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心理学与版画双向关联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整个世界的艺术史中,版画艺术占据着重要的艺术地位。在印刷术的支持下,版画这一艺术形式成为了大众审美认知的主要对象之一,版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气息和民族内涵的元素,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版画艺术最引人入胜的特点在于其用刀、化学制剂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的组合制版,这种丰富的材料性带给观者审美上的冲击以及其制作过程中展现出的艺术原初的“游戏性”,能让制作者与观者共同感受到版画艺术中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版画艺术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尤其在身为版画古国的中国,大众对于版画的欣赏与认知都明显不足,以至于版画的发展空间太小,逐渐与世界脱轨,而美术心理学正是一种研究在作品的角度上作者与观者的认知活动的学科,因此文章将探究美术心理学对于版画的欣赏、认知以及其他一些作用。
关键词:版画;美术心理学;游戏性;疗愈;培养
一、版画艺术的视觉审美认知
版画是世界艺术中期的产物,在整个世界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版画的内容与形式十分多样,因创作者的不同,作品内容的题材也是千差万别,形式上则更加广泛,中国古代的木版画、石刻拓印,苏联时期的黑白木刻,欧洲的铜版、石版,以及日本的浮世绘水印木刻等,还有近代才产生的丝网版、综合版,其中综合版又蕴含着近乎无数的可能性。审美认知则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20世纪之后才逐渐被世界所认知,其核心内容是对审美信息的加工活动的探究,这一活动同样会随着时代,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梁宁建先生曾写到过“图示是指人脑中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某一范畴的事物的典型特征及关系的抽象,是一种包含了客观环境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那么通过审美认知的窗口来看版画作品,又能得到什么呢?首先从东方来讲,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人们习惯于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并传达给大脑的终端处理器时会自然的对事物的形象与特征进行想象的主观处理,使之形成一种抽象而又不失特点的形象,这是中国人的“审美意象二维性”在起作用,这一审美习惯从古代的甲骨文、石刻印章、秦代石砖浮雕到近代战争时期的黑白木刻等版画元素的作品中体现的十分明朗,即便在被西方文化强力渗透的今天也同样不例外。而同在东方的日本则又有区别,日本的浮世绘水印木刻在日本艺术的早期便已存在并持续发展至今,日本的审美认知习惯是一种对于图像的平面认知、场景张力的追求、色彩的追求,以及对象征性纹样的崇拜,这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和文化息息相关。其次是西方,欧洲地区的审美认识由于文艺复兴强调“视觉的真实”的影响而偏向对世界真实的反应,早期的西欧艺术十分注重画面内容形象的真实性、质量感,从他们的铜版画与石版画便能看出来,铜版画的精细的真实,细致入微的线刻和飞尘营造的灰调表现着世界的实在真实,石版画细腻的油笔在板面上形成的丰富的层次变化所营造空间的写实还有后来的丝网版直接的复数复制都体现了这一点。不同地区的认知习惯各有差异,反映到艺术创作的领域更是如此,那么接下来就简要探讨一下审美认知习惯是如何作用于版画作品欣赏的。
二、审美认知对版画作品欣赏的作用
审美认知习惯属于美术心理学的范畴,美术心理学是心理学在艺术领域中的一种形式体现,在欣赏或创作美术作品时借助一定的美术心理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办法。通过审美认知的心理学原理来欣赏作品可以使观者对作品的把握更加清晰透彻,对作者的意图理解的更加明了,也能够掌握艺术作品的审美知识。对于版画作品欣赏尤其需要美术心理学,由于版画制作过程中的工序繁琐,作品效果独特,内容题材丰富,因此欣赏版画作品更加的需要对版画审美认知的了解以及对版画的了解。首先,美术心理学能够很好的使观者理解作者的意图。在欣赏版画作品时,第一眼所看到的就是各种造型构成与材料的元素,版画作品的美感就来源于构成与材料多样性的结合,而观者看到这些的时候往往不明白作者为何要将某种材料作用于画面的某个区域,为何要将画面构成如此布局,甚至不理解画面中出现的元素究竟是何物,材料究竟有何意义,如此一来,对于版画作品的欣赏理所当然的就落后了。如果在欣赏版画作品之前,先掌握一部分版画审美认知的知识,比如正在观看的版种的历史发展,材料本身可能象征的含义以及版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如各个版种的制作过程,一些刀法的细节或是综合版材料的拼贴方式等,这样在观看作品时就有了理论根基,欣赏视角也有迹可循,自然就会对版画的欣赏过程乐在其中了。其次,审美认知也可以从自身角度来思考。版画作品是一种直观而又不直观的视觉艺术,因此也被誉为“间接艺术”,它清楚明了的将自己摆在观者眼前却又将制作过程与原版隐藏,产生一种神秘感。于是观者在对版画作品进行欣赏时既可以通过审美认知的习惯从自身经验的角度出发,对画面中的与自身过往经历相关的材料或是画面中刀刻、针刻线条的“情绪感”来理解版画作品,同时也可以从身份置换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将自身置换于作者的角度,利用已知的版画制作过程知识对作者究竟用什么材料、材料究竟有何意义、这一形象代表了什么等等来体会版画作品的魅力,每一种感受都是一把把解读版画作品的钥匙。第三,审美认知中蕴含着社会整体的审美习惯。在当今社会潮流下,版画也同样逐渐趋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因此作品也变得比较晦涩难明,因为它不只属于个人的心理与审美层面,还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的,映射着社会整体无意识与意识形态,更多的着重表现社会层面的重点问题与当下大众心理层面的异种变化,往往带着作者从自身出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整合,因此作品就变得更加深奥,这时就需要观者通过对整个社会心理和审美习惯的思考来把握作品的核心内容,从而读懂作品,欣赏作品。上面我们谈了审美认知对于版画作品欣赏的作用,那么下面继续探究一下版画本身对于心理的反作用。
三、版画对于心理的疗愈与培养作用
美术心理学对版画作品的欣赏具有指导作用,那么版画艺术对于心理是否同样具有作用?当今世界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与物质文明的富裕,对个人心理层面的素质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当代人类的健康问题逐渐从“生理健康”逐渐转向“心理健康”方面,科学手段的研究与进步有助于解决“生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而艺术文化角度的发展才更有助于建设“心理健康”层面的完整体系,心理治疗中的艺术治疗的领域中绘画治疗是一个主干的分支,但其他的画种由于自身的美感对于绘画基础的要求难免偏高,而版画则相对易于上手,更多的是为了制作过程的体验而非最终成品,可以有效避免参与者“做不出来”“不敢做”的先入为主意识,因此对心理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对未成熟的儿童也具有很强的培养作用。版画创作具有多样性,是一种游戏般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具有缓解精神痛苦的功能。就如同甜品一样,艺术不仅可以让主体心灵感到充实,同时还可以消除心灵的消极情绪,让精神压力得以释放。版画的创作过程十分有趣,能够很容易让人投入其中,并且可取的材料丰富,自然生活中的材料基本都可以用来作画,比如植物、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等,大大增加了作品制作的趣味性,让制作者更贴近自然,更加善于发现和观察、利用。版画的制作过程也十分多样,动手能力强的制作者可以用采用刀刻,针刻,腐蚀或材料组合等等方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版面效果,在印制过程中也能够体验到其亲身接触的参与感,而动手能力较弱的制作者也不会像其他画种一般没有足够的绘画能力就无法下笔,从而导致一种“挫败感”“自卑感”,在版画创作中同样可以将自己喜爱的材料进行拼贴、拓印、揉捏、撕扯等等方法制版,版画艺术创作的这种“低门槛”,“高回报”可以极大地开拓实践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并且易上手,老少皆宜。版画的制作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培养对工作与生活的条理性与计划性;在版画创作中,条理性与计划性是创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质,从绘制草图的步骤就要开始构思制作原版的计划,用什么材料、什么技法、如何搭配,最后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等,都要预先考虑到位,在制版的过程中,每一步也都要严格把关,尽量做到一丝不苟,因为版画的制作一定是“细节决定成败”,例如石版画制版中数十道工序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几日的努力付诸于东流,因此版画的创作是非常培养计划性与条理性的。同时版画在印制的过程中也要仔细观察和体会油墨或颜料的状态,与自己压印力量的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对许多道理的领悟也会逐渐感同身受,让身心共同成长,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心,提高耐心与专注力等等,是一种全民适宜的艺术活动。
四、结语
版画传承已久,是中国艺术的基石,是世界艺术的栋梁,在国外的教育中十分重视版画的学习与培养作用,几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对版画的审美与基本知识有基本性的了解,甚至大多数人还曾亲手制作过版画,因此也习得了更有条理性的工作方式和动手能力。版画创作当中,不同的材料对对观者的心理影响各不相同,版画创作者在对版面进行实验性的设计,处理与制作和印制画面时,以一种间接参与的状态将画面中的黑白灰,疏密关系,肌理的对撞等视觉效果的把控,最终在对不可控因素的把控中实现一种“可控的不确定性”,摆脱了其他画种的欣赏习惯与制作过程,让观者更注重材料性本身的审美,也让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更强的游戏性,完整的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疗愈与培养作用。但现今的中国大众却对版画所知甚少,这是一种文化缺失,因此为了版画艺术的发展,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应当提倡人民掌握美术心理学的知识,了解版画的基础内容,学校教育也应当重视版画对于心理的疗愈与培养作用,增加民众对版画的欣赏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只知道追逐快销艺术或埋头做画闭门造车,如此才是对版画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刘文芳.描绘多彩生活,启迪儿童心智——儿童画生活题材的选择与表现[J].美术大观,2009年版.
[3][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李熙锦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