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论文

一、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现状

(一)党性修养缺乏,对党的认识模糊不清

部分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不能系统和全面的掌握。平时不关心实事,对政治理论学习表现为兴趣不高、对党内的政治培训停留在记记笔记、走走过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1];不能很好的处理荣誉和责任、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从而导致政治立场不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动摇。

(二)入党动机不明确,存在明显的功利色彩

学生党员毕竟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许多学生党员入党并不是以为党的事业奉献终身为目的,而是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有的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仿佛入了党就成为了优秀的代言;有的是在父母规劝甚至压力下入党,并非自身的真正想法;有的纯粹就是为了将来的顺利就业增添一个砝码。在以上各种动机的驱使下,导致学生党员政治上的不成熟,思想认识偏颇,许多学生党员表现为入党前积极、入党后消极;入党前一个样,入党后变个样。

(三)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大学生党员应该是政治上的表率、学习上的标兵、工作上的典范。但是目前,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学习理论不深入、不全面;在学习上不求上进,表现为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在班级和专业排倒数;在工作上,缺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心;生活中,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组织观念淡漠、缺乏党员意识,不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重影响了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缺少针对性

高校党组织要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深层次思想研究的非常透彻,这样才能使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但在实际教育中却停留在理论阐述的层面,没有与大学生党员的实际的结合,主要表现为:第一,没有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强大学生党员对马列主义正确思想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先进性的认识;第二,没有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大学生党员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2];第三,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城乡差距等现象,没有紧密结合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大学生并给予正确的认识。

(二)教育方法片面,缺少系统性

一是教育上强调单项灌输,缺乏双向互动。教育方式主要是单方面的提要求、下任务,学生党员多以被动的形式接受教育。有的政治理论学习还停留在一个人念,大家听的状态,缺乏交流与互动,缺乏对理论的进一步探析,没有为学生党员提供深入学习的平台。导致学生党员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二是在理论教育上,缺乏系统教育。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缺乏整体的教育体系,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的开展学习活动,学习缺少连贯性和系统性,没有整体的归纳和提炼。导致学习没有主线,知识零散分散,学习的效果不突出。三是理论教育存在片面性。有时只注重了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对他们身心锻炼及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一些大学生党员只理论上讲的头头是道,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会应用理论去解决。四是重个人修养,轻能力培养。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把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作为教育的重心,而忽略了对他们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然而这些素质和技能恰恰是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工作中所迫切需要的。

(三)教育培养过程缺乏连贯性

一是在党员的发展与教育上存在脱节现象。高校往往都本着“严把入口关”的原则,而忽视预备党员的教育和培养。这样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入党之前干劲十足、入党之后缺乏动力,不追求上进,行动松散、得过且过,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在群众的形象。[3]二是团组织的推优作用不明显。党员的前提首先要是优秀团员,团的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党的建设。而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团组织没有起到应有的推荐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的作用,推优工作不规范,推优形式单一,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足够的效力,因此不能引起广大同学的足够重视,团组织发挥的作用较弱,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教育形式单调,缺乏时代性

在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教育形式还很单调,有的还停留在简单的读报纸、念文件上。但在信息网络化的新时代下,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方法,创新教育形式的话,就跟不上高校党员教育培训的步伐,将使党员的教育缺乏一块非常重要的阵地。

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探讨

(一)创新教育培训的内容,增强实效性

一是党员的教育培训内容要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放在第一位,加强广大党员对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加强对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学习,把广大党员的思想和精力统一到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上来。加强对法律法规和党风党纪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等,提高党员的廉政意识和加强腐败现象做斗争的决心。二是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大学生党员关注的社会问题,开展教育培训。

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培训增强大学生党员意识,将党员的自身发展和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学校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新时期建设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及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学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坚定的政治信念、笃信不疑的共产主义信仰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三是围绕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活动。一方面,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深入掌握当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找准切入点,将党的理论宗旨与他们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党的基本理论体系真正成为指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搭建志愿服务的平台,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增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构建合理的教育机制

党员的教育过程决定了党员的教育效果,因此,只有不断的创新教育方法,不断完善教育过程,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才能教育新党员端正入党动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4]一是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素质。目前,高校的组织员队伍大多由基层党委书记、副书记及专职辅导员担任,随着党员数量的逐年递增,组织员队伍的数量已经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应该选拔素质好、业务精的教师充实到组织员队伍中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解决组织员人手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加强专兼职组织员的培训工作,形成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熟练、素质精良的组织员队伍,为加强党员教育打下基础。二是坚持发展与培训并重,保证对学生党员教育的延续性。各基层党委在保证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核前提下,还应该重视预备党员的培训和考察,通过集中学习、、社会实践、专题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进一步巩固和端正入党动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基层党委创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学习和培训的良性机制,保证学习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保证学生党员教育的效果。首先,不断创新教育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通过建立党建网页、网上党员之家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大学生提供网上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例如,学习研讨、案例分析、热点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大培训的宣传工作,增强培训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5]其次,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第一,实行分级培训制度,对于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培训内容有所侧重,预备党员培训的重点在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党的宗旨及增强党员意识上,正式党员的培训重点在增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上。第二,注重典型的培养。在党员中选拔政治上、学习上、工作上都过硬的党员作为广大学生党员学习的标兵,在党内掀起学习标兵,人人争当标兵的热潮。第三,注重党员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开辟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床铺、组成党员帮扶小组等活动,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与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第四,注重学生党员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党员深入农村、乡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三)创新组织机制,将教育培训科学化

一是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责任机制。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学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成立校领导为组长的大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也要成立相应的大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各部门明确职责,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和基层党委加强指导,党支部贯彻落实的有效机制,形成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者相互衔接,逐级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管理机制。各党组织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登记,并利用单位的党员信息库,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电子档案。三是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考核机制。制定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将党员在教育培训中的表现作为年度党员民主评议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考核、评奖和评优的重要依据。

作者:王凤坤 马爽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