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后现代主义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后现代主义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后现代主义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分析

后现代主义自身的理论特性以及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所决定,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最容易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感染的群体。尽管后现代主义蕴含的批判精神具有追求思维和视觉的多样性,强调对话和融合等积极的因素,但从本质上来讲,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源于晚期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和不可调和,在此背景之下,后现代主义又包含着价值理想的虚无主义、行为方式的无政府主义、言说方式的怀疑主义等消极内容。受后现代主义中的这种颓废和散漫精神气质的影响和冲击,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有表现出背离主流价值和行为模式、追求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过度消费问题。后现代主义关于消费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消费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顺理成章的结果,而且成为人们建立社会联系和社会区别的途径,并且在当代承载了消费时的情感快乐、梦想和欲望等心理体验的内容。近些年的社会调查表明,尽管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存在着明显的两级差异以及非理性消费等问题,但总体来讲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在明显上升。2006年的《京津冀地区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是手机和电脑普及率最高的群体之一,有74.7%的学生已有手机,48.9%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45.5%的学生有MP3,28.7%的学生有数码相机。16.4%的大学生每月的支出占到了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占到三分之一的也有27.7%。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们在品牌和时尚娱乐方面的开支大幅地增加,而用于书籍和学习方面费用的比重则明显下降。

第二,当代大学生群体片面崇拜和追捧大众文化的问题。受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影响和支持,当代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大众文化热心的追随者、传播者,并且还是大众文化的积极制造者。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首先表现为语言和行为方式的“异化”,即把网络流行用语作为“口头禅”,在行为上对各种新奇的行为艺术的大胆模仿。同时,大学生群体也是大众文化的积极制造者。大学生们不仅借助于大众文化自我娱乐,也通过积极参与和制造大众文化表现出娱乐大众的精神。这些年来,除了传统的大学校园中的课桌文化外,在传媒和网络中,大学生们制造的娱乐短片、搞笑图集曾风靡一时。大学生们对大众文化的过度崇拜和追捧表明,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将进入社会的他们对将要迈入的主流社会的怀疑和抗拒,对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担忧和否定。

第三,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目标多元化和虚无化的问题。后现代主义通过对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解构和批判,提出了“怎么都行”的响亮口号。由其立场决定,后现代主义否定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统一价值标准的可能性,从而在价值问题上倡导了一种多元的价值观。当前大学校园中的无拘无束、放松自在的生活方式,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接受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极端自由的价值多元论。一方面,消费社会在我国的日益形成,使得大学生群体在逐渐物质化的世界中不能独善其身。一部分学生对新潮的科技、娱乐消费品趋之若鹜,学生之间在物质产品的占有和消费上进行攀比,在大学生群体中滋生了“商品拜物教”,形成了对物的依赖。另一方面,在生活世界被物质充斥后,部分大学生更容易引发情感上的无助感和精神上的空虚感,发现和叹息生活意义的失落,从而又导致人生和价值的虚无主义。

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后现代主义试图通过解构的方式,消除存在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否认意识形态的存在。其实质无非是认为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旧的两大阵营在军事和政治上对抗的结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也不复存在,由此又得出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已经成为全球的“普世价值”之后,所谓的意识形态之争已无意义的结论。后现代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结论完全歪曲了当代世界发展的现实情况,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相悖。当今世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仍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事实上,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我党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而我们想要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决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学校园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地方,现在的大学生群体终将担负起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神圣任务和使命。而只有在他们的思想中培养和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我们才能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合格大学生。

第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程。尽管后现代主义在提倡个性的解放和实现人的主动性等方面包含了积极的因素,但从总体上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想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消极的、颓废的。它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因此,消除后现代主义思想不良影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当前在我国高校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进”工程,即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讲稿、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和服务社会与人民的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们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的能力。

第三,正确培养大学生群体的批判精神,合理引导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认知。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因为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中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成果。社会主义文化的批判精神立足于发展着现实社会,它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依据,对新兴事物中一切能够促进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容都予以积极的借鉴和吸收,对那些不符合历史必然性的内容也必然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今天,要完全隔绝大学生群体对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接触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只要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大学生群体中牢固地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正确地培养大学生群体的批判精神,就能合理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识别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精华和糟粕,从而扬长避短。(本文作者:吴胜锋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