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临床教育学视角下的师生沟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临床教育学视角下的师生沟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临床教育学视角下的师生沟通

【摘要】师生有效沟通是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像医生一样,注重临床实践,关注教育事件中的人,通过“望、闻、问、切”,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临床教育学;师生沟通;学生诊断

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与医生的工作有相同之处,工作对象都是人,因此临床实践都非常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诊断”,是有效沟通的前提。荷兰学者最早提出了“临床教育学”,1988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更是设立了“临床教育学”专业。“临床教育学”以对青少年学生的深层心理分析为基础,使用咨询、指导等多种方法,对青少年学生心灵上的“病理”进行诊断、治疗,更注重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即进行社会的、文化方面的教育。[1]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也应该基于“临床教育学”,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病理”,并以此为依据与学生沟通。

一、望———察言观色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要进行及时的目光交流,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沟通反馈信息

1.目光交流。人与人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总是以目光交流为起点。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真诚地看着对方,及时进行目光交流。学生不停眨眼,可能是在思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眼神飘忽,可能是不自信,或者在说谎;学生怒目圆睁,显然已经生气了;学生目光呆滞,说明不认可教师的观点,或者已经发呆。2.面部表情。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关注学生的“微表情”,捕捉有效信息,增强沟通的有效性。学生面部的一些小动作很可能反映了学生当时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和恐惧的情绪。3.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人际交往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肢体动作,并及时做出分析、判断和回应。

二、闻———洗耳恭听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用心倾听、及时筛选信息、积极引导,这就是通常的“先跟后带”的技巧

1.用心倾听。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一要“真听”。集中注意力,真诚地倾听,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真诚。只有班主任“真听”,学生才会“真说”。二要“会听”。教师不仅要完整、全面地倾听学生的表述内容,也要关注学生表述时的情绪。2.筛选信息。班主任在倾听学生表述时要筛选有效信息,及时做出判断。根据事件的人物、缘起,问题的关键节点,分析事件的性质、后果,包括对方的心理活动等,为后续问题的处理、学生的教育引导做好准备。3.积极引导。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善于正向引导。将学生引导到坦诚上来,引导到尊重上来,引导到事实上来,引导到责任上来。

三、问———亲切自然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班主任通常要通过提问“引发”谈话,讲究提问的技巧有助于提高沟通的效果

有细节不清楚时,多用“怎么了”;想引导获得更多信息时,可用“后来呢”;想了解对方想法时,可问“你怎么看”等等。亲切自然的提问,可继续“引发”话题,从而引导学生“去你想的地方”。

四、切———诊断建议“望”“闻”“问”都是为“切”做准备的

案例:小D在语文课上表现不好,还顶撞语文老师,被语文老师赶出了课堂,“移交”给了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将小D劈头盖脸批评了一通。然后,王老师消气了,小D回班了。这个案例中,班主任消气了,学生也就回班了,好像事情就结束了,沟通就此为止了。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与小D完全没有实现双向沟通,小D语文课上为什么表现不好?哪些表现不好?为什么顶撞老师?这些具体细节王老师一概没问,只是批评了一通。小D哪里错了?认识到错了吗?要承担责任吗?承担什么责任?怎么承担责任?小D下次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吗?如此一系列问题王老师都没有解决。从解决问题角度看,这样的沟通无济于事。从教育角度看,这是“零教育”,甚至是“反教育”。1.合适诊断。对某种现象的诊断,要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力求客观公正。学生是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有个性的人。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不吝啬夸奖,积极鼓励。可以在谈话的现场发现学生的优点,可以在对学生过去的了解中找优点,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种被肯定的需要。如班主任可以带领小D一起回忆:“你以前是个很尊敬老师的孩子,见到老师都会主动打招呼,还经常帮老师搬东西呢……”在肯定的基础上让学生正视缺点。班主任要接受“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这一事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指出来即可。对于学生的缺点,班主任也要引导学生正视,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也是正确自我认知的应然表现。对于学生身上的缺点(或不足、劣势)提倡“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班主任要尽量刺激学生“真善美”的神经,激发其“求真、向善、爱美”的愿望,不要抓住缺点不放,更不要“小题大做”。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诊断要力求客观,促进学生发展,诊断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只是教育手段。2.合理建议。就像医生对病人诊断后要开出药方一样,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后也要表明观点,提出建议,开出“处方”。首先,要主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在“是非、好坏、美丑、善恶”问题上绝不含糊,明确是非。其次,要引导学生主动担当。犯错误是每个人的权利,“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但是,班主任要指导学生认识错误(有没有错,错在哪里,为什么犯了错,犯错的影响)、为错误“买单”(主动担责,赔礼道歉,适当“补偿”)、改正错误(今后类似的错误尽量不犯)。再次,要指导学生进行目标规划。班主任与学生的一次成功沟通,或许就能点亮学生人生的一盏明灯。“望闻问切”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班主任需要综合、协调运用;“望闻问切”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班主任需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望闻问切”不只是一个人进行的,有时需要科任教师和家长参与“会诊”。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如果善于施展“望闻问切”的功夫,我想他必定会收获良好的师生关系,收获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青萍.论教育病理危机的突破———临床教育心理学的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57-58.

作者:韦成旗 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