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助产心理学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助产心理学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析助产心理学教学

1心理情景剧结合

PBL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心理情景剧是基于心理剧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发展性心理辅导方式,通过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困扰以及对未知困难的担忧等,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内心独白等方式编写成剧本进行表演,以此表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1]。与心理剧有区别的是,心理情景剧更加注重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与普及,演员不是心理剧中求治疗的来访者,而是需要在心理情景剧中获得经历与经验的需求者,在心理教师和全体参与表演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借助舞台,学会如何应对和处理相应情景。在助产心理学教学中,笔者将临床典型案例与心理情景剧相融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以问题为学习起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PBL教学模式。

2心理情景剧的优势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质量学生对心理情景剧持肯定态度。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情景剧剧本的编写、讨论等环节,能提高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2]。学生在剧组组建、演员招募、剧情排练、现场演出及角色本身内心分享阶段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2.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助产心理学的心理情景剧剧本内容可能涉及临床助产工作中的多重护患冲突、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等,这种形式的学习与体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对已学知识的意义构建,还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小组优势进行剧情展示。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统筹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感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另外,角色互换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产妇的感受,从而培养同理心、共情能力和实践能力。2.3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助产心理学心理情景剧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护理学理论知识、较强教学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水平[3],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及临床能力,注重与学生深入探讨情景剧涉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3心理情景剧在助产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3.1心理情景剧开展的前提助产心理学作为医学心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课程,是把心理学系统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助产工作中,研究与解决产妇心理问题。但在校大学生并没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讲授与临床有关的助产心理学方面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心理学基础知识介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讲解心理学知识时,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教学内容与助产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并适当引入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依靠有限的心理辅导及讲座,还应将其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尤其是人文类课程。3.2心理情景剧的前期准备首先通过课堂上知识讲授让学生了解心理情景剧的原理、要素和过程。比如,在“心理应激”“心理护理”等章节教学中进行一到两次的心理情景剧演出,让学生体验如何宣泄和调适情绪,以及如何与患者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前期的教学中,心理情景剧内容不需要过于复杂,建议由简单到复杂,可先选择正常的妊娠、分娩、产褥相关情景,通过情景假设、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手段,让学生有所感悟。3.3心理情景剧的暖身阶段心理情景剧与心理剧最大的不同是,心理情景剧需要前期准备与剧本,教师通过公布设定场景的病例,让学生编写剧本,在学生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就主角的故事,引导学生获得成长。其他学生以观众身份,参与团体的暖身活动。3.4心理情景剧的演出阶段作为心理情景剧的主要阶段,前期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个阶段的角色表演,演出过程中,教师可借助角色扮演、角色转换等,让学生学会应对相应情景,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误区,形成新的态度或观点,以更好地应对困难并走出困境。助产心理学的心理情景剧的意义是帮助助产专业学生走出未来职业中遇到的困境,获得心理成长,故不建议涉及过多的个人问题。3.5心理情景剧的分享阶段这一阶段是结束阶段,除了要将所有学生从情景剧场景中带回现实,还要促使学生反思。整个心理情景剧演出过程中,学生通过演出或观看方式,将这个剧本与自己现实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并通过体悟他人的感受,获得一些新感受和领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分享阶段不能做任何评价与建议,只能分享自己的感受。

4讨论

将心理情景剧应用于助产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对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助产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人际沟通与心理问题的认识具有积极作用。在编写心理情景剧剧本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具体病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妇产科课程学习起到巩固作用,同时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以团队形式完成剧本编写,间接地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为情景剧排演打下基础。在心理情景剧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认知、情感、智慧的统一。心理情景剧排演过程中,扮演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学生的临场发挥可能会给扮演助产士的学生带来难题,指导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帮助学生合理应对,这将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通过心理情景剧中角色扮演,学生除了可以了解助产士的感受外,还可以体会孕产妇、家属、医生的感受等。对于心理情景剧中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冲突,指导教师要通过角色互换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各种情境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换位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斌原,林彦乔.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实践探索[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4(1):12-15.

[2]沈玮.心理情景剧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996-998.

[3]郑航.构建主义学习观对高师公修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21(4):102-105.

作者:顾垚 纪忠红 朱桐梅 张秋实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