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

摘要:

本文描述了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背景,分别对农村妇女教育培训需求和培训内容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提出了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妇女在村中留守。这些留守的农村妇女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要照顾家庭、承担农业生产劳作、处理乡村邻里关系、参与“两委”班子民主选举和村中重大事项的决策等,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妇女整体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其在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发挥。因此,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研究,探索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的现实路径,对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背景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大批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留下的农村妇女已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的主体,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成为河北省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对农村妇女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升其整体素质,提高其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女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选择。早在2004年,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七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意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2010年,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意见。近几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发挥其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有力提高了农村妇女自身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及其社会地位。同时,对填补职业教育理论中有关农村妇女培训方面的空白做出了积极探索,为丰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

二、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需求和内容

(一)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妇女对男性依赖性很大,她们的文化水平往往低于男性,也很少直接参与生产决策,几乎未参加过教育培训,在种植业中仅扮演无技能的劳动者,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不高[1]。近年来,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受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其整体素质偏低,调查对象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为65.1%。从河北省农村妇女的数量上来看,已经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2],这一大批的农村妇女已经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学习,用知识和技能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早日脱贫致富,数据显示,87.2%的农村妇女希望接受农业技术和致富信息的培训,她们普遍怀有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热情。

(二)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内容

对农村妇女培训内容进行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群体特征,在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模式选择上要与农村妇女自身的需求紧密结合,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1.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业科技培训是最受农村妇女欢迎的培训内容,需求占比达46.8%。农业科技培训的内容涉及现代农业知识、种植养殖技术、土壤肥料知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等基本农业生产的实用技能。通过农村妇女培训基地、妇女学校、科技下乡等形式组织农村妇女学习。目的是通过培训,丰富农村妇女的农业生产经验,掌握具备能够直接从事作物种植、园艺、鲜活食品以及创汇农业、经济作物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能力。河北省农业科技培训主要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葡萄种植、肉食鸡牛兔饲养、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2.增收致富能力培训此类培训主要针对农村妇女中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产业的“女能手、女经纪人、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女能人发展能力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涉及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储藏运输营销、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通过此类培训,帮助农村妇女提高农业产业化能力、企业管理能力、营销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意识。

3.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自2004年启动以来,以“政府推动、单位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原则,调动广大农民和培训机构积极性,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此类培训重视市场需求,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3]。加强对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具体内容是要帮助她们掌握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知识,联合政府职能部门与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定向、定点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用工需要对农村妇女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她们创业就业,提高收入水平。

4.文化素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妇女学习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因此,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要重视加强农村妇女的精神文明、形势政策、时事热点、家庭美德、子女教育、健康生活、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宣教,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妇女能否参与培育行为的基础。通过对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增强广大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

三、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形式与效果

河北省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号召,尤其是各级妇联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妇女培训工作。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创建的2万多所“乡村女校”运行正常,全省共培训妇女120万多人(次),180多个妇女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全省各县,创建和扶持了698个妇字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2350个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实训基地,帮助和带领约38.5万妇女就业,8.6万妇女创业。目前,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政府主导的实用技术培训

当前,河北省参与农村妇女培训的组织主要涉及农业、教育、科技、扶贫、妇联等部门,其中河北省各级妇联组织承担着联合协调其他部门推动针对农村妇女培训的工作任务。以河北省三河市为例,三河市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联合市农业局,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深化实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乡村女校和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三河市通过组织宣传培训活动、发放技术资料、深入村镇培训农村妇女等形式培养了大批有一定技术专长的致富带头人。然而,与一些典型发达省市相比,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无论是在政策措施,还是在培训经费保障上,仍存在很大差距,建立市场化、开放运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新型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仍有待完善,在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和农村妇女之间形成市场调节、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二)依托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依托省内高等农业院校和职业院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1年初,河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开始尝试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省设立女能手、女状元大专班36个,开办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企业管理三个专业,培训女学员2076人,同时在全省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97个,共培训学员7620多人(女性约占三分之一),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农村妇女人才[4]。女能手、女状元大专班紧密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尽量满足农村妇女渴望培训的需求,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探索出一条集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成人专业证书教育与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增强了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效果。由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妇联牵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正定、元氏、新乐、藁城、晋州等地的职教中心联合举办的农村妇女中专班也是院校针对农村妇女开展教育培训的典型。农村妇女中专班是河北省职业教育“送教下乡”活动的新举措,农村妇女学员在家门口接受中专课程教育,旨在帮助农村妇女接受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该班设置了现代农艺技术、动物养殖技术等专业。参加培训的学员学费全部由财政支付,学员完成教学计划课程并达到规定学分,就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中专毕业学历证书,并享受有关待遇。河北省针对农村妇女开展的此类教育培训是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补充,为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女农民打下基础。

(三)以项目带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

项目培训指各级政府部门为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对要求就业或在职劳动者进行培训[5]。以项目带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是要把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意识纳入项目运作的全过程。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各类项目要在所有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估的全过程中,坚持把对农村妇女的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培训与创业相结合,以提高农村妇女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技术专业水平和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能力为重点。例如,河北省实施的“女性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和“巾帼创业小老板培养工程”,培训妇女120多万人,帮助近40万妇女就业、3万多名妇女创业,这些项目就是通过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大力创建和发挥各类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园区的作用,引导农村妇女结合县域经济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手工制作等创业活动。河北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和要求,把农业、教育、科技、扶贫开发等政府相关部门纳入到项目领导小组,发挥了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有力促进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推动了脱贫致富新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新型女农民。当然,目前现有的专项针对农村妇女教育培训项目资源总量还不足,档次还不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项目管理服务体系仍待健全。

四、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对策分析

(一)构建资源整合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

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建立面向市场、开放运行、政府主导、多元办学的资源整合的社会化培训体系,就要对资源配置进行整合优化,充分发挥培训资源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对教育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培训主体、培训模式的整合和科学规划,加强制度、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扶持,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按照总体设计,分层次、分类别系统进行,强化交流协作,强调责任意识,避免人力、财力的浪费,增强持久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政府要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允许多种机制并存,培训经费共同分担,增加培训的供给。要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院校、技术推广机构、实习实训基地、龙头企业及民间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与学校联动、与企业联动、与服务实体联动、与基地联动的多种培训模式,保证培训多元化有效供给。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市场嗅觉灵敏的优势,调动其积极性、扩大其参与范围,逐步在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和农村妇女之间建立并形成公益导向、财政支持、市场调节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制度。

(二)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培训过程中,要了解农村妇女的真实需求、找准农村妇女学习的有效方式。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满足农村妇女“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各地在开展农村妇女培训时应当注重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文素养、家庭美德、健康生活观念教育相结合,既提高农村妇女专业技能水平,又有利于农村妇女转变自身保守观念,提高其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同时也要注重培训模式的选择,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远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相结合等,利用多样化、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带动学员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此外,培训机构和组织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开农忙季节、当地重大民俗节日以及风雨严寒天气,为广大农村妇女参加培训提供一个良好环境,提高培训的参加率,增强实效性。

(三)完善教育培训质量评价管理体系

教育培训质量的监督、反馈和评价,是确保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培训实效性、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工作。培训提供者应建设质量信息反馈平台,完善培训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定期工作汇报、入户调查、结业考核、网络回访等多种形式,监督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施质量。将农村妇女的反馈、评价以及对培训新需求传递给供给者,以此来检验培训质量、评价培训实施效果,为下一次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逐步建立受训学员追踪与服务机制,搞好就业创业的帮扶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村妇女解决发展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一条龙服务,以期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另外,政府还应当加强对教育培训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价。要加强对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学员组合、技术规范确定、技术迁移应用等关键环节的控制,保证教育培训科学有序进行。绩效评价可以用农民参加培训以后所取得的经济增量或增加的就业比例进行评价,不仅仅要评价教学的直接效果,还要评价教育培训的潜效应,以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标准,进行有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小云.妇女与农村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2]刘保平.建立政府主导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解决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EB/OL].

[3]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冀人社〔2009〕91号)[EB/OL].

[4]韩志华,李延春,杨海芬.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4).

[5]赵邦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

作者:刘超 李坤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