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文化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教育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教育理想及个性化的重要途径,重视民族文化元素的教学融入,有利于增强教育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创造力,不断增强教学的文化底蕴,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注意科学性,文化性也应纳入思考中,如何凸显其文化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学 课堂教学 文化性
一、教育学课程文化性的研究背景
教育学是师范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自进入到近现代社会之后,教育学研究方向体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融合,因此教育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知识的讲述,由于这一学科与自然科学及实证科学不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教育学研究的方向、层次也发生了改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密切契合,更体现了教育学历史文化变迁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由此可见,在教育学融入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仅仅将教育学当成是基础教育知识构成的静态系统,在课程中讲授不变的基本原理、原则,不仅难以适应日益更新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不能正确运用教学理论处理教育问题等现象。为进一步完善教育理论体系及解决这一冲突性教育问题,应当将教育学的文化性作用凸显出来,将教育学理解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知识体系,把教育学更多地和教育实践相互联系起来,着力文化内涵建设与学习,丰富教育学文化底蕴,加强逻辑思维的辩证性[1]。
二、教育学教学需要凸显文化性的原因
(一)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教育理想
从教育学教学目标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教育学文化融入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教育学文化不仅承载静态教育学逻辑体系的综合、归纳、传授,还承担历史背景分析的植入、理性分析。鉴于此,教育学的教学工作体现了综合性和特殊性特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仅仅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没有有的放矢开展实践活动与原理的融合,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应在教育学教学中凸显文化性,并以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基础内容,推动教育学教学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2]。纵观教育学事业的发展进程,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有着全面的掌握,并对完善教育理论、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教育事业有着由衷的热爱之情。兼具有文化性教学的优秀教师对学生教育理想的形成及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教育个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榜样的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良好的品格,对学生品格及个性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里所说的教育个性,从知识结构的角度上分析,其实就是哲学、心理学以及历史学等知识的融合体,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及知识面的广度、宽度是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条件。为此在教育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举措、多管齐下、融通多个学科,完善教师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综合力、创造力,奠定稳固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及文化内涵。
三、教育学教学中凸显文化性的方法
(一)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让学生正确理解教育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提升学生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陶冶爱国情操,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难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遇到教育问题时,生搬硬套教学原理,不能科学地运用发展的教育理论解决问题,人文精神更是无处体现。
(二)有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从教育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课程资源应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从事教师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作用及价值,为日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调整。如果想要在教育教学中将文化性充分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作为出发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科学、艺术以及人文等领域中的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为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做出保证,有效弥补现行教育制度当中的缺陷,解决以往分科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将教育学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获取灵感的场所,让教育学的人文性及个性大幅增强[3]。
(三)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改变
人文精神培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注重的是理解与感悟,并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需要深入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人文精神,使其可以在学生的理想信念中渗透。传统教学理念认为:知识来源于书籍,教学来源于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基本职责,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整合教育学与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时俱进,用运动、变化、发展的思维正确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是反思教学的重要方式,促进教学相长。
(四)积极构建学科内部知识体系
在分科教学体系的影响之下,大部分学生仅重视学科自身的知识逻辑体系,不会对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从系统的角度上来看,各个学科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须将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凸显出来,逐渐推动课堂教学内容向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将教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向学生传授各个知识点的过程中,致力于发展德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为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教育学教学中的文化性充分展现出来。
(五)凸显教育学的民族特色
以往教育民俗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教育理论知识,常常被排除在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之外,但是,广大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使用的教育方式、制度以及故事等等,都是重要的教育文化内容。教育民间文化也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各国教育历史、民族文化的特征各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民族特色。作为一名教师,应当详细对民族文化教育知识进行分析,才可以为日后更好完成教育工作做出保证[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的向学生展现民族文化教育知识,使学生对民族教育领域中各个优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形成清晰的认识,并向学生展现民族教育中优秀传统及优秀成果,让学生对民族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使学生可以对中华民族的教育历史形成清晰的认识,让学生深入地对教育的未来进行分析、预测。
[参考文献]
[1]徐丹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吉霞.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现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3]张璐.师范生自身因素对教育学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4]杨建艳.BOPPPS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知识点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9(03):63-66.
作者:杨俊子 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