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探微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探微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提升培训效能的逻辑起点:把握培养与培训的关系

培养与培训,两者一字之差,都与人才的成长息息相关,在一些地方两者甚至通用。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培训的定位,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出发点。

(一)培养是培训的目标,培养的目的决定培训的方向。

从字面意义来看,培养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对个体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是实现人才培养的行为,一般为短期行动。因此,培养是培训的目标,培训是培养这种“长期教育和训练”中训练的一部分,两者构成了目标与过程、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培养的“一定目的”决定了培训的方向,决定着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二)培训是培养的途径,培训的质量制约培养的成效。

从实际工作,特别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践来看,培训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也是统战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党外代表人士被发现后,有政治基础理论的轮训,在使用前有后备培训,使用后有任职培训,重大任务部署有专题培训,等等。可以说培训伴随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是“崭露头脚”的党外人士成长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代表人士”的助推剂,是党外代表人士由自我成长到组织培养阶段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培养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四个关键环节之一,实现的培养,必须加强理论培训、思想教育和实践锻炼。因此,培训能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培养的新要求,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影响着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制约着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的成效。

三、提升培训效能的现实路径:把握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的着力点

培训作为培养的途径,要顺应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的新趋势,就必须把握住着力点,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更好地契合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

(一)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提高共识教育针对性。

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主要是培养与党亲密合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代表性人士,也就是培养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人”。这就要求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不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从党和国家政治需要,从多党合作政治制度需要,从统战工作战略使命出发,以政治培训为主。一是以不断增强政治共识为核心,把系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培训的首要任务。二是提高理论培训的针对性,把理论培训与传统教育、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克服政治培训就是理论灌输的错误观念,通过理论武装、继承传统、投身实践不断凝聚和增进共识。三是提高培训内容的丰富性,既要有理念教育,把党治国理政的理念讲透彻,也要有事实教育,把党执政的伟大成就讲充分,还要有情感教育,把培训中的谈心交友做到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培训。

党外代表人士包括不同层次,涵盖多个领域,不同的队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培养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要到达培养的效果,就必须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成长特点,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培训。一是突出培训的阶段性,在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培训,刚发现的,以长期系统培训为主;已推荐使用的,以短期专题培训为主;与我党长期合作的,以研讨培训为主。二是突出培训的匹配性,根据培养要求和每个党外代表人士不同的特点配置不同的培训资源,既可组织调训集中学习,也可送学上门跟踪培训,还可提供“菜单”让其自主选学。三是突出培训的需求性,针对不同领域党外代表人士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成长需要,合理设置培训项目,切实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

(三)坚持培训使用结合,探索培训与人物考察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培养定位的系统性和原则的统一性,决定了培养工作不断脱离其他单独进行,尤其是要与使用有效衔接,以使用为导向进行培养。培训作为培养的途径,也要坚持与使用相结合,用好培训契机,做好人物考察工作,使培训成为发现优秀党外人才的重要平台。一是注意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把培训作为思想教育的延伸,作为联谊交友的过程,有针对性地了解学员思想困惑,加强帮助教育,使学员保持头脑清醒。二是注意进行人物考察,选派工作骨干担任驻班联络员,规范考察的内容、程序、纪律等,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考察了解,形成人物印象材料,达到培训一次、发现一批人才、储备一批干部的效果。三是注意考察成果的运用,把学员的参训情况、学习表现、考核结果等纳入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推荐使用重要依据。

作者:明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