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心理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心理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心理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

[摘要]目的:探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传统讲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待授课结束后,将两班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理论知识考核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客观题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题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在教学效果评价中,实验组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医学心理学课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情景模拟;医学心理学;人文素养

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人文核心课程之一,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需要而建立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的产物。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对于培养高素质、具有人文精神的医疗卫生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单纯追求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对医疗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医学心理学课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暴露出问题,学生们在授课结束后,面对与病人沟通、医患关系等问题时仍然束手无策。为了扭转当前医学心理学课的教学现状,提高我校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笔者在本课程某些章节中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选取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3班101人为实验组,4—6班103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由同一位教师按照相同的教材、学时和教学内容进行授课。两组学生在年龄、学习态度、通识课和医学基础课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1.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传统讲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详情如下。实验组方法:(1)坚持以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精选课程中重要的、核心的且与临床现实紧密相关的医学人文内容列入情景模拟教学内容体系中。分别筛选出“病人心理”、“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这三章内容共8学时为情景模拟教学内容。(2)导入案例。在亲临临床观察与调查之后,精选出较贴近临床实际的经典案例导入课堂。如导入“由于医患沟通不良引发医疗纠纷”的案例。(3)情景模拟。教师根据导入的案例,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在课堂上先将理论内容讲授给学生们,接着根据案例内容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临床场景。每个场景抽选出几名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等角色。各小组成员经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后,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案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模拟表演并给予合理解决。(4)总结与考核评价。模拟训练结束后,由其他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照组授课采用课堂传统讲授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录,并进行复习。2.观察指标。(1)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由课题组围绕“病人心理”、“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三章内容自编理论知识问卷并发放考核,满分100分(客观题40分,主观题60分)。(2)教学效果评价表:在参照相关问卷及本研究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教学效果评价表,共18道题目,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维度组成。采用5点等级进行评价。经信度检验,问卷的α系数为0.845。3.统计方法。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实行双录入),应用SPSS18.0软件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8学时的情景模拟授课任务结束后一周,对两组学生采用同一试卷进行闭卷测试,两组成绩比较如下(见表1)。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客观题得分无差异(P>0.05),主观题得分和总成绩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二)教学效果评价。待本课程结束后,向两组学生发放自编教学效果评价表204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98.04%。两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如下(见表2)。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三、讨论

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界一直呼吁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其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比重,提升其在培养医学人才中的地位[1]。而医学心理学课肩负着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其教学效果则关乎着医学人文教学的质量。情景模拟教学法,即改变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与案例联合,设置特定场景,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其中[2]。本研究的案例情境均来源于临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经过适当的改编,目的是增加可操作性和真实感。由表1可知:首先,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授课质量优于传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得医学心理学的课堂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去主动学习,使得实验组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顺利地实现了知识建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和牢固。其次,实验组主观题成绩优于对照组。主观题主要用来测查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情景模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角色扮演,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组学生经过一起对案例的探究、分析和讨论,根据各自角色需要将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于角色扮演中,并能选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解决案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由于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在教师的现场引导下更加积极有效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进一步开拓了思路,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表2可知,实验组学生在三个维度的教学效果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在知识目标方面,由于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交叉学科,具有解决医学和心理学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因此本研究知识目标考查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方面。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将医院的真实工作场景再现于课堂中,实验组学生认真研究每一个角色,通过对临床案例中疾病的发病机制、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就诊环境等进行充分的理解后,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完美的整合、渗透到医疗实践的每一细节中,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临床问题。因此,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更能深刻领会到人文知识在临床应用的精髓,会更加重视心理学知识。在能力目标方面,实验组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医患纠纷处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及人文关怀等能力均优于对照组。通过几次情景模拟后,实验组学生掌握了共情技术,能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出适宜的干预目标,选择正确的沟通形式和沟通技巧,并能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为患者提供服务,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在情感目标方面,情景模拟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尊重、理解、信任及成就感,促进学生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心智机能发展。相较而言,传统教学法满堂灌的教学思想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照组学生对其教学效果评价略低。总之,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医学心理学课教学效果且实操性很强的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重医学轻人文的局面,改变了医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提升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情景模拟中,学生能亲身感受到医疗实践对人文知识的渴望,从而能自觉地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这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杜治政.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文医学教学[J],医学与哲学,2015,36(6A):1-5.

[2]张熠.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心理月刊,2018(12):29-30.

作者:赫英娟 张海龙 马子媛 张春军 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