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积极心理学的美德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美德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参照精神病学分类模式,力图将美德和性格优势与人们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激发人类最大潜能的发挥,帮助人们实现完美人生。积极心理学对美德的研究及其成果,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对人完整性及社会性的认识,从而使得美德成为心理学合法的研究对象,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涵。积极心理学的美德研究缺乏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美德及性格优势的分类中还缺少有力的实证支撑。现有的研究离积极心理学所设定的“为美德研究立法”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美德;性格优势
美德(virtue)及美德的研究和探讨古已有之。在古代,美德和美德的规范性主要靠人们约定俗成的习俗,以及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们的直觉与思辩。而心理学则是以实证的方式对美德加以研究———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美德研究无疑是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塞利格曼和皮特森《美德与优势———手册与分类》[1]一书的出版集中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人建议对2004年后以美德为基础的积极心理学重新命名为“第二代积极心理学”[2](thesecondgenerationofpositivepsychology)———由此可见,美德理论在积极心理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1.积极心理学美德研究的背景
在大的背景下,美德研究与积极心理学其他研究主题研究是一致的,也即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中消极的一面,忽视了心理学完善人类生活、提升人们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的重要价值。为此,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构建了三大研究主题:积极情绪,积极机构的建设以及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最先在积极情绪的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在幸福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就使得积极心理学迅速得到遍及全球的关注。2004年,塞利格曼和皮特森所著《美德与优势———手册与分类》出版,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家在积极人格研究领域的努力与成就。它搜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德和性格优势(characterstrengths),并将其进行分类,为美德养成提供新的思路。其次,积极心理学选择了实证主义哲学框架下的美德研究范式。那就是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为此,积极心理学在创建之初划清了与自己在研究内容上相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界限,他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只能提供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简要描述与观点阐述,却无法以经验去检验它。而积极心理学却能“把人类优势与美德视为可以进行科学认知的真实存在”[2]。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上缺失进行了批判[3]。同时,高举实证主义的大旗,设定了自己的研究立场:积极心理学绝不是一场革命,而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改良———积极心理学运用传统心理学已经成熟的实验、测量等研究技术,对积极的研究主题(包括美德在内)加以研究。第三,积极心理学对美德的研究借鉴了医学上的疾病诊断模式。积极心理学家注意到,在积极心理学这把大伞下,汇集了很多研究,但是却缺少一个相对来说统一的语义体系,大家在应用时往往会产生歧义,不能迅速达成理解与沟通。为此,塞利格曼等人便借鉴精神病学的做法,主张形成一个类似《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和《国际精神障碍与行为问题诊断标准》(ICD)的分类手册。(美国精神病学会从1952年开始制定DSM和ICD并逐步修订完善,至今DSM修订已至第五版。)希望所形成的美德与性格分类手册也能达成像DSM和ICD在病理学研究领域一样的效果———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在对性格优势和美德进行研究的时候能达成无歧义的理解,为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与临床工作者,甚至广大民众之间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
2.积极心理学美德研究的主要成果
首先,形成了一个美德体系。参照DSM和ICD,积极心理学家们试图形成一个在美德研究领域研究者可共同讨论的基础以及术语。塞利格曼等人立志“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为榜样,为积极心理学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对人类的优势进行权威的分类与测量”。经过积极心理学家们的努力,形成了一个包含了6种美德和24个性格优势的美德体系。6种美德分别为: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升华。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对各国文化及历史的考察发现,这6种美德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也许是源于生物学上的原因,通过某种进化过程而形成。在进化过程中,选择了这些美德作为解决人类生存过程中重要任务的手段”[2]。换句话说,在积极心理学家看来,他们所搜集总结的6种美德是基于进化机制普遍存在的。由于上述的6大美德过于抽象不能直接进行实证研究,积极心理学家们遴选出了24个性格优势分属于6种性格优势之下(如表1所示)。在他们看来,性格优势是心理的组成部分———它是界定美德的,是区分一种美德和另一种美德的途径,也是美德的实现路径和展现。如,智慧的美德可以通过创造性、好奇心、对学习的热爱、开放的视角以及洞察力等这些性格优势来实现的,而这些性格优势都涉及到认知与知识的运用,但各性格优势之间又存在区别。积极心理学家们进一步强调,目前的列表当中还只包含了24个性格优势,远远没有穷尽,他们希望能唤起大家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兴趣,像DSM和ICD那样,每过几年就修订一次,不断完善。其次,形成了对美德和性格优势的测量工具。塞利格曼等人主要使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法对性格优势进行了测量,一共形成了四种测量工具。第一种是优势行为价值问卷(ValuesinActionInventoryofStrengths,VIA-IS),主要针对成人的性格优势问卷,采用5点量表,针对每一条陈述就自己符合的程度作答。第二种是情境诱导优势行为价值问卷(ValuesinActionRisingtotheOccasionInventory,VIA-RTO),这一问卷主要用于人们对于特殊情境下某种优势的反应,用来考察人们的阶段性优势,作为对基调优势的测量的补充。第三种是优势行为价值(青少年版)(ValuesinActionInventoryofStrengthsforYouth,VIA-Youth),主要适于10-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条目及语言表述更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第四种是行为价值结构访谈(ValuesinActionStructuredInterview),它是在VIA-RTO基础上改进而成,用其测量优势的个体差异。对于实证取向的积极心理学来说,形成一整套“统一的”概念和“有效的”测评工具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明确准确的概念和评价方式,就不可能将计划进行推广,也不能识别出在今后干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有效因素。所以,能够对概念达成共识,同时制定相关评价工具是非常关键的”。
3.积极心理学美德研究的理论反思
3.1积极意义
3.1.1在本体论上,和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及其美德理论更完整。自1879年以来,各个流派的心理学都明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但是各学派在对人认识上各不相同。意识元素的分析、人对环境的适应、外在的行为,人的生物本能以及人类认知能力与方式等都曾经是各个心理学流派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与规范。本体论上的区别造成研究主题与方式的巨大差异。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把“真实的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不应该把人割裂为动物、机器或者病态的其他特征的相似物。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理念,主张心理学研究完整的人,而人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也顺理成章的都应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正是基于对人的整体性、社会性的认识,积极心理学才不避讳将美德及性格优势纳入到其研究范围之内。作为以实证取向为主导的心理学流派,关注人的真实存在,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割裂人的本性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3.1.2美德在心理学中的命运得到彻底的改变。曾几何时,任何关于美德的词汇都会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诅咒,任何关于美德的内容也都会还原或转化为精神分析的原始的性冲动。心理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科“科学性”的困扰,在科学共同体内,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科学是不关价值的,只是回答“是与否”的问题,像美德、道德等“该与不该”的问题应交由哲学来回答。所以,早期的心理学家们为了遵循心理学的“科学性”,不得不割舍其中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基于对传统心理学遗产的继承与对人性的认知,对美德的研究不再采用分割或者隐晦的方式,而是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并将美德与性格优势作为自己流派的核心研究内容,体现流派的价值取向。对于积极心理学美德理论所遭遇到的价值取向的质疑,积极心理学家的回应是:我们相信人类的美德和卓越跟那些痛苦和疾病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能够愿意从烦躁不安的世界观中跳出来看待人类出现的问题,那我们也应该相信,性格优势正是人类实际行为的基础。而我们一旦接受性格的真真实实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这就变成了经验主义的一个问题,无论性格优势是否具有文化的限制性。他们积极不懈的努力也逐渐得到学术领域的认可与接受。3.1.3美德的研究结果在心理学外部受到广泛关注与借鉴。一方面是研究方法上的影响。哲学、伦理学是最早对美德进行研究的学科,之前,它们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辩、归纳、经验、直觉以及规定等,心理学的实验及实证研究结果给予哲学家及伦理学家们极大的震撼,并将心理学方法引入到自己的研究视野。在新兴的实验哲学、环境伦理学中,他们结合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普通人对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看法,为构建人类知识体系提供新思路、新框架。“心理学上的经验方法能够使哲学家们对性格和价值的讨论更有效”。从研究内容上看,伦理学、哲学等传统人文科学也已注意到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注重心理学等非理性的心理因素,意味着伦理学将在一种更全面的意义上理解人的完整性。3.1.4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特定的社会现象,并为道德教育和美德形成提供一种新视角。无论中西方哲学家、教育学家都重视美德对于人的意义,并提出实现美德的途径与方法。如,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传授即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与模糊的认识,唤醒受教育者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中国古代教育家们认为美德是可以养成和学习的,所以言传身教、榜样等就是很受重视的美德实现途径。
3.2存在的不足
3.2.1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积极心理学的美德研究的基本假设———美德是普遍的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争议。伦理学与哲学更多倾向于美德的跨文化性,甚至有人还倾向于美德的情境性。当代最有名的伦理学家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AlasdairMacIntyre)在其著作《德性之后》指出———“启蒙时期”提出的要建立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无须文本式的道德倡议,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走上失败的命运。道德心理物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心理学史上经典的服从实验显示,个体所处的文化,当前状态及个体差异,物理环境的改变对个体的道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历史层面来看,美德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现实层面看,中国以“忠孝”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美德框架与西方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德体系是有巨大差异的。所以,积极心理学必须在理论基础上做更多的思考与梳理,为美德体系夯实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3.2.2美德与性格优势体系的严谨性有待证实。美德与性格优势之间的关系是否真如积极心理学家们所归纳的?一些心理学家们对此提出了质疑。有的心理学家批评道,积极心理学所谓美德体系,只不过是没有经过关系论证的“美德包”(bagofvirtues),是混合了人格特质(或者自然倾向性)、习得的价值以及信念的“大杂烩”,把个体的优势和美德看作在逻辑上、经验上和道德上独立的元素,可以随机地进行选择、组合,是典型的还原论思想。确实,积极心理学在美德及性格优势之间的实证研究十分缺乏,美德之间、性格优势之间、美德与性格优势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与研究相对薄弱,不能给出让人十分信服的实证研究。他们自己也指出,24种性格优势归置于6种美德当中的做法没有遵照严谨的实证方法,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大争议。3.2.3美德体系并没有超越所模仿的DSM与ICD本身存在的难题。虽然DSM与ICD分类和测量方法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为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与临床工作者甚至大众之间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但是它们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业内人士指出,在人格障碍的诊断中,符合某种分类标准的患者通常也符合其他一种或多种分类标准。换句话说,在DSM中以行为来定义异常人格,这种描述并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的人格异常。与此同时,DSM分类体系是还原论的,也缺乏一种整体论的视角,它是植根于医学基础,没有关注到个体的背景及文化差异。4.结论与展望美德与性格优势的研究从各文化背景中汲取营养,遵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参照精神病学分类模式,力图将美德和性格优势与人们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激发人类最大潜能的发挥,帮助人们实现完美人生。积极心理学家将美德纳入到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内,无论对于心理学本身还是其他学科而言,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传统伦理学家哲学家关注的是“应该如何”的问题,而科学研究注重的是“是什么”的问题,积极心理学以“科学”方式研究人生价值问题,拉近“应该”和“是”之间的距离,消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鸿沟,对于科学发展来讲是一种进步。从积极心理学所设定的美德研究框架来看,其目标不可谓不小———试图为美德研究建立一个可参照的框架,他们期待能用严谨的科学思路和方法提供一种框架,为每一种优势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清晰的界定,以便学者和大众在探讨这一领域时能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术语和定义,实现这一领域研究中的科学性严谨性。但是就目前积极心理学在美德研究的成果来看,由于缺乏对美德的理论夯实及相应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积极心理学离这一目标还十分遥远。
参考文献:
[1]PetersonM.,Segliman.M.E.P.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12.
[2]Woolfolk,R.L.,Wasserman,R.H.Countnoonehappy:Eudaimoniaandpositivepsychology.JournalofTheoreticalandPhilosophicalPsychology,2005,25:81-90.
[3]孟娟,印宗祥.积极心理学:批判与反思.心理学探新,2016,36(2):107-111.
作者:印宗祥 孟娟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吉首大学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