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积极心理学下学生课外团体辅导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积极心理学下学生课外团体辅导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积极心理学下学生课外团体辅导探索

【摘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生源状况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心理学技术,探索出一套适合当下中职生的课外团体辅导方案,在学校开展团体辅导,践行“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改善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中职生自我效能感,使中职生达到应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学生课外团体辅导

一、课外团体辅导方案的理论支持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国外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国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仅10年的历程。以积极心理视角开展学生课外团体辅导是基于近年来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首创的积极心理学和国内孟万金教授创立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前者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不仅是治疗精神疾病和修正心理缺陷,还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和成长的科学。后者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精髓就是“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铸魂,具身德育”,其功能为教育发展和人类幸福提供杠杆。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对于未能考入高中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称中职生),他们对自身和现状普遍认知是不满和消极的,他们大部分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被家长和老师忽视甚至歧视的学生;他们对人生迷茫,思想不成熟,自律性差,为人处事不够理性和灵活,自信心不足,心态不积极,个人行为习惯不良,情绪不稳定,缺乏宽容、豁达与团队合作精神,文化素质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性差,自我定位低、生活懒散无序。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状态中,与中职教育的目标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中职学校的学生,提早面对职业问题,面临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面临职业选择的无知与无奈。就处于16~19岁年龄的青少年而言是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构建积极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中职学校教师更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建构积极的认知自我、认知社会体系,改善中职生的学习力,提升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开发心理潜能与发挥多元智能优势,使中职生达到应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夯实文化基础,具备自主发展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明确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敢于责任担当,勇于实践创新。因此中职学校需要从多种途径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增进学生的积极认知和行为,而团体辅导是其中一种既能发挥朋辈教育又能惠及较多同学的教育方式。

三、课外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意图

团体辅导是在团队情境下,借助团队的动力和积极心理技术使团队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与团队发展理论,人际沟通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密切相关。依据《纲要》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本次团体辅导方案由以往关注学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模式转向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以积极探索成长中的自我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潜能,提升人生的幸福感。通过新入学开展的全校性心理筛查,发现中职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普遍现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倡导下,设计积极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方案。全套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为6次,每周活动一次,紧扣积极心理主题,共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破冰阶段,主要应用积极体验技术,快速建立一个积极心理场。勒温认为“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因而建场非常关键,它将影响以后五个阶段的团队活动效果。第二阶段为有效沟通,沟通是团队生存的基石,活动通过故事情景引导,体验如何积极有效的沟通,将信息准确传达给所有人,使同学们感悟到,每个人的潜能及团队解决问题的力量。第三阶段为积极合作,愉快相处:学校、班级、宿舍都以集体生活为主,当下的中职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生活体验,集体生活适应性差。该年龄段青年处于与父母半独立与半依赖状态,他们更愿意,但相处过程中又时有矛盾。第四阶段为乐观人生,生活中必然会遇到挫折与烦恼,但如何面对排解,引入积极认知,打开乐观之门。艾丽斯ABC认知理论认为决定人们情绪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事件的认知。在情绪上做出的何种解释。中职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习得性积极乐观情绪,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五阶段为积极应对,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是受他对外来的和自我引发的各种信息加以整合的认知过程来调节的,而期待外来和内在的奖赏(正强化)是活动的诱因和指导。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挫折、压力、逆境,面对这些所带来的不愉快体验,激活中职生内在的生命潜能与韧性,相信明天会更好。第六阶段为自信人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转换视角,“淡化问题,关注优势”通过“问题”发现中职生内在的力量,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中职生自信地挑战自我学习能力与技术,从初中落地生与习得自卑无助中走出来。

四、课外团体辅导游戏的选择

在破冰阶段采用“异掌同声”“左抓右逃”等游戏让队员积极关注当下,集中注意,可以快速有效的消除陌生感,再进行团队组建,队员们可以更好的表达自我。有效沟通阶段通过“头脑电波”“密码传真”等游戏感受到积极倾听、重视反馈、控制情绪、非语言沟通等积极有效的沟通要素。再通过故事导入,让队员体验到沟通不当带来的麻烦和障碍,重视与人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合作愉快相处阶段选择“激情99”“鼓动人心”等游戏,让队员体验到目标一致、分工明确、平等宽容的团队力量,体验到朋辈关怀。乐观人生阶段先应用“抢椅子”“动力圈”“挖地雷”等游戏,让队员体验挫折和困难,再用积极的引导分析,鼓励勇敢尝试,培养队员积极乐观面对困难。积极应对阶段强化乐观人生理念,用现实案例故事导入,让队员在头脑风暴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别人的看法,面对自己的未来,有计划,有梦想,敢追求。自信人生阶段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通过“优点轰炸”“我的优势”“生命线”等游戏,让队员重新自我画像,使自我更清晰而完整,积极地认识自己,最终实现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不畏难,会思考的团体辅导总体目标。

五、预期达到效果及评估方法

1.预期达到效果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中职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是自我认识偏差与自卑,与学校心理筛查的结果一致,因此游戏的选择,期望能达到以下效果。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乐观程度,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使学生能接纳人生中经历的困难与挫折,学会面对并战胜它。使学生能释放心灵,让思想放下防御和束缚,多向思维。使学生能有意识的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运用于自身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中职生习得积极认知,正确引导学生习得积极行为,减少中职生的无助感。

2.评估方法

采用孟万金教授的《中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进行干预前后评估,检验团体辅导方案的即时效果。采用塞利格曼“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优势调查”量表原版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修改,完成本土化及信度与效度的检验,为建立和寻找高中阶段学生的积极心态常模积累数据资料。

六、结论

与基础教育相比,中等职业教育更需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根本任务是为“立德树人”铸魂。《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中职学生课外团体辅导仅仅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途径之一,更应当从校园文化、积极课堂、家校合作及课外辅导等多方位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周清.中职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干预办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3).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70.

作者:周清 章琳 单位:福建龙岩卫生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