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心理学的地下展览空间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心理学的地下展览空间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心理学的地下展览空间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地下空间得到长足发展,地下展览建筑作为地下空间的重要类型,对地下空间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长久以来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偏见,导致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心理抗拒,影响观众在地下展览空间中的参展效果。因此本文首先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观众在地下展览空间中的心理影响因素,继而提出基于环境心理的地下展览空间心理环境营造策略,从而提升地下展览空间的接受性与可达性,为观众在地下空间中营造一个令人满意的参展环境。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地下展览空间;心理环境营造

一、地下展览空间及环境心理学概述

(一)地下展览空间概念界定

地下建筑是利用地球表面以下的部分经人工进行开发、利用、建造的供人们生产、活动、工作的建筑物。地下展览空间在分类上属于地下建筑的文化娱乐空间,地下展览空间功能与地上展览空间并无本质区别,展览空间是文化、产品、思想交流的场所空间,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空间,供人们参观、交流和学习。但地下展览空间由于其空间位置的特殊性,人在地下环境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展品的展示展出以及观众的参展效果。

(二)环境心理学理论解析

环境心理学隶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其研究重点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人的行为影响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影响人的行为。行为是人需求的外在表现,在地下展览空间设计中,可以借助环境心理学分析参观者的行为需求,从而通过设计改善地下展览空间环境,引导参观者在地下展览空间中的行为。

二、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地下展览空间心理环境设计策略

(一)明确的空间定向

地下展览空间不同于一般的展览空间,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参观者离开自己熟悉的地面环境,会产生一种恐慌感,从而影响参观者在地下展览空间中的参观效果。想要参观者在地下展览空间中获得良好的参观效果,就要建立明确的空间定向系统,有了明确的定向系统,参观者对其所处环境情况和行为结果有了把控,自然而然就会放心的进行参观。在地下展览空间中,可以通过对指示标志、光线等元素综合运用,加强参观者在地下展览空间中位置感、方向感和距离感,从而形成在地下展览空间中的空间定向系统。

(二)积极的空间感知

人在一个空间中会根据该空间中的环境属性获得心理和行为上空间感知,把握正面的环境属性,对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下空间大部分空间处于地表以下,少窗甚至无窗的建筑内部环境缺少像地面环境那样丰富的自然环境,导致大众形成地下空间单调乏味的空间感知。在地下展览空间,单调乏味的空间会使参观者过早的产生参观疲劳,从而影响参观效果。要想改变地下展览空间中单调乏味的空间感知,设计者就要通过丰富地下展览空间的设计,唤醒参观者的积极情感反应,引导参观者在地下展览空间中的参观行为,从而促使参观者获得良好的主观体验并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

三、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地下展览空间心理环境设计方法

(一)空间氛围把控

1.入口空间

地下展览建筑主体部分在地表以下,地下展览空间的入口是参观者进入地下展览空间的第一个空间,决定了参观者对地下展览空间的第一感受,人总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因此地下展览空间的入口设计的好坏与否,对于地下展览空间的整体感受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入口空间作为整个地下展览空间的先导空间,起到引导参观者进入地下展览空间,缓冲参观者由地上空间进入地下空间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入口空间的导识性和缓冲性。巧妙的运用地下展览空间在地面上的部分,对参观者进入地下展览空间进行提示和引导。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扩建设计中,设计师贝聿铭为了尊重场地中原有的建筑,将博物馆扩建的主体部分埋入了地下,仅在地面部分设计了扩建部分的主入口。地面部分的主入口采用了玻璃金字塔造型,不仅很好的保护了原有的历史建筑,而且很好的突出了扩建部分的主入口。入口缓冲设计,就是把地下空间地上化,弱化地下展览空间的感知,使参观者不知不觉的进入地下展览空间中。如果参观者直接进入地下,会造成视觉上会造成昏暗感,心理上会造成恐慌感。安藤忠雄非常善于光线的运用,他将地中美术馆的入口设置成一个长长的甬道,参观者需要通过长长的甬道才能到达主体部分,安藤忠雄通过甬道中的光线变化,逐渐缓冲了参观者进入地下展览空间中的感知。

2.中庭空间

参观者在地下展览空间的参观中如果长时间缺乏与外界的接触,不仅会造成生理上的不适感,而且还会使参观者迷失方向感,从而加快在地下展览空间中的参观疲劳。中庭空间作为地下展览建筑中的公共活动空间,一定程度上起到休息缓冲的作用,在中庭空间的设计中,引入自然光线,使内外空间链接,为参观者提供地上地下空间视线上的对话,可以解决地下展览空间中的封闭性问题,实现人与外部环境的连接,参观者通过空间定向能明确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安阳殷墟博物馆是对殷商文明的展示,因为遗址范围较大,为了较好的组织观览路线,博物馆的位置选在了遗址的中心区域,为了不影响遗址周围的自然风貌,博物馆的主体部分放在了地下。在博物馆的中心部分设置了下沉式的中庭水院,引入了自然的光线、水体和空气,很好的打破了地下博物馆的封闭感。

3.展示空间

展示空间是地下展览空间中展品陈列展示的空间,也是参观者参观活动的主要空间,展示空间的设计不仅会影响展品的展览效果,还会影响参观者的观赏效果。由安藤忠雄设计的直岛地中美术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充分结合了展示作品的特点,分别为不同的展品设置了不同的展室,很好的突出了作品的魅力,使参观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展品上而忽略展室的封闭。

(二)空间序列组织

前面已经论述了地下各展览空间的设计,但是一个好的展览空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个空间的设计,而应该通过空间序列组织,对整个地下展览空间整体把控,整体设计。在地下展览空间中,伴随参观运动的发生,参观者在地下展览空间中获得一系列的空间感知,通过空间感知形成对地下展览空间的整体认知,从而影响参观者情感方面的变化,因此可以将地下展览空间序列分为“起始——过渡——高潮——过渡——结束”等几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成的地下展览空间序列。

1.空间序列轴线

从空间层面来说,对照一个完整的地下展览空间序列“起始——过渡——高潮——过渡——结束”,设置各个空间,不同的空间起到不同的作用。入口空间作为地下展览空间的先导空间,应当设置于整个空间序列的起始阶段,对地下展览空间进行引导和提示。门厅、过道、次要展厅、中庭等空间可以设置于空间序列的过渡阶段为进入高潮空间和出地下展览空间结束整个参观做铺垫。需要重点营造的空间可以放置于空间序列的高潮阶段,使空间效果和参观者的情感都达到高潮。

2.时间序列轴线

从时间层面来说,序列中各空间出现的时机以及时长也会影响观众的参观效果。过度阶段持续的时间越长,高潮阶段出现的时间越晚,通过实间效应对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心理影响也会更加深刻。在展览空间中需要强调空间的重要性和宏伟性等,因此也就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时间序列组织来满足参观者观赏游览的需求,但是考虑到参观者的参观疲劳以及地下展览空间的特殊性,时间序列组织也不宜过长,因此要精心处理高潮阶段在时间序列中的位置。

3.情感序列轴线

从情感层面来说,情感序列是以参观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前提组织情感序列轴线,参观者会在整个地下展览空间的参观过程中形成对地下展览空间的空间感知并对空间做出评价。参观者在进入地下展览空间时,首先会寻找和发现有用的信息对地下展览空间形成初步印象,判断地下展览空间情况。进入地下展览空间后,通过前面空间的引导和伏笔,使参观者对接下来的空间产生好奇,引起参观者的情感反应。通过情感序列的设计,刺激和引导参观者的情感反应,促使参观者对地下展览空间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邹瑚莹.博物馆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

[3]邵继中.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4]张淼.地下博览建筑设计初探[D].南京工业大学,2013.

作者:慕春春 范剑才 单位:江南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