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教育培训论文范文

教育培训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教育培训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教育培训论文

农民教育培训论文

1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有利因素

关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仅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的支持,而且得到了事业单位以及社团组织等支持,他们均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来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给予支持。目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2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缺乏较主动学习的意识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主体对象为农民,不仅需要传授于他们文化、技术知识,而且还需要指导他们将这些文化、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效益与经济成果;同时,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活动中需要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教学目标,但有些农民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难以接受新事物,以至于给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2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趋于形式化

有些事业单位过分注重教育培训的形式,而并没有对教育培训的内容加以重视,加上培训教育的计划缺乏系统性以及其时间安排也不尽不合理,导致没有获得较高的实效。

点击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培训论文

一、高校艺术模式与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相同点与联系

(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二者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及需求类型的多样化的发展,艺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艺术类教育成为此时代的主要培养模式,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四有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单一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深层次需求时,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得以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纵观二者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产生都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对于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二者的产生与发展,有力推动了地域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为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早期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虽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却存在者地域性与创新性的缺陷,无论是学科发展还是人才培养,乃至社会服务方面,其空间和舞台是相当狭窄的。同时单单依靠单一的高校艺术教育,不仅难以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应有的资源保障,而且会加大艺术教育的城乡、区域,及需求群体之间的差距,从而造成新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不公平。为此避免上述缺陷的出现,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得以产生与发展,与社会高层次的需求适应,可以肯定的是,社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产生是建立在高校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才为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产生创在了必须的社会基础。

二、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不同点

两种教育模式从产生到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二者却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点,分析二者的不同点,找出其差异性,为我国艺术教育模式的进化提供理论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点击查看全文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论文

1昭平县农广校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成效

1.1抓好中专后继续教育大专生教育1999-2000年,根据中央农广校的部署,县农广校开办了中专后继续教育大专班,开设农业推广专业,招生95人。通过教育培训,这些毕业生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现在已成为全县农业系统的骨干力量。其中,通过本次教育培训,使农业系统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具备了向高级职称晋升的机会,近年来,有6名毕业生晋升为高级农艺师,占全县农业系统高级职称人员的75%。

1.2加强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近年来,县农广校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中办发[2007]24号)和广西区党委组织部、区教育厅、区农业厅关于印发《2006-2010年广西利用农广校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规划》(桂组通字[2006]20号)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桂组通字[2011]193号)精神,扎实推进农业部“百万中专生计划”的实施,大力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昭平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骨干农民的科技素质与发展农村经济的综合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快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撑。2006-2014年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招生711人,毕业684人,毕业率达到96.2%。其中,舒瑞旺、邱祖锋、吴海柱、陆彬华、陈坚5名毕业生通过广西区党委组织部的公开选拔进入了乡镇领导班子,黄荫平、黄健宝等多名学员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了乡镇公务员。县农广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多年来,《广西农业信息网》、《广西日报》、《新华网》等众多新闻媒体进行过报道。其中,2008年01月11日《新华网》广西频道以“广西昭平‘农村实用人才中专班’火了”为题进行了报道。

1.3抓好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2006-2013年,县农广校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5640人,学员遍及全县12个乡镇78个村委会,并给学员免费赠送宝石磨光机1508台、电动喷雾器340台,价值68万多元。每台宝石磨光机带动1人就业,每人月收入1000元,每年可为农民创收1800多万元。据调查,经培训的农民中有95%左右就近就地转移,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多年来,县农广校开展阳光工程宝石加工培训班并给学员奖励宝石磨光机的做法,同样得到了上述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如2008年12月10日《新华网广西频道》以“昭平县:发放宝石机助困难群众增收”为题进行了报道。

1.4实施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1999年以来,县农广校组织实施了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对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科技示范户等广泛开展以茶叶、水稻、蔬菜、水果、桑蚕、食用菌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累计培训3854人,发证1450人。

1.5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县农广校以“广西骨干农民贷款贴息”、“品牌产业三进村培训”和“种养大户专项培训”等项目为载体,围绕“三免”(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速成丰产桑园、生态养蚕技术、秋冬果园管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秋冬菜病虫防治技术、“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等十大内容开展培训工作。每年组织教师、农业专家下乡120多人次;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25期次,培训农民2800多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7000多份,赠送科技书籍500多册,科技光盘300多碟;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接待群众12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受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基本掌握了1~2项农业实用技术,成了农村家庭的农业科技“明白人”,并带动周边群众运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比如,马江镇白梅村龙观慈、黄夏英、蔡庆文、陈德华等8名骨干农民,通过参与实施骨干农民创业贷款贴息项目,发展无籽西瓜生产,带动周边农户200多户,2009年种植秋季西瓜27hm2,西瓜总产量达140万kg,总产值达330多万元。

1.6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009年县农广校在昭平镇江口村、马圣村,北陀镇立教村、民福村,马江镇白梅村,仙回瑶族乡古盘村、大中村,走马乡西坪村、庙枒村,五将镇河井村等10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根据我县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和农民培训需求,围绕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每村培训新型农民40人,全县培训400人。集中培训时间累计12d,现场指导13次。通过培训,使受训群众基本掌握了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要领,收入水平比培训前有了明显提高。如北陀镇民福村彭轫辉学员从事种桑养蚕多年,过去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蚕茧产量总是在每张产茧35kg左右,通过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桑蚕培训班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了科学种桑养蚕的关键技术,通过加强桑园肥水管理和蚕儿科学饲养,使每张蚕茧产量平均达到49.5kg,增产41.4%,增收250多元,而且产出的蚕茧个儿大、色白,出售价多0.6元/kg。

点击查看全文

当代农民教育培训论文

1当代农民的思想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使农民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比鲜明,具体表现在:

1.1奔富愿望强烈

据统计,中央近些年陆续出台了二十几项惠农政策,各地也相应出台了配套政策,使农民在解决了温饱的情况下,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因而也坚定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经济发展得更快一点,就业渠道更多一点,收入更高一点,生活更富裕一点,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

1.2求知欲望强烈

正在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他们自觉地通过看电视、上网、阅报等现代信息手段来掌握市场信息,通过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班学习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一些特色产业发展比较快的乡(镇),科技致富的示范效应也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据统计,74.7%的农民认为教育与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有很重要的关系,因此他们更加关注对子女的教育,更愿意让孩子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

1.3渴望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查看全文

海关教育培训论文

一、荷兰海关教育培训的主要方法

荷兰税务海关署高度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和能力培养。职业发展与交流中心﹙CPDC﹚全面负责税务海关署的教育培训与交流工作。该中心有500名员工,主要负责署内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培训项目的组织策划;提供员工个体职业发展能力需要的培训服务;内部与外部培训项目的联系交流;荷兰以及欧盟与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传播和培训;设计各种培训模块,组织研发、制作各类教学课件和远程教育软件;对晋升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考试和评估;对团队领导层级以下人员进行考试录用等。荷兰海关以创新手段推动培训变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培训手段和方式,得到其他欧盟国家的认可。

一是SAT培训法﹙系统培训法﹚:分为0−5六个环节。“0”是分析问题,主要看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培训解决的,哪些问题是组织机构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后进入“1”环节。即对确需培训的问题做培训需求描述,根据员工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制定培训目标。第“2”环节,主要是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课程设计,明确每项课程要达到的目标;第“3”环节,主要是进行课程实践,即在小范围内对课程进行试验,力求提高授课质量;第“4”环节,也即执行环节,是对确定的团队实施培训;第“5”环节,是评估,即对培训后员工在岗位上的效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

二是BLENDEDLEARNING﹙混合教学法﹚。这种混合教育的理念是以员工自身从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提高工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混合教学法的特点是:围绕工作任务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在培训中综合运用课堂授课、现场实习、在线学习、远程教学等多种手段,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将传统的学习方法和在线学习相结合,将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真正实现“做中学”。

三是E−LEARNING﹙网络教育﹚。为满足不同员工的岗位培训需求,荷兰海关非常重视网络教育培训模式。每年用于该项目的费用达200万欧元,主要是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开展在职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荷兰海关通过专门的培训指导小组,利用欧盟统一课件,确保了培训内容的一致性。网络学习中还采取“严肃游戏”等的过关形式、依托网络平台,提高了受训者的兴趣,使关员学习充满了乐趣,寓教于乐,使知识转变为工作技能。四是iBook。荷兰海关依托苹果iBook编辑软件,将海关教育资源整合、更新,利用iBook强大的编辑能力告别了传统白纸黑字的枯燥讲义,加入更多视频,形成了海关内部讲义,并存储在Library中,每个海关官员凭借密码登入Library,随时随地学习了解海关的最新动态。五是微型课程模块。荷兰海关将大量的培训课程根据不同内容和层级组合成多个微型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包含3−5门课程,员工将根据个人的职业需求随意组合搭配,量身定做培训项目。当相同或类似的课程需求量达到8个或8个以上时,荷兰海关将组织开展培训班。这种课程的创新模式对于培训中心来讲,能够更加明确培训对象的需求,避免了课程的重复性,从而缩短培训时间,提高效率;对于员工个人来讲,自身的培训需求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促进自主学习,加强个人的职业规划。

二、荷兰海关教育培训的特点

1.以人为本的终身教育培训理念。荷兰海关教育培训的理念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训做到以员工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提高员工实际能力和竞争力为导向,倡导边做、边学,注重把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二是终身学习的理念。荷兰海关专门设有终身教育委员会,由高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专家和资深退休专家组成,负责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发展。他们强调接受教育不仅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每个员工的责任。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