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理健康方向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理健康方向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心理健康方向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

[摘要]根据心理健康方向模块课《人格心理学》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和优化的几点做法: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练习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改革课程评价,强化过程评价,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

在当代心理学体系中,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从整体上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它充分关注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间的差异,在解释社会行为时,重在探讨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因为它能系统深入地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丰富内涵,所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学习人格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体的自我修养,完善个人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广泛应用到未来工作,如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测评与选拔等。河南科技学院教育学专业在第6学期,将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方向的模块课开设,其实际的教学组织和开展过程,更要突显人格心理学的丰富内涵,强化其服务于实际生活的应用性。而围绕这学以致用的应用性的教学目标,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如何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掌握和应用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本文试图进行初步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当前教育学模块课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还聚焦在六大人格学派理论知识,缺乏一些应用内容,致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应用人格心理学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测评等领域的技能。在课程教授方面,教师过分强调了人格理论的重要性,注重人格理论的学习而轻视或者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此外,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人格理论及应用为主,缺少对中国人格理论及应用探讨,这势必使教育学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停留在理论阶段,停留在国外阶段。为此,笔者做了以下优化:(一)教材选择及其内容处理。笔者指定的教材是叶亦乾编著的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的《人格心理学》。此教材编写采用的是“大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结构体系,系统论述了各大学派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新的科研成果阐述了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各种因素复杂的交互作用;介绍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以及40种人格测量问卷和投射测验。指定一本教材是让学生对当前人格心理学的全貌有个整体认识,但也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参考书。教育学专业模块课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方向)周学时3,笔者主讲绪论和本论。在讲授本论时,为更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试着引导学生找到每一人格理论代表人物的对人格“3D”———人格表现、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的认识。(二)设置专论内容。为更好地促进人格心理学的应用,笔者还特别重视加强以下专论的引导:(1)人格与生活———这部分主要包括人格与幸福、人格与人际关系、健康人格与职业发展等;(2)人格培养也称人格塑造,包括人格的形成、人格发展和人格改变的方法等;(3)人格的评估,这部分主要包括人格评估方法、人格评估量表的使用等。并将以上三部分作为几个独立的章节,布置给学生让其自主学习,以学生小组讨论、大组分享、教师答疑解惑的方式进行学习。(三)拓展其他辅助资料。增加一些视频资料,为课程锦上添花,如中央教育电视台的“师说”节目之妙用性格(性格关系学学者张勤老师运用独特的“红、黄、蓝、绿”四色性格分类法,分析每种性格的利弊得失,明确每种性格的局限和提升空间,引导学生妙用性格,获得幸福完美的生活)、山西卫视的“老梁故事会”中有关焦虑症、强迫症、对中国人不同区域的人的人格分析、北京卫视养生堂有关性格和健康的等等。利用课堂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介绍和播放,开拓学生视野。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上,对教育学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的教学主要是课堂讲授。虽然老师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并不高。首先,人格心理学课程本身理论性很强,教育学专业学生未学习心理学史,直接学习人格心理学就更显抽象和枯燥。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吸纳知识,而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以传统填鸭式传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让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服务于心理健康的实践。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练习法。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前五分钟值日活动,让学生进行课程的应用性练习。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格心理学案例、实验、小游戏等或也可用人格心理学视角解读当下生活。每堂课正式上课前由1名学生做课前五分钟值日,与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再做简短的总结或点评。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胆量,也使学生间相互交流了知识,增加了知识储备,更使教师了解了学生所思所想,实现了教学相长。(二)讨论法。针对人格心理学本论部分相对容易理解的内容,如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和部分开放性的专论内容,如人格与幸福、人格的形成与塑造、人格障碍与矫正等,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具体做法为:5-6个学生一组,学生课前看书,然后小组讨论、分工查资料、备课、做PPT,然后安排课时请一个或两个小组推荐成员来主讲,在主讲讲完后,请组内或组外的同学进行补充发言。接着还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从人格心理学视角进行思考,畅所欲言。此种做法,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加其压力,促进其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课程之后教师布置书面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重难点进行整理,最好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层次性勾勒,方便以后的学习使用,如此,有利于巩固知识,增强记忆,提高效果。(三)实验法。人格心理学中有一些经典的测验如16PF、EPQ等,组织学生去实验室上课。做完测验后,同桌之间互相解读,教师再点评,并启发学生就课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增加了课程兴趣。(四)实习作业法。为使课程内容走向生活,笔者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对家人和朋友人格进行分析、评估,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职业生涯辅导、企业人才测评等此为做。这些实践活动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此为学,总之是学以致用。为真正让学生做起来,笔者定期让学生在课堂汇报实际做的情况。

三、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考核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运用能力的考察,使用单一的书面考试方式,为突显课程的应用性,在课程评价上,笔者采用了多维度的方式,即期末成绩只占据总成绩30%的比重,而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分别提升为30%和40%。将学生的如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平时表现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将学生在组内合作程度和组内活动完成的贡献率等方面确定学生的其中成绩。具体做法类似于上文中的讨论式教学法,也就是先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然后由教师敲定小组讨论主题,也可以由学生组内商定主题,接下来,学生组内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每组推荐出代表在课堂汇报;最后教师和同学共同评议。期末考试采用小论文形式。教师结合课程大纲和当下社会热点,给出小论文的题目。接着需要学生去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尽可能使用学术语言,观点明确、论证有力、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上也要严格参考毕业论文规范要求。以上是笔者对课程的初步实践及探讨,目前效果不错。笔者相信,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在师生共同的积极思索、不懈探索实践下,最终能够使人格心理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叶亦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3.

[2][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3][美]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第七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1.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

[5]魏昌武.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1):317-318.

[6]王争艳,柳芳.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增刊):7-9.

[7]郭永玉,张钊.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初探[J].心理科学进展,2007(2):267-274.

[8]尹慧.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人格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128-129.

[9]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8-82.

[10]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100.

作者:李亚玲 单位:深圳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