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高校管理中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因素

(一)学生压力较大

学生所受到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学校课业,还来自自身家庭。由于现阶段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学生的期待会让其产生压力。加上教育方式上的娇惯,学生可能出现孤僻、自私之类的不健全性格,当与他人相处时难免产生矛盾。因此学生可能形成人际关系上的压力。同时,部分贫困学生可能存在自卑心理,与外界交流表现出明显的不自信,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教育心理学应重视学生心理层面的指导,帮助其逐渐实现与室友、班级同学以及在校同学之间的合理交流,让其心理逐渐开放。教育心理学认为应帮助学生学习到与人相处的原则,让其心理上处于健康状态。在和谐与同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的矛盾将大幅减少,管理效果相对更佳。

(二)网络影响

据调查,目前高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拥有个人电脑,且学校为了教学需要会为学生配备网络。在这一条件下,学生难免会受到网络诱惑,一旦自制能力较差极易产生网瘾。据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多数犯罪来自于网络成瘾者,这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久之性格将逐渐孤僻,过度依赖网络。当网瘾无法自拔,学生心理上会逐渐产生隔离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易出现沮丧、悲观情绪,继而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针对这类型现象,通过心理调节方式让大学生逐渐掌握到正确利用网络的方法,从网瘾中解脱,摆脱思维混乱、生物钟失调现状,将网络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一)完善教育目标,审视工作缺陷

高效的学生管理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灌输,还包含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学生培养成更容易被社会接受的人才。教育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各项道德思想观念的形成在不同子要素的发展上是处于不平衡模式的,例如情志、意识、行为等方面,其发展并不会呈均衡性。高校应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认识到学生管理中的德育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个将道德政治知识向行为指导转变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让高校学生将其形成行为习惯。传统教育多以学生成绩为目标,实际上这类型目标并不能判定学生是否真正运用了道德标准;换言之,传统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工作将判断学生是否具有某一道德品质的标准制定为了查看其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不是查看其行为是否同样运用了这一道德知识。因此,高校管理应注重情感意志的培养,并结合道德素质在行为上的表现作为目标,只有这样教育的作用才能够真正体现。

(二)重视辅导员作用,建立高素质管理团队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辅导员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优秀的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推动力量。在教育心理学中,辅导员相对其它任课教师而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其行为以及思想同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学生管理方面,辅导员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应认识到这一点,利用好辅导员这一角色,实现对学生的高效管理。高校需根据自身办学水平以及学生需求,建立起一支高素质辅导员队伍。首先要让其了解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掌握自身工作内容;之后通过实践体会到成就感,明确自身职责。同时高校应定期充实辅导员知识储备,保障其教学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学生管理在能够真正将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将在校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用于指导日常行为,也为素质教育与人文关怀提供了良好基础。

(三)重视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心理

人文教育是教育心理学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现代化社会各行各业都开始运用的工作模式。在人文关怀教育中,管理将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层面,例如当学生中出现矛盾时,管理者首先要做的不是责罚,而是了解其矛盾点与矛盾产生原因,合理调节,避免学生出现表面上解决矛盾,私下将矛盾激化的现象。另外,高校管理者还应关注学生生活,对于生活条件困难的学生主动提出助学金政策,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让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层级关系逐渐转化为朋友关系。

三、结束语

在时展下,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高效的管理理念。教育心理学运用了心理学原理,将沟通交流、理解等因素放进了日常管理中,让管理更具人性化。在此条件下,学生对管理的接受程度将更深,从而更容易达到管理效果。高校相关人员应重视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实践,在不断探索下充分利用这一管理科学,从各方面加强与学生的心理交流,提升高校管理有效性。

作者:代成书 单位: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