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自然教育下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现阶段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从植物种植布局形态、特殊类型的植物、植物景观的主题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基于儿童自然教育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新形式。
关键词:自然教育,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儿童
1背景
城市不断扩张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基础设施、生活方式,人类的物质生活明显得到改善。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很多城市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逐渐出现了去自然化的现象,甚至连每天生活的社区都逐渐与自然割裂,自然退缩到了人类城市的边缘。这使本来就长期居于城市而远离自然的儿童,更难与自然万物建立情感、产生共鸣。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儿童不断增加,而每天生活的居住区可以成为儿童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
2自然教育与自然缺失
自然教育由卢梭于1762年在《爱弥儿》中提出,并在开篇提到“凡是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到了人那里就变坏了”[4],强调了对儿童天性的保护。自然教育侧重于本能教育,旨在激发和引导儿童释放天性,发展自我。美国学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一词,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5]。而产生这种症状的原因之一就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孩子的玩耍空间从传统的户外自然场地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丛林”。
3居住区绿地概念及特点概述
3.1居住区绿地相关概念
根据GB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的规定: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人~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1]。《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要求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0%[2]。居住区公共绿地和居住街坊内绿地是居住区绿地的两大类型,他们承载着居民日常活动需要。居住区绿地又是居民每天的必经之地,使用十分方便,因此受到大家的青睐。
3.2居住区绿地设计特点
1)规模较小,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简洁大方,具有观赏性。居住区绿地被认为是公园绿地的延续,旨在为居民提供就近的户外休憩活动环境。其植物景观设计简洁大方,易于养护管理,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旨在因地制宜,充分结合植物本身条件、利用环境要素以确保成本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遵循了经济适用的原则。2)开敞式布局,空间简洁明快。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总结出当D/H比值小于1时,两侧建筑会容易产生压迫感。不仅建筑如此,当高大的乔木紧紧围合时,植物带给居民无限接近的感觉,也会产生压迫感。因此,大多数居住区绿地采用合理的植物空间界定、相对开敞的布局,这样会增加景观的通透性和观赏性,给人简洁明快的感觉。3)人工化、商业化气息过重。许多居住区的儿童活动空间往往只注重儿童活动的硬质玩耍空间,而忽略了周围自然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绿色景观呈现出强烈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功能单一化的趋势,其本质上是一种虚伪、做作的自然景观,这种被矫正、修饰和精准化的设计,使儿童无从感知大自然和生活本真自由的秩序[3]。
4基于自然教育的植物景观设计形式
4.1丰富植物种植布局形态,增强视线形成的空间感受
居住区植物种植布局形态以自然式为主,选择无毒无刺,耐修剪,观赏性高的植物,如小叶女贞、红檵木等。植物种植模拟大自然生态环境,采取不整齐修剪方式,让自然的气息融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以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让儿童在居住区中即可感受自然。居住区的植物种植设计需多种方式组合,打造不同的自然空间感受。如:“乔木—高灌木—灌木—花卉—地被”(5层)、“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4层)、“乔木—灌木—地被”(3层)、“乔木—地被”(2层)等多层植物配置方式。高大的乔木作为上层植物,会限制、改变一个空间的顶平面,植物的枝叶犹如室外环境的天花板,限制了伸向天空的视线,并影响着垂直面上的尺度[6],因此不宜大面积种植。但是适宜尺度的乔木种植不仅可以形成林下空间,为儿童户外活动庇荫,还能形成美丽的林缘线、林冠线,过渡中低层植物与住宅建筑,营造良好的视线关系、空间感受。小乔木、高灌木及灌木作为中层植物,起到连接乔木与地被的作用,花卉、地被作为下层植物。由于高度的限制,中下层的植物与儿童的接触最为密切。利用低矮的植物作为边界的限制因素,可以形成围合空间,形成具有安全感的场地。同时低矮植被的围合防止对儿童的视线遮挡,四周空间开敞,符合儿童活动心理需求。刘滨谊先生所说:“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限定的,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活动场地中适宜的植物种植方式、空间布局可以帮助儿童零距离接触植物、亲近自然,愿意到该场地玩耍娱乐,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索自然的精神。
4.2选择具有特殊颜色、形态、互动性、象征意义的植物
5岁~7岁儿童已能把握事物颜色、形状、大小等表面现象[7]。在植物配置方面,以乡土树种为基调,选择适应性强、耐修剪、易于养护植物,同时多利用色彩突出、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营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姿的四季可观,可体验的景观效果,提升居住区的景观效果。选择叶、花、果实等形态奇特的植物,比如叶似马褂状的鹅掌楸,扇形叶的银杏,5裂~7裂叶的鸡爪槭,琴肚形叶的琴叶榕,葫芦形叶的槲树;花量极大、放眼望去如白雪挂满枝头的木绣球;果量极大、挂满枝头的红果类的冬青科植物等,奇特的叶型、鲜艳的花果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可作观赏衬景之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儿童的好奇心较强,对事物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要避免选择有毒、有害、有刺、易过敏的植物。儿童零距离接触植物时,可以及时获得体验周围事物的最真实感受,如紫薇树又被叫做“痒痒树”,其树干皮光滑,碰触过程中树自身会晃动。结香树皮内韧皮纤维占的百分比很高,因此具有非常强的韧性,即使打结也不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开花。结香的花语和象征意义是喜结连枝,而且关于结香又叫做“爱情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些具有特点的互动性植物带来的参与体验感往往更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将科普知识、故事传说进行整理传授,则会在儿童科普知识、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种植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影响儿童的道德品质。儿童在课本中经常读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腊梅、“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春风吹又生”的小草等等,这些植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如果能将课堂学习与生活中的观察感受相结合,真实地感受到自然中植物的精神品质,这对儿童的成长,道德情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4.3设计有关植物景观的主题策略,激发儿童探索的兴趣
有特色有主题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想象力,增加儿童与自然接触的机会。现阶段,随着自然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主题乐园式的户外自然活动场地不断增加,城市中的家长也更愿意鼓励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解放天性,但有时会迫于工作压力大、外出时间较少,与孩子一同出行的频率会大大降低。如果社区活动场地也可以融入简单的主题式的探索模式,寓自然教育于社区儿童活动之中。既解决无暇带孩子接触体验大自然的父母的难题,又能以简单、经济、高效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发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如设计以五感为主题的自然探索乐园。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感是儿童接收外界信息最直接的方式(见图1)。通过一种感官映射到另一种感官,从而在各个感官中相互感通,通过感通的方式提高理解,利用五感感官容易在感知者和被感知者之间建立直接连接的优势,从中表达较高层次感官中的概念[8]。相对于成人,儿童的五种感官体验更加明显,社区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若能以五感为基础,则能够更好地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行为的户外活动空间(见图1)。
5结语
居住区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其建设水平是衡量人居环境的重要依据。通过自然式丰富布局、独特性、趣味性的植物景观引导儿童亲近自然,让居住区也成为儿童休闲娱乐活动以及亲近自然环境的重要场所,寓自然教育于居住区之中,这对培养儿童独立健全的人格,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B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S].
[2]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
[3]何志森,李迪华,刘悦来,等.中国设计教育探索:从课堂到工作坊[J].景观设计学,2018,6(5):80-85.
[4][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5][美]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M].王西敏,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6][美]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7]赖明丽,邵京豫,翁殊斐.基于生命认知的儿童自然植物教育内容探讨[J].广东园林,2019,41(5):9-12.
[8]周昕蕾,肖阳.情境化自然体验在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金山岭松塔主题乐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10):72-77.
作者:毛媛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