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摘要:陈鹤琴先生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一切以儿童为中心,其科学精神是始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无论是做学问,还是搞教育,都必须追求真理,必须力求实际,文章就此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是的治学态度,无论是做学问,还是搞教育,都必须追求真理,必须力求实际,文章就此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内涵

一、陈鹤琴儿童音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

陈鹤琴先生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内涵中的核心价值是“一切以儿童为中心”,关于爱护儿童,陈鹤琴分析道:“不爱护儿童的人必不被儿童所爱;儿童既不爱他,就不信仰他,不信仰他就不会听从他的领导。”[1]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鲜明、确定的教育理念,与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先后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他对儿童心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深刻体会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他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三个必须遵守的原则。第一,两个“凡是”原则。凡是儿童自己能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2]。心理学上讲,儿童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好模仿、好问,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让儿童自己去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并亲自动手解决问题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向着良性的、积极的方向发展。第二,善用正面的态度引导儿童。传统的音乐教育总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这种填鸭式的方式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但音乐的世界充满了多姿多彩的旋律和变化万千的节奏,这种特性促使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良性的音乐教育应该要知道儿童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对音乐生活的欲望和需求。陈鹤琴先生在这方面明确地为我们指明了行动的方向,那就是“将音乐的生气渗透到儿童生活中去……,使儿童生活音乐化”[3]。尽管世界各国的儿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都喜欢唱歌跳舞,那么,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了解儿童的天性,用正面的态度引导儿童,发掘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能够在音乐方面有所突破。第三,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儿童。在对陈鹤琴诸多儿童教育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能够发现,他始终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尊重儿童”[4],对儿童如果没有了尊重,就无法真正将“一切以儿童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践行在实践当中。对于儿童的尊重,最主要的就是在儿童遇到困难或犯错误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责备或惩罚,而是要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儿童。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因为错认某个音符而被老师责罚,这种行为在陈鹤琴先生看来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任何人乐意被别人批评,再加上儿童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不能正确对待这些批评与惩罚,所以对待犯错误的儿童,一定要循循善诱,善于使用积极的方法进行鼓励。

二、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科学精神

陈鹤琴先生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科学精神就是始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无论是做学问,还是搞教育,都必须追求真理,必须力求实际。首先,要始终坚持中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大方向不能变。究竟如何把握这个大方向不能变呢?正如陈鹤琴在《让儿童生活音乐化》开篇讲到的:“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5]。他的一生都在以中国的文化和国情为中心,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儿童特质和生长环境的儿童音乐教育模式。他坚信要想在中国做成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地了解中国习俗,熟悉中国国情,读懂中国文化。而要想在中国发展属于自己的音乐教育,则必须对中国的音乐文化背景、传承情况和教育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一切从中国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出发。陈先生能够做到高屋建瓴,一直提倡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儿童教育”[6],这也是他为我国儿童音乐教育事业指出的一条良性的健康的发展道路。其次,要始终坚持为中国儿童音乐教育营造一种审美体验和技艺学习相结合的环境。陈鹤琴在对儿童音乐教育的探索道路上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他认为环境思考、环境期待和环境设置对于儿童音乐教育的健康有效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先生认为如果父母在家庭里能够时常轻松地歌唱,那么对儿童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势必会产生影响,因为在父母的熏陶下,孩子会不自觉地对音乐产生兴趣。要是家里有乐器,并且父母会使用这些乐器,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众所周知,对于儿童而言,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位一体的,他们在这个整体中学习和生活,因此,若能够在这三种环境中营造更多的音乐氛围,就会使孩子沉浸其中。但是,除了氛围的营造,对于音乐技艺的专门性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艺的学习要以音乐环境为前提,只有正确地处理好音乐环境与技艺学习的关系,通过良好的音乐环境去激发儿童的兴趣,刺激儿童的灵感,才能为他们对音乐技艺的进一步学习创造平台。再次,要始终坚持利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构建“活教育”[7]的中国儿童音乐教育模式。陈先生认为教科书上的内容很多是靠不住的,必要时应该让孩子直接去接触、去体验、去学习。他的诸多专著都体现了他教育思想的灵魂,那就是“灵活多变”。他提出在设置教学形式方面,应该“采用教师预设的音乐活动与儿童临时生成的音乐活动相结合;……提高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幼儿离不开生活,……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8]而不是一味地使用单一的、枯燥的“教师教、儿童学”的传统填鸭模式。最后,要始终坚持体味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中蕴含的艺术智慧。透过陈鹤琴先生一系列的教育理论,能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他作为教育大师所具有的兼容开放的博大胸怀。陈鹤琴先生对音乐教育中传统概念的纠正、拓展,和他将儿童音乐教育与相关客体的有机结合是其教育理念中“兼容”这一特质的最好体现。他认为音乐教育不是孤立的,而建议“语文课,可选用文中诗词谱曲……”[9]即儿童音乐教育不能够完全以音乐自身为唯一,应该综合别的学科知识以促进儿童音乐教学。陈鹤琴先生所具有的强烈的开放意识让他能够在立足当前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高屋建瓴,对未来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他曾说过“欣赏指导是让儿童由听觉所感到音乐的节奏、和声、旋律等,……引导儿童以音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10]陈鹤琴先生的一生是在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中度过的,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始终坚信面向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实质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因为儿童就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未来,如果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势必无法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发展需求,所以创新也是他教育理念中的重要思想。他曾经说:“凡是儿童所喜爱的玩意,都可以革新,利用来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木偶戏等于立体故事,有会活动的玩具的功效,是教育的利器。”[11]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陈鹤琴先生的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体现出的是治学理念的确立,是教育方向的制定,是音乐环境的营造,是课程结构的变革,也是教学方法的革新。这些都是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所蕴含的艺术智慧,我们在当前探索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更应该深刻地去体味这些艺术智慧,向陈鹤琴先生学习,学习他所具有的兼容、开放的胸怀,学习他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沈明,孟琪璐,嵇珺.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崔聚兴.中外学前教育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3]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3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4]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4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作者:李莉 黄剑敏 豫章 单位:师范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