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脑梗死心理健康情绪弹性训练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脑梗死心理健康情绪弹性训练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脑梗死心理健康情绪弹性训练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情绪弹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情绪弹性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辅导。于纳入研究时、研究后2周、研究1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随着研究时间延长,观察组脑梗死患者SAS及SDS评分逐渐降低(P<0.05);研究2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研究时间延长,观察组脑梗死患者PSQI评分逐渐降低(P<0.05);研究2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情绪,情绪弹性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及不良情绪,促进健康心理。

[关键词]情绪弹性训练;脑梗死;心理健康;睡眠质量

临床上脑梗死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而其对民众健康最大的危害在于其高病残率及高病死率,而其致残率为所有疾病第一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由于较高的致残率,会不同程度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影响患者睡眠[1]。情绪弹性训练属于新型减压方法,其通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心理应对能力,从而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心理弹性,良好的心理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患者面对逆境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积极面对疾病[2]。为此本研究探讨情绪弹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月~2020年6月某三甲综合医院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42~67岁,平均58.86±4.72岁。共收回68份问卷,有效问卷68份。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89±4.82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8.12±1.76分;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83±4.96岁,NIHSS评分8.15±1.68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纳入标准:脑梗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既往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者,长期存在睡眠障碍且服用镇静类药物者,不配合完成研究者。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情绪弹性训练(见表1),建立微信小团体,每个团体7~8例,每次2h,其中0.5h为理论知识讲解,1.0h为练习时间,0.5h为小组讨论及交流,共5次。随时、及时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对照组无特殊干预。

1.3观察指标

于纳入研究时、研究后2周、研究1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价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4]评价焦虑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5]评估睡眠质量。SDS有20个项目,1~4级评分,>53分为存在抑郁状态,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SAS评分标准同SDS,>50分为存在焦虑状态,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PSQI有24个评价条目,19个自评和5个他评,其中18个含计分,7个维度,每个0~3分,总分0~21分。>4分即存在睡眠障碍,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重复观测资料则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检验校正为HF法,统计量为F)+两两组间比较LSD-t检验(统计量为LSD-t)+两两时间比较差值t检验(统计量为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脑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比较

组内比较:随着研究时间延长,观察组脑梗死患者SAS及SDS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不同时间段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F=3.637,0.022,P均>0.05)。组间比较:纳入本研究时两组脑梗死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0.073,0.096,P均>0.05);研究2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两组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组内比较:随着研究时间延长,观察组脑梗死患者PSQI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不同时间段PSQI评分比较无差异(F=0.007,P>0.05)。组间比较:纳入本研究时两组脑梗死患者PSQI评分比较无差异(t=0.121,P>0.05);研究2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脑梗死后生活质量的下降不可避免会引起情感异常,脑梗死后2个月~1年是焦虑、抑郁发生的高峰期,约有40%~50%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6],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及康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积极促进康复的同时,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预同样有重要意义。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应激反应时的情绪及态度,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个体降低应激反应,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本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SAS>50分,SDS>53分),随着时间延长,观察组脑梗死患者SAS及SDS评分逐渐降低,且研究2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情绪弹性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分析认为情绪弹性训练通过干预来提高患者对负性情绪的调节认知能力,引导患者学会管理消极情绪,促进患者形成积极心态,改变患者对压力认知的评价从而降低患者紧张感及失控感,进而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临床上睡眠障碍是指出现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疾病,睡眠障碍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长期睡眠障碍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部分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PSQI>4分),观察组给予情绪弹性训练后,随着时间延长,患者的PSQI评分逐渐降低,且研究2周及1个月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情绪弹性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认为情绪弹性训练通过促进患者对脑梗死的认知,增强了其心理应对能力,降低了不良情绪影响,进而可改善睡眠质量。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情绪,情绪弹性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及不良情绪,促进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岳莹莹,袁勇贵.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新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35(1):13.

[2]王玉正,齐臻臻,刘兴华,等.情绪弹性在正念训练改善心境中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11):914-915.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12):908-917.

[5]张鹏,赵忠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5):363-367.

[6]高兵玲,唐登华,周书.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34):246-247.

作者:高永俊 杨文明 杜文贤 单位: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