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心理学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心理学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心理学应用

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相比,网络产品不依托于真实的某种材料,完全是由人创造的虚拟产品。对于它好与不好的评价均来源于人的体验,很难用传统的方法去界定和计算。因此,研究提升移动社交应用用户体验的方法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将设计准则与心理学统一起来,一方面使心理学变得具体而易懂;另一方面也使得设计准则因为有了深层次的理论支持而易于应用

1移动社交应用

移动社交应用是移动场景下的新型社交解决方案。通过移动社交应用可以让用户更加快捷迅速地在任何地点创造并分享实时内容,移动社交应用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模式,为人类的社交活动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对于移动应用的设计流程,笔者采纳百度用户体验部在《体验•度》中的论述。首先,将产品分为以下几个设计环节:产品方向、产品功能定义、用户研究分析、产品交互逻辑、产品图形设计、产品运营。

2相关心理学理论

首先,从人的属性说起。马克思的“人性观”认为人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指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为了维持生存所体现出的本能特征。二是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两种属性决定了人有两类需求。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个体需求,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社会需求。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人的个体需求决定了人的个体动机,人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人的社会动机。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对行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与调节的促进作用,个体动机决定了个体行为(个体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认知行为),社会动机决定了社会行为。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路出发,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认知心理学是系统研究认知行为的科学。因此,本文研究的相关心理学理论包括作为确定产品方向和产品功能的理论支持的社会心理学以及作为确定产品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和运营设计的理论支持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研究的课题包括:从众、大众传播、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人际交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对人类的记忆、知觉、语言、理解、推理、思考、问题解决及学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信息识别和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识别过程的研究范围包括:色彩、形状、边界视觉。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范围包括:注意、记忆、学习、解决问题、元认知。

3用户界面设计准则

自计算机系统为人所应用以来,计算机界面就成了连接用户和计算机系统的纽带,就有人尝试用户界面设计准则,期望制定一套设计标准来规范设计使其更加易用。早期的设计准则有:Cheriton(1976)为早期交互式计算机系统提出了用户界面设计准则;Norman(1983)基于人类认知,提出了软件用户界面设计准则;Smith和Mosier(1986)撰写了一套很全面的用户界面设计准则;Nielsen和Molich(1990)提供了一套用于用户界面启发式评估的设计准则;进入21世纪,Stone(2005)、Koyani、Bailey和Nall(2006)、Johnson(2007)以及Shneiderman提出了更多用户界面设计准则。另外,微软公司、苹果公司、谷歌公司基于各自的平台了相应的设计准则。下面列出三套著名的用户界面设计准则:Shneiderman:力争一致性、提供全面的可用性、提供信息充足的反馈、设计任务流程以完成任务、预防错误、允许容易的操作反转、让用户觉得他们在掌握、尽可能减轻短期记忆的负担。Nielsen、Molich:一致性和标准、系统状态的可见性、系统与真实世界的匹配、用户的控制与自由、错误预防、帮助用户识别、诊断错误并恢复、使用灵活高效、识别而不是回忆、具有美感的和极简主义的设计、提供在线文档和帮助。Stoneetal:一致性(相似从而可预期);可见性(步骤清晰);反馈(对已发生或正发生的情况提供清晰的说明);结构(内容组织有条理)容错性(避免错误并能从错误中恢复;操作应该是可逆的;可访问性(即使有故障也能够使用);自解释(控件本身能够提示使用方法);简单化(简单能使用户专注于具体任务)通过这三套设计准则的对照可以看出:除了它们的措辞和强调重点稍有不同外,整体看来还是很相似的。笔者将这些设计准则整理归纳为:一致性:与人的认知、真实世界、系统内部保持一致;操作清晰高效:步骤清晰、操作高效;及时反馈:对已发生或正发生的情况进行反馈,清晰且及时;容错:预见错误并能从错误中恢复;自解释:控件利于用户识别而不是强迫记忆;简单:步骤简单、风格简约。

4心理学在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的应用模型

通过上文对移动社交应用的分析,对相关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界面设计准则的归纳,并结合移动设计的特点,笔者建立了心理学在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的应用模型,希望为移动社交应用设计师提供理论支持,设计出真正能提升用户体验的移动社交应用。

作者:刘晓红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