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摘要:由于技工院校可以免试入学,其中一部分新生长久以来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综合素质较差;还有一部分新生由于中考失利,不得不到技校学习,自卑、消极,认为人生缺少希望。如何转变新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积极心理学在新生班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索,旨在为更好地提高班级凝聚力和班级建设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新生班;班级管理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首都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等国家级、省部级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切实培养出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为了能够培养出合格人才,技工院校不断探索各类新型教学方法,但是制约这些教学方法有效运用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即技工院校的生源素质。众所周知,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大多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在成长经历中一直顶着“坏学生”的大帽子,无目标、无纪律、行为散漫、自暴自弃,看待问题缺少正能量。这些问题无疑会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制约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那么,如何使这种消极、自卑的心理得到有效转化,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信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便成为了一项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带技工院校机电专业16级新入学中级工班为研究对象,初探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能够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保证新生班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稳定开展,笔者学院学工部门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组织学生完成《新生调查问卷》、“心理学测试”等方法对其开展摸底调查工作。调查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新生的成长、生活环境及当时的心理状况。如北京心奇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笔者所带班级学生人格因素情况测试结果,该项测试结果用“0~10”的数字表示。通过观察图中数据,不难发现“忧虑性”“紧张性”为得分最高的两种人格因素。忧虑性得分较高的人通常会沮丧悲观,时常有患得患失之感,自觉不如人,也缺乏与人接近的勇气;紧张性得分较高的人通常缺乏耐心,经常心神不定,时而过度兴奋,时而倍感疲惫,对人对事缺乏信念。人格在人的某一时期是长期稳定的,是人的一种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过程中,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笔者所带班级学生人格因素的班级平均数反映出了班级学生的一种整体性的心理状态,即焦虑、自卑、消极。此外,该班学生在新生军训过程中出现训练意志严重动摇者9人,占比超过班级总人数的20%。因此,必须要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方法使得这样一群做事积极性差、自卑、消极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融入班集体,使得班级各项工作有序、稳定开展,流失率得到有效控制。笔者通过反复实践,发现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对于该班学生的管理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法

通过积极心理学指导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要充分注意到每个个体的特殊性,注意挖掘他们的潜能,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班集体的生长点。实践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将积极心理学引入班级管理,使学生逐渐学会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激发出学生自我提升的动机和愿望。

1.运用语言艺术,拉近师生距离

现实生活中,由于技工院校生源的特殊性,很多自高等院校毕业的班主任教师无法理解和接受他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认为他们是一群头脑不好,或者素质不高,或者人品不好的学生,经常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很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管理方式亦是极为简单粗暴,有些是难以入耳的批评和谩骂,有些是放任自流的不予理睬,有些则是拳打脚踢。长此以往,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深深的沟壑,难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交流,班级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厌学情绪逐渐加重。一切信任产生的前提是被爱与被尊重。只有班主任老师能够真正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学生才有可能乐于按照班主任期望的方向去发展、去转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积极心理学要求班主任能够通过一种自然隐性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接受自己,对自己产生信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改变。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积极班风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根据地,根据地的环境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教室布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即有一种温馨快乐的感觉,并能够通过环境的积极暗示作用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安全意识、提升专业兴趣。虽然班级文化建设有诸多好处,但是这项任务的落实也让许多教师颇为为难,一方面是班级文化建设布置何种内容既能实现教育意义又能让学生喜欢,另一方面是如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教室布置这个小工程激发出对班级的热情,增强班级凝聚力。笔者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文化墙”“手抄报”“许愿吊棚”“旌旗”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其中,班级吊棚是用一只只学生写好入学愿望后亲手叠成的许愿小纸鹤穿线吊在顶棚上布置而成,教室中布满了学生的梦想;旌旗上是一幅幅充满机电元素的卡通画,专业又不死板。由于教室布置元素和学生兴趣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参与到教室建设上来,整个教室布置实现了既定的专业、素养、安全、文化目标,又促进了班级团结,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建设。

3.积极开展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

新生班的人际关系普遍以军训寝室为单位或者以家庭所在区县为单位展开。由于各个小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不够熟悉,不同群体成员经常会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大动干戈。这种人际关系结构对于班级凝聚力的建设显然是一种障碍。因此,开学之初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调整这种新生人际关系,让学生能够充分接触,逐渐熟悉,拧成一股绳。笔者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做;另一方面,组织一些趣味素质拓展游戏或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培养起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两种方式相结合构建新的班级人际关系,提高学生互相认识、了解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班级凝聚力。

4.挖掘学生特长,增加期望值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教育是发掘和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这些品质。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水平较为落后,在班级中往往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缺点较多而备受冷落,对自己缺乏自信,对人生缺乏理想,厌学情绪相对较重。针对这样一群学生,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观察,留心学生的一言一行,挖掘他们的优点、特长,激发出他们内心的自豪感和表现欲。每一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闪光点”,关键在于班主任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否能够以赏识的态度看待他们,是否能够让您的鼓励如涓涓细流般流入这些后进生的心田,激起他们积极进取的斗志和愿望。

三、小结

每个人对新的环境都抱有新的理想和期待。班主任应该注意把握新生这一想法并有效转化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实践结果表明,本班学生自新生入学至今流失率为0%,出现明显厌学学生人数为0,班集体在运动会及拔河比赛等集体项目中均拔得同年级班级头筹。班级凝聚力强,学生逐渐开始热爱自己的专业,注意综合素养提升,并能进行一些发明创造。可见,该方法在新生班班级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小萍,叶存红.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谢华.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姜海洋 单位: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