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路径

摘要伴随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加强“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在充分理解大学生网络诚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在“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中努力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着力挖掘和培育积极的诚信品质,全力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从而提高“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E.Seligman)提出。它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属于心理学中的一部分,着重对人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视角在于关注人正向的、积极的品质,所以它的研究方法在于关注有助于克服逆境、获得成功的优秀品质,重在展示个体优势特征,进一步增强自信心,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掘自身潜能,激发乐观向上的力量,以内在的积极思想因素,来引导外部的积极行为,获得积极体验,进而幸福快乐。积极心理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情感体验,主要包括人的主观幸福感、满足感和快乐感,重在研究人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情感体验,希望个体对过去的成绩表示满足,对现在拥有的感到幸福,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憧憬和快乐;二是积极的人格,主要是探索积极人格的类型,包括创造力与洞察力、感恩与希望、真诚与勇敢、仁爱与友善、公平与正义、谦虚与自律等积极心理品质;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探讨学校、社会、家庭等组织系统提供哪些有利条件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产生积极情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包括诚信理念和诚信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两者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人们将诚信付诸于网络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幸福快乐”的积极情绪体验。在诚信教育中,关于个体的才智、友好、荣誉感、尊严等良好素质是人格魅力的基本体现。从社会公民素质高低看,“95后”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其主流和发展方向是也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因此,在“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中,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挖掘积极潜能,塑造积极的诚信品质,在践行诚信美德的过程中感受诚信行为所带来的“幸福”情感体验,以期为“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路径提供思路,进而推进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工作。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路径

积极心理学把提高个体幸福感作为研究的宗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从积极方面去看待人、引导人和教育人。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探寻学生内在的思想,增加积极情感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营造积极的社会组织环境,从而培养“95后”大学生乐观向上、诚实守信的品质。

(一)努力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是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必然选择

根据对“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现状的调查来看,95.3%的学生认为网络诚信是维护网络正常、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55.25%的学生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严重,29.28%的大学生意识到目前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现象较差,59.94%的学生把网络诚信理解为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做到一样的诚信。从这些问题数据中看出,诚信的信念在“95后”大学生中普遍得到认同,也能清楚的认识到网络诚信的重要性,希望在网络生活中被诚信对待,反感网络欺骗。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关键是对“95后”大学生这一网络诚信主体进行教育,而他们的认知、学习、接受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网络诚信教育中通过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来促进他们诚信信念的形成和诚信习惯的养成,以培养“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品质。一方面,学校要树立积极理念,积极搭建网络诚信教育平台,可以通过开展网络诚信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诚信演讲比赛、网络热点话题辩论赛、网络犯罪情景剧模拟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网络诚信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和团体活动中,在相对真实、宽容、友好的氛围中体验诚信、感受诚信,让其在活动参与中将诚信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设相关网络诚信教育课程,并结合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创新网络诚信教育载体,将网络诚信教育内容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形式呈现,可以将现有的积极健康舆论打造成有效的道德资源,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网站、页面上的教育内容,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网络诚信知识的兴趣,可以在校园里张贴关于网络诚信健康向上的标语,大力宣传网络诚信教育,让其诚信意识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得到熏陶,还可以通过“热线服务”、“直播”、“微课堂”等大学生喜欢、参与度高的形式提供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服务,使其愉快地接受教育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意识,自觉审视自己的言行,规范网络诚信行为,逐渐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二)着力挖掘和培育大学生积极的诚信品质是增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95后”大学生是新青年一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尚未成熟,正处于巩固发展阶段,其诚信品质是可以挖掘和培育的。首先,教育者和管理者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应以身作则,实事求是,树立典范,以积极的心态去工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往积极向上的方向指引,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若发现有偏离,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并引用鲜活的案例从正反面讲述网络失信的危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为指导原则,帮助学生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其对网络失信行为的鉴别力。其次,要多鼓励并推荐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观看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感人影片,让大学生深入学习其中催人奋进、乐观积极的美好品质,从而激发出自身诚信、正义、友善、向上的积极力量。最后,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网络诚信教育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敢于吃苦,以增强大学生自我调适和抗挫能力的品质,培养大学生独立自强、奉献友爱的积极精神,通过报纸、电视及网络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先进诚信人物和典型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强化自我教育,培育大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和自立的积极人生观,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不诚信环境和行为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抵御能力。

(三)全力构建大学生积极的组织系统是有效增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根本保证

积极心理学指出,人的积极体验、积极品质是在积极的组织系统中得以体现,良好的环境和积极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品质的形成。因此,学校应联合社会、政府、家庭各大组织,形成“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强大合力,全方位地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诚信教育氛围,全面优化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环境,为“95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提供积极支持。首先,家长应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主动学习网络知识,靠近网络,体验网络,尽早对子女开展网络诚信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诚信观念,同时要关注子女的QQ、微信、微博动态,侧面了解他们的网络思想动态,一旦发现有网络诚信缺失行为,及时予以指导。其次,学校应充分发挥正面宣传和灌输诚信的阵地作用,传播网络诚信教育的正能量,扩大网络诚信教育的影响力。既要结合思政理论课,开展班会、党团课、社团活动、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课堂上走向课堂外,理论与实践并重,构建一套多渠道、多形式的网络诚信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网络诚信氛围,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诚信素养;又要组建一支熟悉运用网络、能够驾驭网络的专业队伍,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加大对网络行为的监管,严控不良信息侵入网络,从而净化网络环境;还要积极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评价体系和网络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学习生活情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在校奖惩情况等,结合大学生每学期的网络诚信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对“95后”大学生的积极健康诚信行为、习惯予以激励表彰,相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指正,并适当给予惩罚,形成一个有效的网络诚信监督激励机制,这将对大学生网络诚信品质的养成起到鞭策和促进作用。最后,政府与社会应建立一套网络综合管理模式,共同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网络环境。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成立一支专业网络执法工作队伍,加强宏观引导和总体部署,推广网络实名认证,严厉处罚不良舆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的行为,不断净化社会网络风气;另一方面,社会要注重网络舆论导向,注重正向传递,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严谨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工作作风,规范信息制度,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志贤、贾仕林.“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与培育机制研究.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3).

[2]王晶晶、杨燕霞.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

[3]吴雪龙、陈明华.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及对策探析.锦江医科大学学报.2018(1).

[4]罗冬丽.大学生群体网络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变革路径.继续教育研究.2017(7).

作者:张艳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