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积极心理学实践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积极心理学实践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职积极心理学实践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由一群中考受挫折的学生组成,频度较高的失败体验使这个群体的学生自尊水平普遍较低,习得性无助心理现象普遍。班级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共同体。聚焦“核心素养”背景,融合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重新探讨班级团队建设新模式,理想的班级应能让人人享受爱、人人受尊敬、人人都有发展机会、人人都能体会成功和快乐,并能在此集体中巩固文化基础,培养自主发展能力及责任担当意识,通过合作交往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研究从班主任的实践经验出发,探寻中职班级团队建设的实施途径,为同类中等职业学校班级学生团队建设提供范例。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班级团队;建设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群体主要是中考受挫折的学生,频度较高的失败体验使这个群体的学生自尊水平普遍较低,习得性无助心理现象普遍,具体表现为因生活缺乏目标而陷入迷茫、因自我认识不清而紧张焦虑、因无所事事而沉溺于虚拟世界、过度依赖手机。聚焦“核心素养”背景,融合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笔者以为理想的班级能让人人享受爱、人人受尊敬、人人都有发展机会、人人都能体会成功和快乐,真正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1]。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2中职班级团队建设应考虑的方面

优秀的团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建设中职班级团队时需要兼顾团队的以下特征:(1)灵活性。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社会,中职生心理上普遍求新求变、敢于尝试新事物。每个学生都渴望在有限的学校生活中,能够在一个富于进取、与时俱进的团队中获取有益自身成长的力量,用班级、系部或者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取成功的体验,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团队任务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团队边界随任务的变化应时改变,团队成员也可因任务性质变动而有所流动。总之,团队组织越灵活,对外部变化所带来的机遇捕捉就越迅速,为学生提供的机会也就越多,学生获得的激励就越强,团队自身的影响力和声誉也就越大。(2)自主性。青春期的学生渴望思想、人格、行为上的独立,希望通过一个个成功的经验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最终活出“我自己”。良好的班级团队为学生发展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鼓励其看到自己的优势,勇敢尝试,积极向内探寻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如何做才能真正地活出自我。(3)合作性。中职生交往注重志趣相投,重视平等,他们愿意与具有合作性和值得信赖的人交朋友。以1511班级为例,班级的日常活动均以小组形式开展,这种以任务为导向、利益为纽带的管理模式,在成员目标一致和彼此互补的背景下,奠定了整个团队相互合作的基础。如果团队内部成员的构成以及氛围是成员自己选择,而非班主任或其他外界力量强加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内在心理依赖程度较高,情感体验和主观评价将会较好,凝聚力则呈现更高的水平,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更容易实现[2]。

3中职班级团队建设途径

3.1关注学生,从“问题视角”到“优势视角”。社会给中职生贴上了诸如“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混乱的”等不良的标签,传统的教育视角总是关注问题,努力纠错,不仅效果不佳,且师生关系呈紧张甚至对立状态。若能把目光聚焦到学生的优势上,关注他们的“4C”,即胜任力(Competent)、爱心(Caring)、贡献(Contributions)和乐群(Community)上,那么学生将被引向优势一面,优势越来越凸显,问题反而淡化了。正如一句话所说,没有人因为责怪而改变,他愿意改变是因为感受到了爱。实践经验证明,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发挥优势后,“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不再是一句口号[3]。3.2规划愿景,个人愿景和团队愿景合流实践证明,有效和成功的工作团队都有一个共同愿景,也就是团队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它是团队成员发展方向之导航仪,为其提供精神动力,使团队成员乐意为这个有意义的共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推进组织中的学生个体建立个人愿景,并经过彼此交流与分享形成组织愿景,是班级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以1511班级为例,该班级团队规模适中,由39个成员组成;成员之间拥有互补的技能、才能,即具备某种特长沟通交际能力或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后,师生共商讨论,最终确立了班级团队的成长目标—成为自信、阳光、感恩、积极向上的高素质社会公民。共同的目标可以为成员提供指导和动力;可行的目标引导成员采取行动和充满活力(守时、守则、守责);共同的手段或者方法达成目标的实现(班训:抓住每分每秒,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3.3分析个人优势,优化团队组成。班级团队建设不是容易的事情,走过不少弯路后,学生之间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对成员间的优势劣势、各人喜好、处理解决问题的风格、基本价值观等有所了解,根据专业需要小组合作任务的特点,1511班委研究后与班主任商量,再把整个班级细分成了5个小组,各小组设组长,以后所有的班级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3.4依托具体任务,评估团队能力。在各类活动中,分析评估团队的综合能力,找出团队目前的综合能力与班级成长目标之间的差距,以明确团队如何发挥优势以及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以团队任务为导向,使团队成员明确团队的目标、行动计划,小到上课纪律、各项常赢。规评比,大到活动策划、公开教学等,目标设立看得见、摸得着,班主任对过程及结果的反馈及时且积极,创造出令成员兴奋的精神动力。3.5借助冲突危机,助力团队融合。团队合作过程中,因各人的立场角度不同、内在需求各异以及目光差距,成员之间难免产生分歧,团队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是对团队成员分析、解决、协调问题能力的巨大考验,如何缓解或消除内外部冲突,何时何地合宜地取得相应的支持等都需要班主任及时因势利导、积极引领成员合作对话,以达成共赢。

4结语

班级管理由“教师管”变为“学生管”“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在此班级团队中人人都有发展机会,人人都能体会成功和快乐,并能在此集体中巩固文化基础,培养自主发展能力,形成一定的责任担当意识,通过合作交往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葛忠强,高琳琳,陈阳春,等.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班级学生团队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219-220.

[3]田国秀.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作者:陆桂芳 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