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女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女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女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

一、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包括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健全的意志、健康的性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与他年龄相适应的智力,能较好地控制、把握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为常人所能接受的性格,能建立起一种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但以下两个个案暴露了部分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的严重问题:个案1:某专科学校一文科女生谢某,性格怪僻,气量小,不合群,情绪波动性大,与同宿舍其她同学屡生积怨。某冬天的晚上,因在教室做完作业回到寝室时,同宿舍同学已关门睡觉,谢某叫门没人开,于是用脚将门强行踢开。类似的事情连续发生了几次,谢某便萌发了报复念头。在一个周末的晚上,谢某趁同室同学熟睡之际,将预先准备好的汽油泼在同学的蚊帐和被子上,并用火点燃,导致多人被烧伤。个案2:某重点大学女硕士生刘某,父母离异,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成才,但由于性格内向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因恋爱受挫而服毒自杀,给家人和老师留下深深的痛苦和遗憾。女大学生中类似的心理障碍问题在高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同时,寻找出对策加以疏导。笔者认为,造成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身的原因;二是,社会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5点:

(一)女性心理特质的差异

从男女性差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男性自尊、自信、独立意识较强,自我评价较高,而女性则不同,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自卑感、依赖性强,在传统的自卑感里又蕴藏着强烈而脆弱的自尊心,极易为外界刺激所伤害,也更有极力维护自尊的需要,对任何破坏自尊需要满足的外因,常报以非理性的发泄,行为的情绪化表现强烈。作为女性的大学生,程度不同地具有这些心理特质,虽然她们接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囿于应试教育的某些弊端,缺乏对自身心理特质的了解和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加之肤浅的社会阅历,狭小的三点一线(寝室、教室、餐厅)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为其固有的心理特质的弱点所左右,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两起个案中当事人的行为,正是女性心理特质弱点扩张所致。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重集体、轻个体的社会取向性,它导致了“非个性化”的自我结构,自我往往被压抑、受歧视。这种文化取向性造成了个体人格的从众性、依赖性,窒息了个性的张扬和独立人格的成就,迫使自我萎缩,甚至产生自卑自怜、白轻自贱意识。在培养个体的从众性、依赖性的同时,又使个体形成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和戒备心理。在这种实质为男权文化的传统文化中,女性没有自我独立的价值系统,女性生命意义的标准就是男性的需求。男尊女卑、男强女弱、三从四德、男主女从等封建传统道德观念,世代压迫抑制着女性,女性的自尊、个性和人格深受践踏,被严重扭曲。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容易诱发强迫、抑郁、焦虑、社交恐怖等神经症倾向,产生心理健康障碍,形成偏狭心理,敌视同性心理以及怀疑心理。

(三)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冲突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高速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容易使女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价值取向、是非判断等产生偏差。本该剔除的旧有的不适应转型的内容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发生着矛盾冲突。面对种种的矛盾冲突,成长道路由学校到学校,受挫折少,又涉世不深,但理想化看待社会,且又处在“骄中之娇”氛围里的女大学生,往往无法把握、分解由此而来的压力。反映在心理上,产生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只听赞扬不听批评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心理、贪慕虚荣心理、情大于法心理、享乐主义心理、嫉妒心理等等。个案中两位女生的心理表现与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有着直接的联系。个案1中的谢某,事发后仍认为责任在同室同学身上,坚持要同学向她赔礼道歉,而她烧伤人却是被逼出来的,可见自我中心的心理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四)社会现象的负面效应

学校不是真空地带,它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联系过程中,形形色色的社会不良现象不断冲击着、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心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的腐败现象;吃喝玩乐、追求一掷千金、感官刺激的享乐之风;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拜金主义;伪劣产品泛滥、自考高考中的弄虚作假现象;女强男弱家庭的遭人非议现象,诸如此类的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都在危害着免疫力较差的女大学生,致使部分女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心理趋向失之常规。个别女大学生为满足自己的物欲,不惜出卖肉体,甚至是灵魂。有的女大学生不研究科学知识,不研究学习方法,不研究政治理论,却潜心研究“美容术”、“关系学”,人校不久就徜徉于爱河之中不能自拔,以有男朋友为荣,事业是男人的事,女人天生就只能是作“贤妻良母”的料,这种虚荣、自甘弱者的心理在部分女大学生身上根深蒂固,虽属少数,但影响很大。

(五)教育弊端的片面误导

在个体心理形成、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必须相互结合,步调一致,才能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往往与学校教育发生冲突,或者出现断层,削弱了学校正面教育的心理影响力。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现实是女大学生心理感受最为直观、感性的“教材”,而社会现象负面因素的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学校教育的理性分析作用。在“事实胜于雄辩”的幌子下,部分女大学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社会教育中的不良心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人们常把父母当作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心理学上也把父母称作是对孩子心理发生影响的第一个“影响源”,家庭教育的失当必然给孩子心理留下深刻的烙印,极易使孩子产生心理定势或心理偏差,这对于依赖性较强,且又处于被“保护”地位的女大学生而言尤其明显。

二、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在分析了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后,更重要的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方面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当代女大学生生活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的大变革时代,正如奈比斯特所言:“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里,连不安全感也维持不了很久。”时代的动荡不稳,瞬息万变,优胜劣汰法则,给女大学生心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冲击力,使她们承受的社会与精神压力超过了负荷。从远处看,人的发展本应该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而女性的性别角色,女性在大变革时代地位的下降又使她们困惑、焦虑:未来的位置在哪里?又怎么去争取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引人深思。从近处看,在摆脱了被逼着学习、被动参与高考竞争的压制和压抑后,女大学生对自我、人际关系、个人兴趣、异性关系的烦恼却增多了,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社会急剧变化给女大学生心理、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的困惑和不适应,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不断消解其心理障碍,通过多种途径,如心理咨询和治疗;明确生活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学会自我暗示、排除情绪困扰;克服意志缺陷、培养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等,纠正女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引导她们走出心理误区,协助她们顺利完成心理发展任务、人生发展课题,尽快克服心理发展障碍,适应学校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女大学生的成才和潜能的开发。同时,集中一批精干的教育心理学教师和德育教师参与心理咨询中心活动,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建档,定期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讲座。

(二)增强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并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包括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个性特点以及人我关系等的认知、感受、评价和调控。它随着个体与他人交往中,身心各方面成长而逐渐产生和发展,是对外意识内化的中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女大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帮助女大学生从比较中正确认识自我,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从而肯定优点,寻找不足,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肯定他人,特别是同性的价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互尊重,这样才能以健康的心理投入生活与学习。自我调控是个体以自觉意志对自己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它对女大学生平衡心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目前女大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女大学生行为情绪化倾向强烈,而又缺乏宣泄的自我调控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应该通过挫折训练、生活管理、社会服务等活动的开展,促进她们行为的自律性和自制性,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及时化解心理危机。值得一提的是,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控能力的提高必须同步进行、相互结合,以免过分强调自我,“只想利己、不顾他人”,陷入唯我独尊的泥沼之中。

(三)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提高她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分析和辨别能力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品质对女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健康心理的需要,女大学生作为女眭群体中的优秀部分,自尊才会尊重,自信才会宽容,自立才能人格独立,自强才能战胜挫折心理,这些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女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偏狭心理影响,积极进取,成就事业,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心理的实质在于,它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作用能否发挥,有赖于人反映客观现实规律的准确度,因而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有赖于她们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为此,我们必须对女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提高她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调一致,综合“治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个性培养、品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先导性和基础陛。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谈举止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己行为的示范作用,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好学上进、开朗活泼、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的性格和不畏艰难、敢想敢干、竞争进取、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既不能过分压制,简单训斥,使其产生恐惧心理,又不能过分溺爱,娇生陨养,形成个人至上,自我中心意识。学校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与发展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从小学到大学是青少年生理发育成熟和知识能力增长提高的过程,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个性完善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是学校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应有之义。学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通过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氛围,同时还要通过《心理学》课、心理咨询活动等有效途径,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通过不断的体制更新和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建立规范的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创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这样才能使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协调一致,避免相互抵消和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