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理学下的审计客体心理状况与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理学下的审计客体心理状况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心理学下的审计客体心理状况与对策

摘要:在审计工作中,不但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更离不开对审计心理学的探讨和研究。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就需要做好审计关系。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主体需要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才能与审计客体进行高效率的交流,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化解冲突和主动创造较好的人际关系。本文从审计心理学产生的原因、审计客体的心理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如何解决审计客体心理障碍的方法,旨在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心理学;审计客体;对策 

审计心理学是指将审计学和心理学融合在一起,进而探讨审计客体人员的心理状况,在审计活动中,审计的主要交流是人员和组织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能够使审计心理学直接对审计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探讨。然而,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审计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应该对审计心理学的发展高度重视。研究审计心理学可以掌握审计客体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转变审计客体的态度,从而有效提高审计质量。

1对审计客体心理状况的研究的综述

审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但是研究审计心理学的意义重大。关于审计客体心理状况的研究文献比较少,陈沛然于2011年在《基于心理学的审计客体态度转变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审计客体可能因对审计工作缺乏正确认知而产生阻抗态度、恐惧态度等,会对审计产生掩饰、侥幸的心理,并且对于审计主体不信任,存在一定程度的防范心理和对抗心理,对于审计工作存在应付和伪善的态度。林茂超于2016年在《心理学视角下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会对审计工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加强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增强对审计客体心理活动的研判而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审计客体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躲避责任和推卸心理、侥幸和逃避心理、防范和从众心理以及借助和比价心理等。

2审计客体产生心理状况的原因

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审计客体的心理状态可能处于冲突状态,其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审计部门执行监督职能的作用。平常的经济活动和审计的监视不冲突,并且两者是统一的。无论是政府人员还是经济组织都需要通过体检来预防疾病。其次,审计人员对推理和判断事情的思维方法是错误的。一部分的审计客体由于自己存在侥幸心理或出现逆反现象,从而对事物的推理和判断出现了不正确的思维方法,通常采用蒙混过关或出现抵抗不合作的行为。最后,审计主体的工作和业务能力不高。由于审计主体自身对审计工作的方法单一且直接,给客体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进而对审计工作的进展造成不顺,很难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3审计客体心理情况的分析

在心理学的视角下,对审计工作的成果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审计客体的心理状况。为了提高审计效果,要对审计客体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判断。然而,审计客体的心理状况存在多样性,主要包含:

3.1逃避责任和推卸的心理

随着审计工作的逐渐深入,收获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成果。但部分审计单位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因为自身利益,选用逃避责任的方法。由于这一目的,使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将逃避责任的行为运用到工作中。尤其当履行审计项目的时间较长和供应的材料较多时,无论是被审计的工作人员还是审计工作者,都会对此产生抵触,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3.2侥幸心理

审计客体对自己违反纪律的行为很清楚,但常常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审计主体的人少、时间不富裕,不会查出大问题,因而不会主动阐述问题,在叙述经济活动时闪烁其词,用尽心思想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从而避免受到惩罚。因此,在审计工作中,必须意识到这种心理状态是影响审计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3.3借助和比较报酬的心理

一般情况下,当审计工作者在横向对比自己和他人以及纵向对比自己现在和以前的情况时,如果确保自己得到的报酬是合理的,便会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旦发现如今所得不及以前,则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公平。

3.4防范心理

审计主体的工作内容是对审计客体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核。因此,被审计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会对审计主体的工作人员产生距离感。而审计客体会认为他们与审计主体是不同的工作单位且是相互对立的,导致审计主体与客体始终保持距离。

3.5掩饰心理

审计客体通常比较明确自己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性质,并且尽可能为自己找理由,提供无用的资料,试图蒙混过关,以便逃避法律责任。3.6光环效应产生的心理当审计客体对主体形成不好的印象时,会主观推断审计主体是在故意找麻烦,因而审计客体会在工作中出现工作拖拉或妨碍正常工作等行为。

4心理学视角下审计客体的心理对策

分析审计客体的心理情况时,可以看出对审计结果有着重要因素的是客体的心理情况和心理状态。为了提高审计效率,我们需要从审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审计客体进行心理指导,促进审计客体人员态度的转变,进而使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保持合作关系,理智对待自身的问题。

4.1维持合作态度,理智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

要想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审计客体应该谦虚地接纳审计主体提出的方法,从各方面研究已经存在和潜在的问题,主动找出解决方法,预防出现严重的错误,同时也能避免较大的经济损失。但对于存在的严重问题,应该如实说明,防止自己一错再错。审计工作的实质是让审计主体和客体形成互动。因此,审计双方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进行辅助,使两者保持良好交流,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审计工作的提升。

4.2擅长运用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两者第一次接触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入为主”。虽然第一印象不一定是正确的,却是根深蒂固的,并且对双方的交流和沟通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审计主体的工作者,应该注重仪表,在交流中采用幽默的语言,拉近和审计客体的距离,便于为接下来审计工作的沟通奠定较好的基础,以实现审计工作的高质量目标。

4.3自我约束和较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消除审计客体的心理障碍

审计主体的自我约束和较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消除审计客体的心理障碍。审计主体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较好的沟通能力。故而,审计主体需要保持冷静,维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从双方的共同点考虑问题,相互合作,努力改善审计工作的效率。4.4观察审计客体态度的变化,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审计主体需要擅于观察审计客体的表情,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通过观察审计客体的表情分析其心理状态,从而掌握审计客体的态度。并且,针对审计客体的态度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审计客体感受到审计主体的真诚,主动配合审计主体的工作。

5结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只要有审计人员的活动就一定会有心理活动。通过研究审计客体的心理状况,可以认识到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在审计工作人员中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审计客体心理活动的重要性,才能了解审计实践活动成败的原因,才能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从而缓和审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冲突,为提高企业的审计工作效率找到理论支撑,奠定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沛然.CPA审计视野下审计客体态度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4(1).

[2]林茂超.心理学视角下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2).

[3]高伟明.审计客体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4]班景刚,史晓燕.审计心理学研究[J].商,2015(10).

[5]陈沛然.基于心理学的审计客体态度转变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1(12).

[6]林忠华.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主要知识与能力[J].中国审计,2013(6).

[7]丁美月,丁心镜.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中的心理冲突与调试[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3).

作者:陆宣屹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