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火力发电企业教育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火力发电企业教育培训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火力发电企业教育培训

一、现代火力发电企业现状

根据《2012—2016年中国火电行业深度分析及市场调查产业洞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80%以上,由此可见火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全社会着重强调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绿色电力”等都引领着中国现代火电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每一个火电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2013—2017年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得知,“十一五”期间,全国供电煤耗平均累计下降37克标准煤/千瓦时。201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333克标准煤/千瓦时,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值22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上成绩的实现与火电企业一线工人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与技术人员的科研攻关紧密相连,同时要求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必须与新型机组同步提高,而火电企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便在此刻显现出来。

二、教育培训现状

1、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培训认识程度不够。

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领导带好队伍的关键。要与生产任务同考核、同奖惩,培训观念的落后是影响企业培训诸多问题中的首要因素。员工对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未充分了解,仍停留在任务性阶段。培训中要求完成的书面资料未必能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催化剂,若碰到机组大小修时期,培训反而成为影响工作进度的“阻力”。

2、高技能人才比例很少。

高技能人才是熟练掌握专门知识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在目前火电企业中大致包含技师、高级技师和拥有高级职称(如高级工程师)的员工。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分析显示,全国电力行业140万职工中,高级技师仅有1630名,技师2.3万名,加起来还不足职工总数的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公司现有400人,技师只占总人数的3.4%。

3、教育培训资源缺乏。

目前大部分企业只有负责公司教育培训管理的专责人员,并没有实地进行教育培训的专责教师,与员工面对面进行培训的大多数是班组的班长和技术员,讲解的也大多数是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碰到机组大小修时期,他们往往忙于生产任务,无暇顾及培训工作。其次,以上兼职培训教师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指导,在讲课时不免出现“心理明白讲不出”的现象,以至于授课主题不系统,授课内容不条理,授课效果不明显。另外,针对不同专业需建立不同的培训场地,如仿真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但往往企业培训经费有限,只能多场地合并,甚至存在某些教育场所根本性缺失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对教育培训提出的几点建议

1、从企业高层开始,转变观念

认识到培训是一种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综合收益的投资行为,加大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调整好培训与工作的关系,树立企业员工“边干边学、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理念,强化员工参与培训的意识。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激发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要我学”变“我要学”。

2、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从企业实际需求入手,设立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培训项目,以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目标,避免培训与生产需求脱节。明确各级责任,实现“一岗一责、奖惩分明”,提高培训教师和兼职培训教师的待遇,设立培训专项奖励,按照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对相关培训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3、建立合理的人才开发机制。

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议一个有效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有关培训工作程序,规范培训行为,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4]。提高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突显高技能人才重要性,提高高技能人才各方面待遇,拓宽员工职业晋升渠道,切实将员工工作能力、技能水平、奖惩晋升等相结合,让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

4、改变单一、枯燥的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式,让员工主动参与培训,从而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

一是纠正式培训,主要针对班组里基础性、日常性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工作实例指出大家问题所在,避免问题常态化、扩大化。二是针对性培训,主要围绕生产中出现的某一固定类型问题,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教授员工如何解决。第三实地培训,即“边工作边培训”能在岗位解决的即时解决。师傅提出问题后大家积极讨论解决方案,在实行的过程中完善、改进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实地培训后需要求员工针对现场工作出现的问题写出心得体会,不求数量但求质量,使员工有感而发,使员工主动消除在繁忙工作中对培训的抵触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真正实现“培训人人,人人培训”。

作者:崔娟 单位:安徽华电六安电厂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