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室内设计中色彩心理学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室内设计中色彩心理学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室内设计中色彩心理学的应用

摘要:色彩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色彩与人们心理关系的一门科学。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色彩的作用与影响。在室内设计中,室内空间的色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空间、时间和温度,色彩的心理因素往往是设计师不可忽视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对色彩学原理及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述了如何利用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不同性别年龄的色彩心理差异性进行室内设计。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室内设计;应用

随着社会进步与时展,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其自身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视。兼备功能性、装饰性与实用性等统一的室内环境可以彰显户主的个性品位,但如何营造一个充满舒适、温馨、灵动的家居氛围,需要考虑的因素往往是多元的。其中,色彩是影响人感官的主要因素,它影响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制约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生理系统,必然会影响室内设计的效果与功用。在室内设计中,需要深入研究色彩心理学原理,才能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1色彩心理学概述

色彩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类感受颜色的影响后,而产生的系列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学科。它的研究是随着各领域不同文化中色彩的不同象征意义而变化。物体视觉形象的形成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的不同。人们对颜色的心理反应随时期、空间、意识形态、地域的改变而不同。作为人类共有的生理机能、外界刺激,并且能带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心理影响作用的是色彩。例如:全球的警告标识是黄底黑字,而不是白底黑字,因为黄底黑字更醒目,结合了颜色对人的感官反应而定,更具科学性。

2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色彩是室内设计的灵魂。视觉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的第一反应,人对可见光的感觉即色彩,视觉受颜色的影响最大。研究发现当色彩通过光投射给眼睛,并以光速的速度传入大脑处理分析,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感受。设计界与色彩形影不离,就像唇与齿的关系,失去色彩的设计作品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当我们走进一个室内空间,第一时间反射进人脑的就是物体的色彩。色彩作为一种信息刺激,在室内居室中扮演着勾勒情感的媒介,色彩刺激视觉感受的情况下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如丰富的联想。在人脑中对于色彩的形象似乎早已固化,它没有可塑性,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理性剖析,会惊喜地发现色彩所拥有的丰富情感层次,给予设计者们进一步研究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以及室内居室的设计非常大的意义。色彩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心理上,都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和艺术格调的感受,在改变空间大小和意境、创造格调、心理温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的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营造空间感

空间感是依据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构造出物体间的大小、远近、高低、虚实等关系,使之在平面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设计师可以通过把握色彩的特性,并运用它去改变人们对空间面积大小的心理效应。室内设计中一般色彩的心理联想,例如:冷调中蓝、绿、灰三色给人“静谧、清雅”的联想,饱和度低,宜用于狭小、昏暗的室内空间中,给人往后移视觉效果,同时具有让空间通透、充满韵律感,并且能拓宽空间面积的心理效应;而暖调中红、粉色及棕色多给人“温暖律动”的联想,饱和度高,适合运用在面积大而空旷的空间室内当中,具有膨胀的视觉效果,给人空间面积紧凑的心理效应。

2.2塑造时间感

时间感是心理上的,意为对时间的灵敏感,即人有意识地拥有运用人脑的记忆来模拟未来、分析未来的功能。色彩是开启人第一视觉的物象表现,能触动人心深处情感萌芽,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理及心理等方面。设计师可以合理地运用色彩改变人的心理时间感。例如,红色给人的心理联想是使人心情愉悦,但也让人浮躁、血压升高,脉搏变快,漫长的联想,较适合用于公共快餐空间。又例如,麦当劳招牌及室内设装饰较多的使用红色,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增加人的食欲,同时也具有加快人心理时间速度的效应,有效地增强了人流流动的速度,餐厅盈利随之也高效提升。蓝色给人安适、放松身心,但也给人时间短暂的心理联想,适合用于办公空间,因为长时间的会议和办公让人烦躁和疲劳,室内空间设计以蓝色调为主会让人觉得时间过稍快,可以降低压抑,在心理上具有放慢人对时间知觉的效应,增加员工的工作效率,更充实。

2.3强化温度感

温度感即人心理上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色彩是最环保的空调,研究表明冷色与暖色的颜色在室内空间中的使用能带给人的心理温度相差2℃~3℃左右。色彩具有渲染空间氛围和调节心理温度的作用,设计师只有熟练掌握室内设计中冷暖色调的搭配与人类心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通过改变室内颜色来调节人们的心理温度。在背阳面、光线昏暗的室内空间当中,室内设计则需要采用暖色调来增加反光点,如橙色、黄色给人温馨、和煦、热情的联想,具有可以打破空间的灰冷,增加空间的亮度和温度感的心理效应;在受阳面的空间中,则适合多用浅灰色调,如蓝色和紫色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可以减少室内光线的反光点从而降低明度和心理温度的效应。

3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利用不同民族的色彩心理差异彰显民族特色

色彩心理与民族地域相关,不同国家民族和地理环境的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色彩心理也各有差异。世界各个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态与文化底蕴,所以各民族的心理特征与生活习惯、喜好等大相径庭。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生机、和谐、激情、充满生命力,例如,春节是中国盛大节日之一,各家各户为迎新春为居室张灯结彩,在世界上有“中国红”之称的红色是室内设计中各类装饰的主色调,例如,大红灯笼、剪纸、窗花、对联、中国结等等,更多地象征吉祥、喜庆等美好意义,是积极主动的色彩,充满了正面能量。然而,西方将红色更多地联想为残暴、血腥、邪恶、危险等,贬义相当强烈的含义。这一特点在室内陈设中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参考。诸如此类,各国各民族的不同色彩心理提供给了室内设计更多有效信息。

3.2针对不同空间的色彩心理变化凸显环境功用

不同空间环境的变化会引发色彩心理的情感波动。建筑的基本内容是空间,通过室内软装设计来将空间丰富。因此,在设计一个室内空间时首先要做的是定位它是一个怎样的空间环境类型,设计师应该清晰明确的是空间的属性、功能及设计对象等。室内办公空间的设计主题是要突出空间的办公性质,符合日常工作时严谨、历练的办公职员心理的色彩(如图1),所以空间的色调以灰蓝冷色调为主。设计师可以根据员工工作内容来设计办公空间色彩,如行政部门应该使用一些淡雅的颜色;而较为轻松灵活工作应该使用一些明艳的颜色,比如设计部门。而设计一个商业空间时,则主要反映它的商业和娱乐性质,契合顾客购物时轻松、畅快心理的色彩(如图2),软装多以炫丽耀眼的暖色调为主。而在女性服装店、化妆品专柜运用亮丽彩色能让商品的形态、质感等属性得到增强表现效果,增强商品对顾客的吸引力,从而刺激消费。因而,为不同性质的空间环境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功能性的需求,更应符合其使用者的色彩心理。

3.3结合不同性别与年龄的色彩心理特点打造空间个性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从性别上分析,一般来说,男士普遍偏爱灰色系的室内空间和软装家居,色彩变化小;颜色富于变化,饱和度高且明亮艳丽的室内空间设计更受女性喜爱。从年龄上分析,人从出生后一个月大时便对色彩开始产生感觉,4岁~9岁儿童最受红色系的室内陈设吸引,例如,小女孩房间色彩可以采用奶油灰和浅黄搭配,少女感十足,空间每个角落都传递着生动活泼的气氛,给孩子一种积极向上,阳光灿烂的心理暗示。而老人房忌大面积的使用冷色调,因为年长的人极易感受到孤寂和冷清,若老人房以冷色调为主的话,会进一步催化老人心中的孤单感,所以整体色调应以米黄、浅棕、浅灰为主,易营造出亲近祥和的意境,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老人的心境逐渐趋于安静、沉稳。随着年龄和生理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觉会有所改变,对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感应逐渐不同,青年喜欢明快、多彩的颜色;年龄愈近成熟的中老年人对色彩的喜好也逐渐向复合色过渡,逐渐偏向于沉稳温和的暖色系。也就是说,随着人的生活阅历和文化内涵的丰富,色彩感觉也相对于年轻时期愈加沉稳和柔和。所以,室内设计师可以根据使用者主的性别及年龄进行分析,找准切入点进行设计。

4结语

设计源于生活。室内设计师的灵感亦是如此,设计师需懂得以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巧妙地将色彩心理学运用于室内设计之中,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与合理的人类生活空间。其空间即能满足使用功能,又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并体现某种意境,符合人们的身心特征,更好地将人们不同的色彩心理感受融入到室内的色彩设计当中。综上所述,能同时满足心理和生理需求的设计才是真正成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何笑梅,欧秋杏等译.情感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59-66.

[2]戴昆.室内色彩设计学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70-86.

[3](日)野村顺一.张雷译.色彩心理学[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11-47.

[4](德)海勒.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0-18.

[5]李黎.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色彩分析与应用[J].建筑知识,2016(08):119-123.

[6]张文静.性格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7]黄睿.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7(08):103-104.

作者:陈亚平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