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心理学下的学生个体社会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中小学生作为自然人与社会人的集合体,其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再生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个体社会化进程都有了很多的变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中小学生在生物遗传、社会环境、文化影响、家校教育和自我萌发等方面的社会化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生;社会化;因素
个体社会化从本质上看是个体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呈现了个体融入社会环境、接受社会价值、再现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小学教育是培养人的基础教育,因此在人的成长中体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完善其“人”的社会化过程显得尤为关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无论哪种表现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都是基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追求。从对人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来看,支配和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很多,对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哪个起决定作用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在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方面却有共识,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萌发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因素。
一、生物基础因素
社会化为人类所独有,动物界却没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有社会化的基础,其中生物遗传是我们能成为社会人的基本前提。
(一)生物遗传因素。毋庸置疑,从生物学的意义来看,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正是由于上辈为下辈提供了特殊的遗传素质,才得以让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奠定了必备的生理基础。如果没有这种遗传素质的生理基础,人是不能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许多社会生物学家都认为大量的人类行为是有机体的后果,人类基因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一种程式,规定了人类的社会行为。具有人的遗传素质、生理结构、神经系统,这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尤其是人的大脑。没有这些因素,无论什么环境也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文化人。因此,生物遗传因素是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前提条件。
(二)智力因素。智力因素重点围绕学习力和思维力因素探讨。学习力和思维力都属于人类的认知能力范畴。学习力,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如初生阶段,往往限于对外在动作的感知与表现。随着人的发展,对外界内容的理解与接受慢慢丰富,个体的主观想法也会增加,通过社会实践,也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变为自己的观念、需要、动机、见解,达到认识事物本质,形成学习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当外在的需要与自我内心的想法一致,或被自我认可时,就会变成个体外显性的能动行为,而且这种个体社会化的能动作用对个体学习力的影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发达的神经系活动。思维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进行智力活动的过程,也是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从其活动本质看,人的思维有概念形成、理解和问题解决等重要形式。人类的思维机能,一种是靠生物进化获得的低级学习机能;另一种是环境刺激和个体心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高级学习机能。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学习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
(三)交往因素。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通过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与结果。其中的交流是建立这种联系的必备方式和手段。通过这种联系,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社会感知、情感、行为、个人特质等都会渐进地发展,如社会焦虑、孤独、幸福感、师生沟通、自我觉察等从而产生。发展背后隐现了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可以说这也呈现了简单的社会化结果。交流力是个体社会化的必备因素之一,人处于个体微环境和社会宏观大环境交错中,在个体与社会的交接点,需要个体借助交流来达到对接,因此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四)依恋期因素。人存在生理和心理的依恋时期,如智力不够成熟,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婴幼儿时期;无法独立的青少年时期,都必须依赖父母或其他长者的关怀和照料。再如婴儿与母亲情感联结建立后,婴儿会出现“分离焦虑”,即与母亲分离时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等社会化情绪。这种情绪的社会性,反映出了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体现了婴儿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其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正是生活上的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依恋,决定了人生而就要生活在社会化中,而要继续生活下去,势必要继续接受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社会环境因素
近些年来,很多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于个体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
(一)社会文化。文化的概念源于阿拉丁文,在西方最早的文化解释是人类学家给出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曾说:“文化或文明,从一般民族学的意义上看,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的每一分子所获得的一切技能和习性。”而另一位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若夫斯基(B.K.Malinowski)在《科学的文化》中也认为,文化是完整的全部,其中包括具体物(使用的器皿和生活消费品)和无形的思想(信仰、习惯、制度等)。在《书中的类型》中作者则认为,文化如一个人一样,是一种思想与行为都一致的类型或整体。可见,文化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精神象征、一种符号形式、一类模式、一种思想与行为的完整的集合体。而各个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反过来,社会文化作为间接经验,是中小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的传承、批判、融合、习得、创新,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与生活实践自然地融合起来。可见,文化通过同化、顺应进入人们的“认知世界结构”中,进而形成自己的某种“认知图示”,从而表现为自己特殊的认知心理。由此可知,社会化是个体通过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小学生皆不例外。
(二)同辈群体。中小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辅导班、托管班等学习,都集中地处于一个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非正式群体关系中。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又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与父母或家庭成员构筑的社会关系不同,同辈群体给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适应的小环境,这对中小学生社会角色多样化提供了可能。由于中小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基础阶段,也是身心飞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这一时期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很多特立独行的行为和摆脱成人控制的强烈愿望,同时他们又缺少足够的社会经验,以及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因此,需要一个父母以外的情感出口,同辈群体便是其很好的吐露心声的出口。同辈群体具有非正式群体的自愿选择,兴趣爱好价值观相近,行为准则与价值规范由群体进行认同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性很是契合,这种契合是同辈群体在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因素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成因。
(三)社会媒体。社会媒体主要指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大范围传播信息的传播方式或载体。在现代社会,社会媒体在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由于网络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方式的多元,现在的信息会在瞬间的几秒传遍全世界。这些信息向人们传达了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中小学生也被这个全景环境所包围着,对其个体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媒介,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网络特有的广泛性、开放性、及时性与交互性对人们的学习形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小学生也不例外。传统的教育中,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而如今,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学习各类想学的知识,既可以查阅资料自学,也可学习其他名校、名师的在线课程。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想学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实现。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小学生社会化过程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隐患。首先,网络中充斥着各种的垃圾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中小学生这样心智不成熟的个体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中小学生容易对一些内容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也还会沉溺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等。
三、学校教育因素
此处所探讨的学校教育既包括正规学校教育,也包括非正规的学校教育。学校是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儿童社会化主体。通过学校教育,中小学生进入规范的学习生活,而其中学校又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中小学生从中不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接受知识与技能、价值观、社会规范的教育,还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关系中认识了自己更多的角色,辨识并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而且通过学校教育,中小学生能通过学校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学习并接受各种评价,来自教师的、父母的、同学的,以及自己的。这些系统的评价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对其社会行为模式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见,学校教育是影响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关键因素。学校社会化的特点和功能。一是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门机构,作为组织性的集体生活,减弱了青少年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程度,进入了约束性和强制性更为强烈的社会化大环境中。二是学校教育作为专门、专业、集中、系统的教育活动,与家庭教育的松散和随意有很大的区别。三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在体力智力、情感发展、自我意识等方面得到显著发展,开始成为更为独立的个体,并朝着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方向不断成长。
四、家庭教育因素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在此打下一个基础。”可见,儿童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而此阶段恰恰是处于家庭教育最为集中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自有人类以来,家庭便是人类社会化的主要群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不仅在启蒙阶段,在儿童后续的人生成长阶段父母也都会给孩子带来重要的影响,父母的言谈举止、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无形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孩子的人格塑造、行为养成、价值取向等产生影响。除了儿童阶段,中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一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中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家长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非常值得关注。有学者就家长的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的分类。其中民主型家庭出身的孩子表现为独立、自信、能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情绪比较稳定,容易理解他人等。而家庭氛围主要分为气氛和谐宁静的家庭、气氛紧张的家庭、破裂的家庭等。和谐宁静的家庭,孩子乐观、信心十足,情绪稳定,待人和善。气氛紧张的家庭,孩子经常处于不安的心理状态,容易抑郁、情绪低落,对他人的不信任,容易激动等。破裂的家庭,孩子处于父母离异、一方死亡、独自留守、父母有效陪伴极度缺失等情况中,尤其是中小学生处于思维、心理、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期,不和谐的家庭,亲情的缺失必将增加中小学生人格发展极端化、不良化的可能性。可见,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五、自我萌发因素
当代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曾指出,儿童学会的许多行为模式都不是按照早期行为主义提出的强化—惩罚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他们的观察学习通过注意、保持、行为再现、强化和动机四个过程来实现。中小学是儿童规范化学习的起始阶段,很多学习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除此之外,还有非正规的教育,那么在非正规的教育中就包括中小学生的自我萌发。其通过自我的观察与模仿来实现自主的学习。这种自我萌发的过程是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在人类的早期阶段,人们就是通过观察动物来获得对自然的认识。如动物受伤后寻找药材自我治疗,人类看到后也学会了用这些发现为己所用。在中小学生的社会关系网中,与各种角色的人接触,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模仿学习,除了模仿还会对一些所见所闻进行模式操作,这种操作即起到了一种强化、自我调整或自我控制的作用,而且有时还会表现为自我激励。通过这些过程,中小学生的自我萌发不断进行,通过自我萌发的行为表现也进一步推动了其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这种“交互的作用”进而对其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04.
[2]余国良.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5—96.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59.
作者:李迪 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