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探索

摘要:职业院校作为科技创新建设体系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和模式,发挥在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有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定位、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提出实现助力地方经济的最终路径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相结合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地方经济;职业教育;校企融合

1职业院校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定位

1.1增加技能技术积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融入、引领、服务”理念,制定约束政策,激发师生动力,出台激励政策优化软环境、释放科技活力;加强技术技能载体建设、校企合作共建、改善软硬件建设、提升科研能力。以技术技能积累为依托提升技能培训水平,“联动内外”推进协同创新,“师生同创”提升技术技能积累。以人才为技术核心组建“师企生”一体科研团队,以科研和服务支撑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将职业学院放到服务“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国家战略上[1]。

1.2打造具有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科技创新中心

优化“师生同创、联动内外”的科研工作体系,形成推进协同创新的内部政策环境。打造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平台等校企融合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和科研平台,围绕社会需求和企业转型开展纵向研究和横向课题,形成稳定的“师企生”一体的科研团队和行业智库,全面提高行业产业技术创新“话语权”。推进中专、成人函授大专、本科和试点本科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形成“多向拓展,校社联携”的终身教育“立交桥”。建设具有鲜明“一院一品”的技术技能培训基地,与中小微企业、“一带一路”对接更加紧密,打造社会培训“金字招牌”,建设区域技术技能培训教育中心。

1.3探索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

充分发挥各实施主体的核心作用,突破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等方面的瓶颈。区域经济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第一,地方经济发展的变化已经促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变化。第二,职业教育最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并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2]。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使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运作。到2020年,应力争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行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6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在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科技供给、搭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出台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2.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职业教育创新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职业教育作为技术创新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不可缺少,其创新更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成果推介方面,应积极深入企业一线,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实现适销对路,将前沿成果引入学校,推进校企之间科研项目的深度探索。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最终在学生到企业上岗实习后,不能将所学的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是统一的,不是个性化教学,然而这种缺乏综合性实践能力的人才是不符合企业需要的,应该不断推行个性化教学。

2.2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

积极创新实训中心的运行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校企合作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扎实而实用,建立大师工作室,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与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大师工作室制度,开展校企合作,推动校企融合,使工匠精神得到有效传承,共同打造出一批特色实训基地,均由行业企业支持,并且由高职院校牵头,在大型企业的内部非营利机构和高科技产业园

3实现助力地方经济的最终路径

3.1培养工匠精神,提高人才培的质量

提高各行各业一线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与素养。职业院校加快工匠精神的培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将创造高质量的产品贯穿始终,追求全方位变革,并探索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职业院校是培育未来工匠的摇篮,新时代制造强国和技能强国的建设进一步增加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把“发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作为高职教育今后改革的主要任务。

3.2搭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

(1)以平台为转化载体,创新协同共享运行机制。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产教融合、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校企合作,其中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是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和重点举措之一。中央重大的纲领性文件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政策依据。营造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环境,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带动校企深度融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满足人才迫切需求的有效举措[3]。(2)搭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校企合作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企业技术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社会培训、教学改革等活动,有利于提升师资队伍“双师”与“创新”素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设计类技能大赛水平、学校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专业建设与社会接轨,推动区域各领域产业发展,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互惠双赢。(3)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企业正在转型升级,对新工艺、新产品的设计开发需求迫切,工作室成立后将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地方各类人才深入企业,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并投入市场,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趋势下,设计类人才紧缺,互联网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多,UI交互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加大,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热情和活力,然后发挥学术带头人的科技示范带头作用,打造特色品牌专业,综合学院设计类(室内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优势,使设计大类的各专业得到整合,依托工作室团队优势。学院首先推动设计类专业建设,其次激发设计类高科技人才的热情与活力,最终争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

4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4.1校企融合,建立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基地

秉承“前沿高端,产教融合,合作双赢、资源共享”的理念,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共同形成战略联盟并建立创新性的全面合作关系。以促进设计创意与相关产业跨界交融、协同发展的“政府智库、企业外脑、学术及实践高地”为建设宗旨,从产业链高端着手,开阔视野,搭建市场需求与才智供给之间的桥梁,连接宏观决策与微观操作、学术研究与商业实践。强化原创性,发掘比较优势,在当代商业体系中导入设计的文化价值。工作室作为集基础研究、设计创新、智慧分享、市场应用于一身的专业机构,以校企协同为核心,工作室立足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高度,以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交融为基点,积极打造实验性、探索性、前沿性、交互性应用研究为主体,使工作室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联合,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平台,汇聚“政产学研媒”资源。

4.2有效开发实习实训资源

校企双方共同建设课程资源,不断增加资源的数量,提升资源的质量,与北京中企微云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拓宽资源的受益面,积极搭建起校企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设计实习、项目实训和产品制作平台。培养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

4.3开展技能大赛和科创大赛等比赛

学院出资设立“科创大赛创业基金”,搭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和技术攻关小组。以职业院校教师课题、技能大赛项目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依托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将创客中心、研发中心纳入平台一体化管理,将实习实训平台建成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子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同时,要不断优化机制体制,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落地开花,将学校人才创新成果、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生产的成果,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并且提供创新能量。

参考文献:

[1]谢琪,谢志远.人才链匹配产业链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要旨、机制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47-53.

[2]习强.“双高计划”建设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5(5):101-104.

[3]洪雨成.产教融合学城共兴[N].台州日报,2021-08-24(1).

作者:李倩 林娜 单位:滨州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