.4%、84.4%,与常规组87.4%、74.7%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结论

受患者认知水平影响,认知水平低,对于视网膜病变认知水平不足,可影响疾病治疗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罗霞[3]等研究,在护理实施中让患者积极参与,并将健康教育贯穿其中,使其了解饮食、运动、监测、心理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依从性,定期复诊。常规健康教育,虽也讲解全面,但因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群,加之对知识理解程度不足,对护理人员提供的相关知识水平吸收消化较困难。相对于常规健康教育而言,持续性健康教育指从院内即开展多元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讲解,以重复性、趣味性提升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记忆,可提升健康教育效果。为避免患者回归至社会生活中自我护理依从性降低,可将健康教育延伸至院外,通过微信、电话、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继续指导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并在家属监督下,可提升自我护理积极性,增加日常护理自律性,保证护理有效性。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采用持续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视力保护方面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且干预后血糖达标率、视力达标率均较常规组高,组间数据比较均具鲜明差异.李娟[4]研究,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从而促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用药,为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综上,予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开展持续性健康教育干预,可提升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血糖水平及视力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单提娜,李媛媛,陈金芳,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学与临床,2017,14(A02):254-255.

[2]蔡敏,孙玉玲,唐莉莉.PDCA循环结合PIO形式在糖尿病护理门诊随访管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11(12):35-36.

[3]罗霞.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11(5):37-38.

[4]李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25):89-89.

作者:曾彩玲 陈文霞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