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

摘要:该研究选取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的大学生创业系列节目,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分析其中的10个大学生创业故事,同时对节目访谈进行编码,构建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模型,其中包含积极的学习理念、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外部环境三个维度,并提出提升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创业能力

以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在新的征程中,创新的主体是朝气蓬勃、富于创造力的大学生群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创业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维护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理论模型,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积极构成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供路径支撑。

1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

1.1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回溯

对于创业能力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Man等人将创业能力定义为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涵盖学识、技术和心理特质等多个层面。我国学者近年来才开始着手于创业能力的研究,并把研究视角逐渐聚焦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中。程铄博运用访谈法研究得出大学生创业能力由四种更高层次的内在能力构成即创业驱动力、挖掘能力、创业天赋以及管理能力。王伊筠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因子分析法,描绘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2]倪峰等的研究表明家庭背景通过改变个人的认知水平,从而决定其创业能力的高低。

1.2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更注重于个体善良和美德等积极的个人品质,以及幸福和乐观等主观积极情绪体验。[3]人类的心理机制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对个体有益的积极因素会不断叠加,并且逐渐内化为个体本能的积极驱动模式,而这种驱动模式也会促进个体的积极自我成长。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中,积极和消极的力量相互对抗,当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时,消极因素就不断被消除。以往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多关注创业问题本身,而忽略了创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具有的独特品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突破了之前的研究瓶颈,对非人性化的特质提出抗议。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积极心理学更注重于个体善良和美德等积极的个人品质,以及幸福和乐观等主观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探究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遵循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落脚于创业大学生的积极特质,以实现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视角的平衡。

2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

2.1样本选取

本研究运用系统检索法中的顺查法,根据研究主题,选取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的大学生创业系列节目。之所以选择“生财有道”系列节目作为创业能力研究的访谈文本来源,是因为此栏目制作精良,聚焦创业人物、提炼生财智慧、帮助脱贫致富,真实记录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节目收视率常年处于财经频道第一位。本研究设定的检索标准是节目开播以来,即2009年至2019年中所有的大学生创业系列,结果共纳入10期栏目。选取的10个栏目视频为系列节目,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节目主线围绕创业前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创业缘由、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构思完整,脉络清晰,叙事详略得当,呈现效果相当于半结构化访谈,并且信息量更为丰富。创业主人公教育背景层次分布广泛,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所学专业涵盖水产养殖、会计、法律、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酒店管理和电子工程等专业。

2.2研究工具

研究资料搜集完成后,使用澳洲QSR公司研发的编码软件Nvivo12plus质性研究软件对数据处理分析。该软件能够将文本、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研究资料统一纳入其中进行可视化管理,集储存、查询和编码等功能于一体,并且能够计算资料文本的频次,做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2.3数据分析

将全部视频信息全部转化为文本,并标注语气、表情等非语言信息,共形成文本71596字。把文字信息导入编码软件进行逐级编码,这是本研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

2.3.1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在开放式登录中,将资料碎片化处理,从完全客观的角度,在自然状态下对资料进行逐个登录。本研究运用编码软件分析9位创业大学生的访谈文本,提取原始资料初级概念,并命名为初级节点。在初次进行一级编码过程中,共得到972个自由节点,随后进行筛选,删除和研究主题不相关的节点,得到789个节点,其中有一些重复概念,再次进行删除合并后,共得到608个初级节点。

2.3.2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在关联式登录时,编码围绕着明确各概念类别的关系展开,并且每次登录只针对一种概念深入分析。概念类属之中的天然联系是首先要遵守的编码准则,另外不能忽视研究对象的主观动机,其语言表达应纳入相对应的客观文化环境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情境中。在不断的深入挖掘中,围绕主轴开发出副范畴,扩展概念的维度和属性,把握原始资料的内在关联,并命名为次级节点。本研究对608个节点进行分类,得出37个次级节点。

2.3.3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核心式登录是指在所有的概念登录类别中,经筛查确定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核心类属,然后把其他登录的概念纳入此核心概念中。核心类属在与其他类属不断对比的过程中,一直要处于领导性的位置,即核心类属下的所有概念类属都可以被涵盖并且系统化。就像一个金字塔,处于最顶端的核心类属是最高层级,下面所有概念类属都是其分支,汇集成最上层的核心类属。本研究的三个核心类属为积极的学习理念、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外部环境。

3大学生创业能力理论的构建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中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理论模型,分为积极的学习理念、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外部环境三个维度。积极的学习理念由知识学习(主要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和技能学习(主要指管理能力和创业机会识别)构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人格(坚定的信念和坚毅的品质)和情绪(抗压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灵活应变)。积极的外部环境涵盖创业政策(主要包括返乡创业和政策资金支持)和社会支持(团队合作、家庭支持和社会交际)。本研究所提出的中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切入点,基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的大学生创业系列节目的一手资料,使用Nvivo软件进行三级编码构建。现有的研究多直接采用国外创业能力理论或以国外创业能力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现象进行分析,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我国创业环境的不同之处和中外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差异,其理论模型不能很好切合我国国情。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多停留在综述性研究阶段且更为关注创业现象,在少数的国内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证研究中,如程铄博得出大学生创业能力由创业天赋、挖掘能力等特质组成[2]。但是诸如创业天赋等特质与生俱来,难以通过后天积极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获取,因此缺乏创业教育的积极现实意义。而本研究建立的中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积极的学习理念、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外部环境,在个体积极的内在特质与外部环境间找到了平衡点,均可通过后天积极培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综上所述,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切入点,自下而上地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大学生创业实际情况的创业能力理论模型,丰富了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的本土化理论,同时可以为积极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4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4.1倡导终身学习,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于创业者来说,亟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积极观念来应对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通过系统化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已学习到的社会技能、实践技能、专业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并演练为个人创业技能。作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桥梁,高校需要加强在校生创业技能与创业知识的训练。大学生主要的创业技能和知识都是在高校习得,高校应该为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理论课程和创业实操,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模拟创业过程,塑造学生应对创业挫折的能力。[4]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应对能力、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是高校创业导师特别需要关注的五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训练可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技能和知识,为大学生走入社会进行实地创业提供优质储备,夯实良好的基础。[5]

4.2深化创业意识,打造积极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势必遇到诸多问题,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其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提供了保障。大学生应努力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与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为今后的创业提供基础心理保障。富有创新思维、明确的目标动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是大学生塑造符合创业人才积极心理品质的着力点。克服固有心理薄弱点,优化自身心理特质,以明确的创业意识为导向,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捕捉创业需求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挑战。

4.3落实创业保障,建立积极的外部环境

积极的外部环境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政府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成功的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一个创业成功者来说,多次失败的尝试也是积极的经历,只有在失败中成长、汲取经验,才能够取得成功。完善的创业环境、规范的市场诚信、有力的政策保障都是政府亟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的几个方向。政府职能部门须转变传统观念,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努力为大学生搭建合适的创业平台。

参考文献

[1]曹文宏.“双创”背景下当前青年创业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6(4):5-9.

[2]程铄博.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及提升路素径探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8.

[3]沈丹,李思婷,肖帅军,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习倦怠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9(8):765-767.

[4]李维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3.

[5]黄兆信,张中秋,谈丹.创业教育: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24.

作者:杨继宇 金添 单位: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