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体育教育中茶文化思想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体育教育中茶文化思想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体育教育中茶文化思想的运用

摘要:大学体育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公共课,其承担着大学生的体质体能训练与人文精神培养等诸多责任。其中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往往被表述为一种真、善、美的传统价值理想的追求。为实现这一精神追求,现代体育教育有必要回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人日常实用的茶文化思想中汲取有助于大学体育教育顺利开展的精神理念,将中国茶文化思想中怡、清、和、真的理念精华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大学体育教育;目标指向;运用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文精神被摆在了大学体育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对人文精神的强调反映了现代体育教育所追求的和谐性———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技能的锻炼,更是其他知识教育、审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顺利进行的基础与前提。而对于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最好的诠释一定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语有云:“行事如饮茶。”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喜爱与理解放大到了个体整个的社会化行为中。同样的,深深渗透在中国人生活日常中的茶文化思想也一样可以对大学体育教育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为此,首先应该明确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依此对照茶文化思想的目标指向。

1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分析

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际目标。从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同层次,可以将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1双基目标

大学体育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身体机制已经得到较成熟发展的大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关于身体维护与健康锻炼的基本体育知识和基础体育技能,如“体育锻炼前身体的准备状态”以及“基本的篮球运动技能”等……双基目标针对的是每一位身体机能正常的大学生,属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在双基目标得以实现之后,教师可以为学有余力且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高一级的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体育运动方面有独特智能的学生,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当每个学生的基础体育教育目标得到了重视,高校整体的竞技体育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提高。这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又一重教学目标。

1.2身心目标

如果说双基目标是可以通过量化的结果得到测评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那么身心目标的特点则在于内隐性与潜在性。实际上正如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从中可以体会体育教育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隐藏关系。展开来说,大学阶段正是个体自我人格成长、自我理想建立的关键时期,而体育教育可以为个体带来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来自于不懈拼搏的体育精神,来自于愈战愈勇的体育意志,更来自坚守梦想的体育信仰,这种促进可以通过学生个人对某种体育运动的喜爱与坚持得到发挥,或者甚至通过学生个人对某种体育活动的旁观与体验就能得到很好的激发。为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学体育教育是“细微处见精神”,它在有形或无形中对学生的人格、性格、能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价值。

1.3全面发展目标

自著名哲学家兼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和谐教育的概念,体育教育与其他各方面教育的紧密联系就不断得到强化与重视。近代,哲学家马克思又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马克思将体育教育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更将“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本质内涵提出。然而,早在上个世界同志就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又言:“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其意指:一个人健康有力的身体是道德与智慧生长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加以支撑,可以得出:在进行知识学习时,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其需要身体提供良好的机能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全面发展目标离不开体育教育。

2茶文化思想与大学体育教育

茶文化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茶文化思想的回归与应用体现了现代教育对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这是中国国力迅速增长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必须要学习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缩小了说,一个国家的大学体育教育要想得到源源不断的发展也必须学会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力量。

2.1茶文化思想概述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久的饮茶历史。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善于从自然风物中寻取精神支持的民族,这决定了中国人对茶的态度,这也是茶文化思想诞生的重要原因。从某种层面上,茶文化思想是一种禅意的哲学思想,其讲求怡、清、和、真四个要素。其中“怡”代表了饮茶时的一种放松的心态,可谓“怡然自得”;“清”则是对所饮之茶品质的要求,茶水的品质即是茶的“精气神”,因此宜清宜净,这样饮茶之人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是对饮茶氛围的把握,无论是一人饮茶还是众人饮茶,和谐的气氛都会增强饮茶的体验,带来心灵的和煦;最后是“真”,“真”是对饮茶之人的要求,只有饮茶之人真心体会饮茶之道,茶文化思想的面纱才会为其揭起。总的来说,茶文化思想的四字箴言分别是对饮茶心态、所饮之茶、饮茶气氛与饮茶之人的要求,从这些充满精神理念气息的要求中可以发掘茶文化思想与大学体育教育的结合点。

2.2怡与身心健康目标

身心目标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将其划分为两个层次,“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正如茶文化思想将茶“强身健体”的价值作为“怡情养性”的前提。展开来说,常饮茶能强身健体,这是人们饮茶的初心,这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如果饮茶有害于健康,那么茶文化思想绝不会得到倡导,同理,体育锻炼也要适应个体的身体机能,不能超出身体可承受的强度。但是饮茶又绝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茶文化思想将人们饮茶的初心进一步引发为茶道之“怡”即修身、怡情、养性,人们以茶悟道,从而怡然自乐,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提高自身生活的质量;对于大学体育教育也要“看其本质”,不能只将体育教育视作身体锻炼的技能训练,而将其进一步指向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意在使个体得到放松与平和的心境,正面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

2.3清与人格发展目标

考虑到人格发展是大学学习阶段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大学体育教育又有义务承担起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那么大学体育教育的活动任务之一便是通过集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在火热的体育运动的氛围中帮助个体塑造社会人格。茶之“清”即是个体社会人格发展的具体方向。一个人应该像一杯清茶一样爽直不阿,而讲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体育运动比赛最能锻炼一个人爽直不阿的品质。以“茶如清露”的茶文化思想指导集体体育运动的开展,有益于让体育学习成为一种清静的人格体验。

2.4和与全面发展目标

中国人乐于以茶交友,以茶待客,因此茶文化思想中最能体现包容和谐之心。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口号响彻中华,在体育运动赛事中对“友谊第一”的追求是中国体育教育精神最本质的展现。因此茶文化思想之“和”与体育教育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再对茶之“和谐包容”做进一步的理解,其意指一种全面和谐发展的平衡。这种思想可以指导着大学体育教育摆脱“副科”、“不重要的科目”之类的误区,成为学生其他方面能力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前提;也可以指导着大学体育教育与其他全面发展教育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5真与双基目标

所谓“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茶文化思想对于饮茶之人的品质也有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出于对茶文化思想的尊重,更是因为只有真诚之人才能对茶文化思想怀有真挚之心,也因此只有真诚之人才能体味茶文化思想的真谛。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大学体育教育,尤其适用于大学体育学习初级阶段中基本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学习。双基目标是所有体育教育目标中唯一一个基础性的要求全体大学生必须加以学习掌握的任务目标,其容不得弄虚作假。只有用心做好“双基”知识技能的学习,才有进一步领会大学体育教育精粹的可能。

3茶文化思想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正如上文论述的,茶文化思想的目标指向与大学体育教育目标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茶文化思想具体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之中,从而产生双向的呼应,指导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3.1体育项目如“选茶”

众所周知,现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十分丰富,完全能够满足不同个体的体育运动兴趣和需要。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而体育项目的选择正如个人饮茶,冷暖自知。首先一定要确保体育项目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适宜,其次要明确自己对这一体育项目的喜好程度与关注点。展开来说,正如不同的茶水,有的适合体热的人,有的适合胃寒的人;而不同的人又有的关注茶水的香味,有的关注茶水的汤色。只有适合自己的、真正为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才能成为个体长久的坚持,对个体的身心成长发挥稳定的积极效果。

3.2日常锻炼如“品茶”“品茶”

是茶文化思想中最中心的部分,品茶中需要品茶之人求真,求清,求怡,即是带有爱茶之真心,追求内心之清静,获得心境之怡和。这是茶文化思想中“怡、清、和、真”中的三字,也与大学体育教育的三大目标指向相一致。那么,在具体的大学体育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大多限于课堂,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坚持却必须有所拓展,使其渗透在个体日常的运动锻炼之中。日常锻炼应该怀有对体育运动的真心,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说“身体是个人的圣殿”,必须带着这样的“真心”才能让日常锻炼发挥实效;日常锻炼还应该追求“清静”,在平淡之中予以一日又一日的坚守;在“真心”与“清静”的双重支撑下,最终个体会从日常锻炼中收获一个“怡和”的心境。

3.3综合学习如“会茶”

大学体育教育只是大学阶段紧张的专业学习的一部分。教师与学生应该重视大学体育教育的积极价值,让大学体育教育发挥综合性的实际效用,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进程,也推动大学生的成长成熟。因此,大学体育教育从整体看应该如同众人“会茶”,多交流,多渗透,不在于各人所饮之茶的区别,而重在各人经验体会的融合互助。只有这样,才是均衡长远的发展。综上所述,茶文化思想是从事茶文化活动的核心理念,在茶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茶文化事业沿着健康、文明的道路不断发展。而茶文化思想更渗透在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指导着以人为本的大学体育教育尊重传统文化、重视人文精神,沿着中华民族最本真的价值理想不断前行。为此,应该以茶文化思想的运用充分指导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助力大学生向着体质与人文并进的方向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道平.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1981,(1):76-81.

[2]张曼.中国茶文化内涵塑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梁利民.21世纪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新概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96-98,101.

[4]韩春.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J].福建茶叶,2018,40(3):160-161.

[5]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37(6):177-178.

作者:王瑜浩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