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结构主义中教育思想的小学教育实践意义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现代西方哲学分为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流派,人本主义区别于唯科学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反对把人归结于科学理性的存在,在20世纪中叶西方盛行的结构主义就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结构主义要求揭示人的生命、本能、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或超理性存在的意义,对人性的心理及行为活动的认识更为深刻和独到。整个教育工作的活动就是围绕人来传授一套适合的内容结构,而人本主义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传递,重视人的创造性学习,重视人的心理和智力的成长,并由此改变了当代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对结构主义理论收集和分析,用结构主义思想来指导教育界的实践活动,无疑会推进我国九年义务基础教育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结构主义教育;中小学;教育实践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教育界,教育结构主义思想初步形成,奠基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毕生努力的认知结构理论为教育结构主义奠定了基础。而后又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深受前辈皮亚杰的影响,发展出了以知识结构论和学科结构论为理论核心的结构主义学习方法,并将理论知识带到了中小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来,在当时甚至对整个西方未来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篇论文通过分析这种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引申到分析我国的教育现状,尤其对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有着正面深入的影响,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1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1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结构主义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承认每个学科都是由基本的知识搭建出来的科学结构,倡导以“结构”为基本框架工具来甄别海量的信息数据,认为知识就是我们构造出来的一种模式,它使得我们经验的规律性具有意义和价值。[1]每个教务工作者都要有这种意识,面对学生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让其领悟和运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该学科相关的各种研究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向学生搭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结构主义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倡导所有教学课程必须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不认为以各个学科为核心的“分科课程论”是有用的,也不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经验课程论”能够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注重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结构主义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提出的先进思想。发现学习的精髓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灵活使用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去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最终得到问题答案,并从中发现教材的内在规律和框架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书上的知识点,更要有意识让学生洞悉整个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框架结构,告别以答案就是唯一标准的落后想法,激励学生在学习上自我发现,在老师的科学引导下找到学习的兴奋点,找到快乐学习的方法。
1.3强调学生智能的发展
结构主义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尊重儿童教育及内容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阶段,采取科学的手段来促进他们心智的发展。老师教课的时候也不一定要一板一眼只盯着学生自然发展的水平,授课的内容也可以参照跳一跳也能摸得到的原则,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挑战,根据学生的特性使其稳健地向前发展学习,这样也能有效促进儿童智力的成长。[2]结构主义教育者对教育的研究过程从来不是静态的过程,他们都尽量找到基于儿童心理机能从而投射出关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普遍准则。
1.4主张儿童的早期学习
结构主义教育理念的践行者主张学生可以有条件地提早接触某些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框架,不一定要到规定的年龄段才展开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深入不断成长,而内在的生理条件对学习状态的影响却没有那么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师要尝试创造性地改装下知识的面貌,将其适应学生相应的思考模式和脑力发展,提供看得见摸得到的教学道具供学生自主学习。
2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2.1教育内容应重视学科基本结构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推行中遇到很多困难,尤其以过时的教学理念和陈旧的教材内容最为突出。当代世界知识不断变换更新,过时的教学理念和陈旧的教材知识早就不能满足我们对知识新鲜度的要求。而如今,在我国明面上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依然是过去那种以学校追求升学率为导向,以应试考核为检测手段,依然不重视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直接导致了一种畸形的状况:老师教的都是要考核的内容,学生学到了只是应付考试的分散零碎的知识点,而不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学科系统。上述的情况理应急需得到改善,将“求知”转化为“求学”,让学生真正领悟并掌握到基本的学科结构内容和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就是作为对应学科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存在的学科教材,结构主义教育理念,着重阐述了教材对于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单单体现在通过教材向学生展示出基本的知识点,更在于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认知结构,学习领悟还能在合适的环境里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从这个角度上看,教材的策划和编纂者在内容的构架上,要格外关注内容逻辑顺序与学生心智顺序之间的和谐交互,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层,有易到难分层递进展开教学内容,让对应学科课程里的某个基本概念或原理反复出现,慢慢延伸扩展开来,呈螺旋上升的趋势,这就是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螺旋式”课程编排。比如,把螺旋式的课程编排用到小学语文写作人文描写的实践授课里,就可以在三年级的时候要求学生写出自我介绍,到了四年级就可以要求写出自己敬佩的那个人,五年级开始掌握人物描写的基础手法,能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当能够写出简单的人物故事,到了六年级就可以非常熟练地用上记叙抒情等手法写出一篇完整的人物描写。
2.2教育过程中应发挥学生主动性
我们的九年义务基础教育已经践行了二十多年,依照传统教学经历,儿童已经养成了凡事靠老师的依赖思想,上课听讲、记笔记、课后练习、月考期末考已经成了不再新鲜的按部就班的机械流程,不见一个生动鲜活的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自然就大打折扣,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改善这种被动教学的方法就是引入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积极倡导的“发现学习法”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实践中来,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几种操作方法:首先,老师要能敏锐洞察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兴奋点;其次,在告诉学生问题答案前,要引导学生去主动收集相关资料,配合独立思考,自己主动去发掘问题的本质和原理,避免“问来张口”的懒人学习;然后,用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去尝试多种方法去尝试推理问题的可能性,刺激儿童的求知欲望;第四,让学生自己去发掘信息,参考资料,整合资料的信息,形成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习惯;最后,引导儿童探索问题本质,可以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考角度。结构主义指导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帮助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以往通过简单的奖惩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告别不尽合理的单纯外部教授的鞭策手段,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源动力,以此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会有选择地抓住重点去学习,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2.3教育目的要关注学生智能发展
长久以来,中小学教育就只是让学生扮演了凡事被动听老师介绍书本知识,被动让老师提出学习问题的解决办法的看官角色。这对学生的心智的科学发展不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像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讲述的,有效的教育就是要有效地引导灌输一套学生自己拿来就可以用的学习方法论,关键就在于学生良好心智的开发和养成。用结构主义来指导教育思想,就是要让儿童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引导开发学生的健康智力,能够大胆对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作为实践传道授业的践行者,建议全体老师不论在课堂内外,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要遵循基本规律,才能科学引导儿童的智力发展,要杜绝教授儿童跟成长阶段不相符,超出儿童理解认知的超纲材料。举个例子,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教学生什么是数和基本的加减乘除等具体的运算法则,而老师只有向一年级的学生讲述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等学生到了二年级才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再到三年级才让学生接触大部分有关乘除法的知识,只有这样在成长特定的阶段教授相应的知识,学生才能良好地掌握和吸收。综上所述,结构主义是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当代的潮流气息,正是有了结构主义,如今广大社会人民群众对现在学校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不满足于学校只是个学业教授的场所,更要让全体教师和学生加强对整个学科体系的构建的理解和掌握,不认可学校教育以成绩分数为考核的重点,而更需要全体教师家长带头尊重学生自然健康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智力科学均衡发展,不接受只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学,而应更加重视引导发挥儿童在学习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个角度讲,尤其是针对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实践,整个教育行业的参与者应该积极配合,努力用好结构主义理论这个从实践中而来的分析的法宝,使结构主义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推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成果,让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能够抓住历史机遇,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实现科学长足的进步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汉潮.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启示[J].成人教育,2011.
[2]王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课程改革的启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1).
作者:崔颖婷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