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转系适应论文:转系生适应状况与影响因素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转系适应论文:转系生适应状况与影响因素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转系适应论文:转系生适应状况与影响因素探究

本文作者:付丽、杜佳萱、李希琳、周素雅、蔺秀云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原专业和现专业的专业跨度大小不同,转系生需要做出的调整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学科跨度对转系生的专业适应性有相当大的影响。另外,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对其人际关系密切程度及质量的一种认知评价,是人们适应各种人际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反应了个体经历被爱、有价值感和他人所需要的一种信息,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转系作为重大生活决策,学生在做出决定的过程中往往会向周围人寻求信息与支持,在转系后遇到困难时也会向周围人寻求帮助,重拾信心。因此,本研究认为转系决策支持度对于转系生的适应情况也有所影响。

对象与方法

被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师范大学本科2008、2009级转系生共计102名,其中男生33人,女生69人,调查专业涵盖化学、金融学、教育学等19个专业大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转系生最多,各有29人,法学与资源工程科学两个专业转系生最少,分别有2人。

测量工具。专业适应性量表。采用唐文清编制的专业适应性量表(Universitystudentsadaptabilityquestion-naire,USAQ)[3],该量表共有38个题项,分为专业承诺、专业学习动力、专业学习行为、专业应对和专业自我效能五个维度,采用从1“完全不适应”到4“完全适应”的四点评分方式。

班级归属感量表。来自学校归属感量表(Psy-chologicalSenseofSchoolMembershipScale-Chineserevised,PSSM-CR)[4],该量表共有18个题项,采用从1“非常不同意”到4“非常同意”四点评分。

归因量表。采用中文修订版Lefoout多维度一一多归因因果量表(theMultidimensional-Multiat-tributionalCausalityScale,MMCS)[7],共有48个题项,采用1“非常不同意”到4“非常同意”四点评分方式,包括能力、努力、情境与运气四个维度,其中能力和努力属于内控性维度,情境与运气属于外控性维度。总分为内控性总得分减去外控性总得分,分数越高,内控性越高。

转系动机。采用自编问卷,共计8个题项,分别考察个人兴趣、专业热门、就业前景、家长动员、一时冲动、学科成绩/教师水平和其他因素八个方面的动机水平和总动机水平。采用0“没有动机”到10“动机非常强烈”的十一点计分。

决策支持度与专业跨度。采用自编问卷,决策支持度包括来自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的支持度和总支持度5项题目。专业跨度为一个题项,从1“跨度非常小”到4“跨度非常大”四点评分。

结果

转系生整体适应状况及各因素描述性结果。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转系生的专业适应性分数整体上分布较为集中,大多分布在平均数115.25左右,4点量表平均每题得分3.03,处于较为积极的情况,分数围绕平均值左右浮动,27百分位点下的有28人,73百分位点以上的有30人。转系生班级归属感分数分布也比较集中,分数集中在51左右,4点量表平均每题得分3.64,处于稍偏积极状态,27百分位点下的有26人,73百分位点以上的有25人。

转系生适应情况差异性分析。根据数据特征,选出归因方式和转系动机的27百分位点和73百分位点,通过t检验分析内、外归因方式,高、低动机在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上的差异;同时,将决策支持度1、2划分为低支持度,得分为4、5的划分为高支持度;专业跨度得分为1、2的划分为跨度小,得分为3、4的划分为跨度大,然后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内、外归因方式在专业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t(1)=2.34,P<0.05,内归因同学专业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外归因同学;在班级归属感上,存在显著差异,t(1)=2.08,P<0.05,内归因同学班级归属感得分更高;决策支持度为支持与反对的在专业适应性上存在显著差异,t(1)=3.13,P<0.05,支持的得分专业适应性得分更高;而转系动机的高、低和专业跨度在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上均无显著差异,决策支持度为支持和反对的在班级归属感上也没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2。

转系生适应状况相关分析。将主、客观因素同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结果见表3。

转系生适应状况回归分析。根据相关分析所得结果,将影响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归因方式和转系动机中的一时冲动、个人兴趣都对专业适应性有一定的预测。校正后决定系数R2=0.276。归因方式和转系动机-一时冲动对班级归属感有显著预测作用。校正后决定系数为R2=0.342。

讨论

首先,与前人研究一致,转系生的整体适应情况良好[1,2]。研究结果显示,转系生的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分数整体较高,表明转系生适应情况普遍良好。通过对转系生适应情况的差异性分析发现,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归因的个体在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上得分都显著高于外归因的个体,表明其能够更好地适应转系后的环境;转系决策得到支持的转系生,在转系后的专业适应性显著高于没有得到支持的转系生。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归因方式、转系动机中的个人兴趣、一时冲动两个维度能够很好的预测转系后的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维纳的归因理论表明,内归因者更易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崔岳[2]也有研究发现:88.2%的转系生认同在与现专业同学交往中,个人的能力、性格、努力很重要。因此,研究者认为,当转系生倾向于将在新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归因为个人努力、能力等内在可控因素时,能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同时,在转系动机方面,差异性分析表明,转系动机总得分高低,并未对转系生适应情况有显著影响,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在调查中,不同维度的动机水平对转系生适应性影响差异较大。进一步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兴趣”对转系生适应性有正向预测能力;但“一时冲动”则与转系生的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呈高度负相关。之前的研究者认为,兴趣、好奇心、自我实现、自尊心等心理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推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具有较大的动力,维持时间也较长[8]。因而,当转系生以个人兴趣为主要动机时,对其适应转系后新环境具有积极作用。而以“一时冲动”为转系动机的同学,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转系后出现的学习上和生活中的障碍,在转系后更容易出现适应性问题。另外,研究者发现,在转系时得到他人支持的转系生,在新专业的适应情况要优于没有得到支持的转系生。研究者分析认为,在转系生做出转系决定时,他人站在客观立场上能够一定程度的预测转系生在新专业的适应状况,并且,在转系后,他人的支持能够为转系生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帮助转系生更好的实现专业过度。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与研究者假设不同,专业跨度的大小对转系生适应性并不存在预测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发现,相比于客观因素,以归因方式、转系动机为代表的主观因素对转系生的适应性更具有预测效果。这很可能是由于,即便从客观上来看,转系跨度有大有小,他人支持态度不一,但一旦进入新的环境,转系生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因而其关注点集中在新的学习和生活,而非原专业对现在的影响。只要转系生能够从主观上积极接纳新专业,合理认识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不管在新专业的学习方面还是新班集体融入方面,将都能够实现良好适应。与此同时,对于客观因素,比如本研究中的转系决策支持度,是否会通过影响主观因素来影响转系生的适应性,或者是否存在其他客观因素来影响和预测转系生的适应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