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积极心理学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积极心理学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积极心理学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将其应用于贫困大学生教育,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贫困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承受着多重压力,更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需培养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教师队伍、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库、加强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学教育,以期帮助贫困大学生有效改善心理状况、提升心理素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于西方兴起,主要采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发现和挖掘人类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增进个体健康、快乐和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主要研究三方面内容: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满意、幸福、快乐、乐观、希望等,主要强调个体对过去感觉满意、对现在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二是积极的人格品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美的感受能力、勇气和创造力等,倡导个人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强化现实能力、激发潜在能力,并使之习惯化;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探索建立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和谐稳定的社会,以培养公民的美德、责任感等。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肯定人类的优点和价值,注重人类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内在潜能的挖掘。这种新的理念,有助于从积极的视角出发,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贫困大学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拮据,无法负担教育和生活费用,或者基本生活水平达不到学校最低标准的大学生。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率约为20%~30%。这些学生在面临经济困难的同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某些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和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存在诸如抑郁、自卑、焦虑、人际交往能力差、敏感、自尊程度低等心理问题。某项关于贫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55%的贫困大学生认为贫困会给自己带来内心自卑感,56%的贫困大学生常有焦虑感,68%的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一般,49%的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敏感。在新时代,高校十分重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与帮扶,但对其情感和心理需求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对其心理状态的描述多集中于消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多是其消极特征的矫正和消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增进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其积极人格品质,建立其社会支持系统,激发其自我发展潜能,更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教师队伍

理念决定行动,具有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教师,会主动运用相关技巧和方法教育、引导、影响贫困大学生。首先,高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心理学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参加培训,领悟积极心理学理念,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掌握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咨询中的运用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展开运用,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惑的能力。其次,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示范者,应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丰盈自身,一位人格健全、积极阳光、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本身就蕴涵着丰富、优质的心理教育资源。

(二)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库

首先,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全面、实时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家庭及生活状况,将其纳入心理状况态信息库,并建立个人档案。其次,心理教师、辅导员或心理委员可以选择“心理健康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定期了解并评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支持系统和心理弹性等情况,为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信息和数据基础。再次,对于需要心理援助的贫困大学生,要进行个案分析,分类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遵循保密原则。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学教

1.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认知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贫困大学生以“积极”代替“消极”,引导其从积极的角度解读现实的困难,以激发其内在积极力量。首先,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贫困生认识贫困遭遇是一种人生体验,意识其本身蕴含的成长契机,及对自我成长的积极意义。其次,加强逆境成才教育,让贫困生认识到现状的短暂性,用乐观的心态看待将来,并调动其积极应对的内在潜力。

2.增进贫困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个体,即使面对压力事件,倾向于积极地感知并采取主动的行为,进而处于健康、和谐的状态,往往具有强烈的幸福感。一些贫困大学生习惯于关注负性事件,消极地解释、评价之,常被负性情绪困扰。引导其体验并强化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多种途径。首先,心理学认为,个体对生活事件的分析、解释和评价,影响其情绪体验,因而应引导大学生赋予生活事件积极的意义。其次,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必须和实际行为联系起来,鼓励和支持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进而展现自己、感受乐趣、体验成功。再次,经营好的感觉,引导学生学会记录积极事件,记住积极的体验,当这种体验积累到某种程度,便比较容易唤起快乐和幸福。

3.塑造贫困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的形成、发展和塑造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主动构建的过程。个体都具有发掘、激发和培养积极人格品质的潜能,即创造力、勇气、爱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等。因此,对于更易面临实际困难、产生消极心理的贫困大学生而言,培养和塑造其积极的人格品质,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可行路径和重要资源。塑造贫困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是激发个体潜在和现实能力,成为习惯化行为模式的过程。首先,发掘贫困大学生已经具备的积极能力,肯定其价值,并进行强化,使之习惯化。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和课程,引导贫困大学生体验不具备的能力,激发其习得此种力量,形成习惯化的应对方式。

4.建立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他人或组织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首先,原生家庭是贫困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应重视家长的配合,引导父母与子女相互沟通、交流,以使学生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关爱。其次,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班级、寝室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扶持。再次,同伴是大学生获得亲密感的主要来源,通过多种途径,提供贫困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建立互帮互助组织,鼓励他们结交朋友,形成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平.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贫困生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52.

[2]杨建超.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9):36.

[3]秦红芳,金俐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9,(6):153.

[4]张本钰,廖深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9):70

作者:张艳 王飞 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