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摘要: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当今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对子女的许多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热爱和尊重儿童、重视父母的作用等等,这些理论启示家庭教育要结合时代背景、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关键词:陈鹤琴;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一.陈鹤琴“活教育”中的儿童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陈鹤琴从7岁起,读了6年的私塾。他后来在回顾自己的六年私塾生涯时,对传统教育的死板提出深刻的质疑。此外,他幼时丧父,家中兄长因无人教导误入歧途的遭遇更让他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在留学之后,他把自己学习的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创办的鼓楼幼稚园中实践,主持并发行了《儿童教育》和《儿童教育丛书》等书籍。可以说,陈鹤琴对儿童教育研究是相当深入的。

(一)在教育目标上,主张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是陈鹤琴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当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整个教育界仍笼罩在传统专制的阴影之中。国民政府意识到了教育的不足,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教育制度。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外国化倾向严重,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完全的照搬日本、美国等国家,这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结合了时代内涵和殷切期望。他曾痛切地说:生而为人、生而在中国、生而在现代中国,究竟有几个人真正明白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呢?“做‘人’不易做,做‘中国人’不易做,做‘现代中国人’更不易做。”i对于儿童的教育来说,陈鹤琴提出中国的教育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先进的理论,他主张要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但要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他说:“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又不是一律……幼稚园的设施,总应当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ii可见陈鹤琴并不否定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但是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是完全抄袭,应该让中国的教育与时代和民族相结合。

(二)热爱儿童陈鹤琴主张实施“活”教育的另一个必须的前提是:热爱儿童。从热爱儿童出发,他的观点可以归纳为热爱儿童的身体和热爱每个孩子的个性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热爱儿童的身体,认为儿童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儿童的健康问题是他长久以来关注的课题。在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年代,广大中国儿童过着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生活,健康水平极低。目睹这一切的陈鹤琴发现:“身体不强,就不容易学,常见多病的小孩子,对于他的学业,发生许多的妨碍……”故而,要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让儿童健康的成长,有健全的身体。另一方面,他主张热爱儿童要热爱每个孩子的个性。陈鹤琴在7岁时曾入私塾学习旧学,私塾中夫子刻板、严厉的形象让他对旧教育产生质疑。传统教学忽视儿童的个性,不注重尊重个体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的简单粗暴。因此,陈鹤琴认为必须热爱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

(三)尊重儿童陈鹤琴在长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中还总结出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既要尊重儿童的心理规律,还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首先,陈鹤琴主张了解儿童的心理,依据儿童心理的规律进行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iii因此,要使家庭教育获得成功,就必须先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也极为重要。与提到游戏就摇头拒绝的大部分专家不同,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而且非让儿童游戏不可。从1921年起,他以自己的长子一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认为儿童对游戏的兴趣来源于儿童游戏的力量和能力发展、以及活泼好动的天性。iv他游戏式的教学模式对我国封建教育的死板相比有极大的突破作用。

(四)重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他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品德的好坏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陈鹤琴还指出儿童的“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v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孩子在父母那里学谈话,认识周围事物,其性格和行为习惯等,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他认为必须重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二.“活教育”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随着上世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许多家庭由以前的多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孩子,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更加重视。由于每个孩子只有一次童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不可重来。研究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儿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父母应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儿童。诚然,21世纪以来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但是这种重视却渐渐走向极端。典型的问题表现在,重视智力的发展忽略体育、智育、劳动、美育、生活等方面的教育、轻视儿童德育的教育。这样很可能导致部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人格不健全。孩子考上了好的大学,却因些许小事将自己的同学残忍杀害等事件正是这类问题的极端体现。

(二)提高家长的素质家庭教育要进行的科学、顺利,主要责任在于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由父母陪伴。因此,家长自身的素质对于儿童有极大的影响。1.父母双方都需接受并认同基本的教育理念陈鹤琴认为:盖“做父母”实在要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学识。的确,父母双方若是连基本的教育知识都没有,只是盲目从众,随大流给自己的孩子报兴趣班、培训班、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这样的教育实在不能称之为教育。2.父母要以身作则“上梁不正下梁歪”是一句人们常常听到的话,这句话指的就是因为父母未对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而让孩子有样学样。有的父母打麻将、抽烟喝酒、甚至暴力对待孩子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学到这种不良习惯。陈鹤琴说:“要以身作则。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他当然也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但是父母的影响比任何影响来得大。”vi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做一个正确的榜样,要认识到以身作则的积极性和必要性。

(三)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陈鹤琴提到要热爱和尊重儿童,这启迪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在最大程度上去帮助孩子学的更加轻松和快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既要依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教学,又要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儿童的个性。1.依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教学陈鹤琴根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结合本人的教育经验,提出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vii儿童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决定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要用过高的标准去苛责孩子。要知道儿童具有好奇心、好动、喜欢模仿、喜欢户外生活等等的心理特点,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互相背离去进行教育,必定会使孩子厌倦;若是顺着他们的心理规律去进行教学,就能使学习知识变得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因此,教学必须依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2.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寓教于生活,寓教于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儿童天生具有的强烈好奇心,使得他们对于玩具和游戏的兴趣特别浓厚。因此,父母要支持孩子们的游戏。不仅不要克制他们玩儿游戏,相反,最好能够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游戏。从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现儿童的优点和缺点。游戏并没有大多数家长们想象中那么“坏”,让儿童接触积极有益的游戏,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够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情感。3.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陈鹤琴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父母应当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设置“富于弹性的课程”。也就是用多样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孩子,如给孩子读故事,让孩子自己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着解决等等。千篇一律的课程不仅会使儿童学习疲倦,更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想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必须对他们因材施教,让他们最大的闪光点得到发挥,扬长避短。这就要求父母,不要人云亦云,对自己的孩子充分的了解和观察,找出孩子的闪光点加以培养。培养真正有创造力的孩子。关于陈鹤琴“活教育”中的儿童教育思想,还有很多对家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的地方。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希望前辈们呕心沥血,实践出的伟大真理可以不被后人遗忘。无论是发表学术论文对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进行理论的革新,还是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中实践儿童教育中的正确理论,都应结合儿童真正需要的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教导,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

作者:张文玉 粟斌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