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角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角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角色

摘要:心理学知识在辅导员纷杂的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引入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辅导员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摸索思想工作方法中适用的心理学因素,并针对目前许多高校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员这一职位所存在的心理误区进行梳理,分析了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提出高校思政工作重建的新模式。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工作方法中的心理学因素

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想要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成效,将大学生的特质、需要放在首位是先提条件。辅导员如何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重新探索,心理学的应用逐渐增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时,辅导员较多选择以下五种心理学因素进行运用:第一:基于人本主义,以学生为本—信任与期待。人本主义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关注人的积极一面,比如自尊、自我价值、自我需要,注重人的潜能,提倡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成为机能充分实现的人[2]。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辅导员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需求,相信学生的本性向善,且具有无限潜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要求、观念以及实现模式上存在契合之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目标与基本方向性善论所强调的人具有向上提升的能力、友爱的要求契合;其次,人性动态发展的观点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成长动力模式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正是在自我完善与实际不完善之间不断激发学习与成长的动力[3]。人本主义落脚点在“倾听”二字,积极关注、共情可以帮助师生建立和谐关系,辅导员需要认识这一点,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第二:基于情绪的促进作用的交往模式—以理为主,以情为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教育为主。第三:基于心理防备的客观性的沟通方式—开放与共情。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必要的手段包括了向学生敞开心扉和走近学生心灵。辅导员应该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和将学生的一些想法做法合理化,并在适当的时候展现真实的自己,给予学生真诚的感觉。辅导员可以应用一些心理效应,例如“晕轮效应”,“个体对对方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的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对方的其他品质”[4]。辅导员通过自我的开放,达到让学生信任的目的,让思政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更有效地进行。第四:基于学生角色需求与年龄特征的互动策略—亲切与主动。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接纳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学生的成长需要辅导员耐心地等待,辅导员以“辅”和“导”为主,引导学生确立思想观念。第五:基于学生社会行为的榜样作用—选择与模仿。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会受到榜样教育效果的直接影响。辅导员在工作中注重选择榜样,树立典型,将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班杜拉强调了替代性强化的作用,会使得辅导员对榜样教育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增加积极的、正面的榜样,减少负面榜样,此外,辅导员自身也会意识到身教的重要性,更加注意个人的言谈举止,以身作则,做好示范[5]。

二高校辅导员走出心理咨询工作误区,重建高校思政工作新模式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常见误区

误区一:心理咨询员与高校辅导员的全部工作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点一致,二者的工作可以相互替代。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任务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减轻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帮助学生用系统的方法学习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学习面对困难、分析困难、排除困难的能力,使他们在困惑中学会前进、促进他们自我完善、促进他们自我成长。思想工作和心理工作实际上是两个范畴的内容,前者涉及的是政治、道德的问题,而后者处理的是个人内心深处、个人成长的问题[6]。辅导员要明晰在做心理咨询时,面前的咨询者不再是学生,而是需要建立平等关系的咨询者。学生如果未感觉到平等,意识到面前的咨询师是辅导员老师,很有可能因为师生关系保留一些真实的想法,是否可以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将影响辅导员能否顺利完成心理咨询工作。辅导员尤其需要注意因为传统教育中自身的角色定位导致的负面影响。误区二:学生的所有问题直接帮助解决。“自助”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求助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重新客观认识自我,面对自己的命运积极主动地把握。人本主义的观点主张以人为主,引导和激发求助者的潜能,通过心理咨询的方法助推求助者获得自我高峰体验,达到“自我实现”的巅峰。高校辅导员在兼职从事心理咨询过程中一定要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直接帮学生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注重提高求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误区三:高校辅导员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获取相关资格证书就可以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心理治疗方法纷繁复杂,心理治疗方法已经超过两百四十种,使用率较高的大约有十多种,每种治疗理论都有它相适应的人群和特定的方式、程序,如何正确选用合适技术需要长期进行训练。辅导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和自我阅读就给学生做咨询,很难避免产生对学生的依赖、反向移情、情感剥削等等,这些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发展。误区四: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上明辨是非,心理上也能明辨是非。心理咨询师在学习和培训过程中均经过训练,在咨询中在态度上有能力保持“中立”。高校辅导员大部分并没有做过心理的自我成长,同时由于工作的惯性使然,在帮助学生的时候会带有一些价值判断,而这些价值判断在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上并不一定能起到正向推进作用。

(二)重建高校思政工作新模式

作为参与高校学生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辅导员,在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新模式的重建迫在眉睫,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和方式:首先,统计信息,建立和完善所有大学生心理状况档案,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如问卷调查、亲密访谈等,初步对新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及心理状况进行掌握,并将之记录在案,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实时更新记录,让辅导员的工作有理有据。其次,制定逐步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通过每月多种形式的健康心理班会、讲座、团辅等活动,普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然后,建立六类特殊群体档案,分别是学业困难、肌体困难、心理困难、家庭困难、操行困难和就业困难,辅导员对这些学生给予特殊关注,帮助其建立自信,达到心理咨询自助的目的。针对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同学,要正确引导这些学生,因为我校也邀请了精神卫生中心的教授每周坐诊,作为辅导员,及时消除学生心理负担,积极进行治疗。最后,及时总结分析研究成果和特殊案例,并将所总结经验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学生工作。辅导员工作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扮演的角色由原来的配角逐渐变为现在的主角,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心理学理论的帮助可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辅导员从心理学中获得工作创新的方法,将心理学理论实际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借助工具,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科学性和预见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实际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7-12-09(1).

[2]李育华,成强.试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人的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4:(13)

[3]马鑫.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理论观察.2017(09):141-143

[4]白玮.从心理学角度探析企业文化的构建[J].金融队伍建设,2008:30-31.

作者:蒋银屏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