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期高校入党教育培训体系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和一支特殊的教育力量,为高校培养出大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的事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校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然而,近年来高校党校在教育理念、内容、形式与管理等方面都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在学生教育和培养方面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培训的成效,仍是各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入党教育培训;体系研究
1新形势下高校构建科学完备入党教育培训体系的意义
新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培养,强调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职能,党校更要发挥熔炉作用,为党的事业培养信仰坚定、品格高尚、开拓进取、模范带头的学生党员队伍。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就高校党员培养、教育和管理都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也为高校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党校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在党员教育培养方面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教育培训体系,但这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在思想、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把握不够,导致教育效果不佳,针对性不强,管理上也过于僵化,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党校在培训方法与手段创新方面要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以及大学生群体“因材施教”的要求,坚持和传承党校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创建和完善更加科学规范、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培训体系,为高构党建工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高校党校入党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党校在入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级分类不够、入党动机不正确、教师队伍不稳定、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培训成效受到影响。在培训对象方面:一是分级分类培训细化不够。高校党校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干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但由于培训任务重、人员多,而党校在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全方位、多层次的分级分类培训实现起来有诸多困难,目前多数党校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党的发展对象的培训中,并能够形成相对完备的培训体,而对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分级分类的个性化教育尚未建立完整的体系。二是入口把关不严。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发展党员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党校每年各期培训班培训学员的数量都在千人左右,面对如此庞大的学员群体,如何甄别他们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存在较大难度,导致在入口把关不严。一些高校二级党校负责学员的推荐与选拔,二级党校的工作水平不足,有时也直接影响学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学生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及功利主义的驱使,一些学生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盲目、从众、功利的现象,也给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了困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缺少专职党校教师。目前从事一线党课教学的多为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兼职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即使有一些高校有专门从事人文社科类的“两课”教师,教学风格与内容与党校教学要求又有差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二是师资培训力度不够。系统有效的业务培训是提高党校教师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现今多数党校的党务教师由于兼职、或流动性较大,长期培训有时难以完成。也有一些高校党校由于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及渠道欠缺等问题,无法承担系统的培训工作。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培训费用、课时量计算、优秀课程奖励等方面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和理论研究的热情,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培训成效。在培训内容与形式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多固定为党的基础知识、党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传统教学内容,而与时事、与学生自身结合不够,没有亲切感,内容与现实脱节,实效性不强。二是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学员一方面理论知识掌握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对理论的接受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课程安排欠妥。由于学员来自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课程安排上难以实现集中统一的整块时间;个别党校急于完成任务,为满足学时要求短期内安排大量的教学内容,都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四是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尽管党校都能认识到寓教于实践,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但受到经费、时间及场所的限制,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较大制约。五是考核方式单一。多数院校仅从学员结业考试来判定是否合格,而党员的思想动态、入党动机、内心的真实想法却很难考核到位。
3完善高校党校入党培训体系建设的途径
完善党校培训体系建设,在继续发扬优良做法的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现今工作运行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从培训对象的认知、师资队伍建设、形式与手段的创新等几方面共同加以解决,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根据培训对象情况,因材施教。一是强化分级分类培训。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员采取分类培训的模式。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重点使其向党组织靠拢,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积极分子教育强化理论知识,端正入党动机;党员教育侧重典型树立与培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严把入口关。严控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关,在考察、公示、接收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程序,同时健全政治审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发挥二级党校的作用,二级党校作为基层教育阵地,在教育管理方面承担了关键作用,一方面要权力下移,给二级党校充分的自主权,同时也要对其工作加强指导与监督。三是加强入党动机教育与转变。针对学生不良动机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在培养中不断加强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强化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兼结合。一是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可尝试建设一支专职教师队伍,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党务优秀个人做专题讲座,增加课程感染力。逐步建立一支梯队合理、专业互补、素质优良的党校教师队伍。二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另一方面开拓培训资源,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研讨学习、理论研究、课程竞赛等活动,也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师资队伍的学习锻炼,不断提高专兼职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三是建立培养与激励机制,在课时酬金、课程奖励、理论成果奖励等到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激励,鼓励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中。创新培训内容形式,务求实效。一是合理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在满足基本学时要求的同时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以适时设置一些选修课,使党课培训长线化、经常化,而不是短期效应。内容上要接地气,与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相结合、与热点时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课程的生动性。二是丰富教学手段与形式。由单一授课方式向多样方式转变,如分组讨论、优秀人物事迹展播、开放网络课程、外出开展主题活动等。一些高校党校创建了网络在线课堂,集学习、考核、评价于一体,丰富了学习手段,也提高了学习效果。三是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可以采取分班、分组的形式,设置班主任、学,便于学习和管理。同时加强课堂监控,强化学习效果。四是严密考核评价体系。应注重学员理论学习情况及思想提升情况的考察,不仅仅单线考核成绩,更应全面考核学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还应从课堂、实践等现实表现中加以评价,使考核评价指标更加全面客观。
参考文献
[1]戴志伟.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经验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03-106.
[2]石宏卫.加强高校学生党校建设的几点思考[J].才智,2Ol1:62-66.
[3]侯慧珍,蒲俊霖,卢春慧.浅谈新时期高校党校工作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教[J].文汇,2010(01):62-64.
[4]高文祥.新时期高校党校教学内容初探[J].黑龙江教育,2010.121-124.
作者:李蕾 付建波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