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服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服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服务

[摘要]社会心理学是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心理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本文对城市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进行了研究,通过社会心理学了解了现居民心理的发展现状,为居民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帮助居民营造了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城市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社区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且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家庭出现的矛盾、文化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克服问题的有效措施与干预。社区心理学主要诞生在社会改革初期,在改革的过程中目标是让社会全面发展,不仅是文化、政治、经济,还有人们的心理也要进行有效的改变,人们的心理对社会来将具有巨大的意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人们的健康状况,还要注重人们的心理状态[1]。因改革时期心理指导教师比较少,因此,当人们的心理进行治疗时常用的手段是从患者心理疾病入手进行治疗,忽视了心理预防工作。

1社区心理学

1.1预防心理疾病

很多人的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在疏导的过程中可以在社区内创建社区心理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最优质的心理疏导。优质的社区心理疏导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而没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在疏导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减压的效果,因此良好的社区心理疏导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理疾病患者,预防居民患有心理疾病。社区心理疏导工作的进入将会起到预防作用[2]。通过对心理工作的研究,可以帮助居民提高心理疾病防范意识,减少患病概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居民健康心理,使居民拥有最健康的心理。

1.2尊重每位居民

人们的思想、生活、压力以及能力都具有不同性质,因此人们的心理状况也不相同。但他们之间的不同并不表示他们都具有心理疾病,在研究社会心理学中,对少数民族进行社区心理疏导时,要时刻关注少数民族群体的动向以及弱势群体,在不触碰他人尊严的同时给予最有效的帮助[3]。如身体残疾群体、妇女等,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具有最基本的尊重,并根据群体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解决并减轻少数群体承受的压力。

1.3通过社区心理服务来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以及心理状况

通过城市社会心理学的疏导可以有效地改善居民与社区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居民营造出爱的生活环境,以此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自身的综合性能力,在城市化的居住地中,居民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居民的工作压力无限扩大,因此,营造和谐及有爱的社区生活氛围对居民来将具有重要缓解作用,可以调解居民的压力以及心理负担。社区心理服务可以有效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激发出居民对工作以及生活的热情,以此来构建健康和谐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经济也有着密切的关联[4],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要想创建和谐社会,首要便要疏导人们的心理,其次是让人们认知到心理知识,最终让居民自主接受心理辅导,减轻自身承受负担,营造健康心理。

2社区心理服务

在社区中实施城市社会心理学时,应根据当下的状况来拟定实施的流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掌握最具有支撑力的材料,减少患有心理疾病的群体。根据相关调查资料的现实,在国内2016年时,沈阳创建了第一家社区心理疏导医院,并且都是一级团队,团队中包含专业的疏导组织、社区街道咨询组织、政府心理部门人员、志愿者等,他们访问的模式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并且当居民在咨询的过程中会与居民以朋友的形式进行疏导,让患者在咨询的过程中能够全心放松,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疏导,这要不仅可以提高疏导的成效,还可以减少咨询者的顾虑,进一步了解居民的心理,帮助居民解决心理问题,为营造和谐社会创造有效渠道。

3社会心理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3.1居民对社会心理服务认知上存在的误差

随着城市生活不断地变化,人们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农村生活质量逐渐倾向于城市化。很多人们对心理疏导都存在抵触心理,并在认知上也存在误差,居民认为社会心理服务是用来治疗心理疾病,有很多居民认为自己没有心理疾病,没有必要进行心理疏导。但事实上,城市社区心理疏导工作不单纯是为了解决心理疾病患者,最重要的是让人们认知到与心理相关的知识,懂得如何健康释放自己的情绪以及生活带来的压力,懂得如何有效预防心理疾病。

3.2缺少专业的社会心理服务人员

社区心理疏导人员的专业程度将会直接影响社区疏导的成效。随着城市氛围的不断恶劣,我国管理部门加大了对社区心理学疏导工作的重视,但仍然有很多著名以及专业的心理疏导人员聘请到了专业医院以及学校当中,承担社会心理疏导人员的人数较少,因此,导致许多从事社区心理服务的工作人员无法在社区中大面积地展开社区心理服务等工作。

4讨论

总而言之,城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给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心理带来的影响。而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是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实施时是先对居民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干预与有效的调解来解决居民心理问题,实施心理防范工作。在对居民进行心理预防工作时可以与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以此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模式,提升居民对社区的热爱以及居民的责任感,提高居民综合性素养,为社会营造幸福家园,推动社会小康生活快速的发展,推广我国民主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苇宜.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J].智能城市,2018,4(17):51-52.

[2]张凡迪,李岳瞳.构建沈阳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7):134-135.

[3]胡维芳.常州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社区心理学研究,2018,5(1):137-154.

[4]冉雨琴,彭美.社区心理治疗背景下心理问题矫正的途径和方法[J].心理月刊,2020,15(2):44.

作者:毛之艳 单位: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