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政视域下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逐渐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这是当前让世界各国都头疼的有一大难题。网络安全教育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一切其他教育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要相信,“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把握网络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点。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思想政治教育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信工具演化为社会生活数字化载体。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沉迷于手机满足自身娱乐、视听需求,的确会分散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上的注意力,网络上充斥着不少黄色、暴力信息、网络病毒以及国防安全等不良信息,也是许多思政工作者视其为洪水猛兽的原因。然而事实上对当今的大学生来讲,缺席课堂教学是可能的,但是缺席网络是不太可能的,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网络不能“堵”只能“疏”,对大学生安全使用网络需要正确引导。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公民”呈现低龄化趋势,当前的大学生群体“00后”更是普遍,近日,有媒体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关于手机使用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仅14.05%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3小时及以下,24.75%的学生使用时间在8小时以上。(《打败手机依赖症,大学生需要坚守个人目标》2020-01-27来源:科技日报作者:杨仑)。信息化爆炸,网络空间良莠不齐的现象日益突出,各种虚假信息、诈骗信息层出不穷,如何保障大学生网络空间的使用安全成为当前教育亟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家信息中心联合瑞星的《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中提到,2019年病毒样本总量上亿,勒索软件和挖矿病毒呈现爆发态势,在恶意软件、恶意网址、移动安全、CVE漏洞、互联网安全等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而对于网络公民的大学生来说,相应的防范意识薄弱,且防护技能也并不强。最常见的比如各种程序注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虚拟中奖信息、盗号冒充好友借钱诈骗等等,甚至有犯罪团伙根据校园网防火墙薄弱的特点,利用网络进行色情、暴力、赌博等违法活动,抓住大学生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引诱他们成为网络诈骗犯罪的受害者。这些犯罪行为屡见不鲜,甚至引发一些为了还债而抢劫、跳楼的恶性事件,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对学生家庭、校园环境和社会舆论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加快实施“互联网+教育”,建好大学生精神家园网络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大学生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开展“网络公民”的网络社交和生活娱乐,网络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精神家园,对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尤其会影响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应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全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多次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深入实施。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路径
强调:“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营造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氛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建牢根基。
(一)完善顶层设计,将网络安全纳入高校治理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首先,高校建设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将网络安全纳入高校治理的重点工作,从入学教育开始,由学生管理部门牵头,组织辅导员老师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授课;其次,是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招聘心理专职老师,从事大学生心理指导工作,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设计,网络安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加强立法工作,从源头上堵住漏洞。自2016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高校应紧跟中央精神,切实落实落细学校治理,融入大学生学生手册及行为规范。
(二)加强引导教育,推进“学习强国”在高校运用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交流工具,它既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沉迷游戏和虚拟社交的一大问题所在。由于在虚拟的世界中可以展现个性、隐藏现实生活中的不足,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的发展认同需求,使他们获得身份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网络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的行为失去控制。在不可能改变网络时代的同时,我们应该在网络的使用引导上下功夫,因此,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强国”自上线试运行以来,不断更新完善,目前在高校教师中已经逐步推行到位。从目前推行效果来看,收效良好。从APP设计来看,“学习强国”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类日趋完善,有大量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教学慕课、时事政治新新闻、网络电视电台,可以听原著、听新闻广播、听文化,甚至有快闪这种形式的短视频,非常符合时下热衷刷抖音、快手的大学生群体的口味。平台上的所有内容都是经由专门审核,能对所的信息做到全面筛查,供稿渠道广,很多是高校教师、大学生自己拍摄撰写的稿件,内容更接近大学生群体的喜好,反馈大学生的所知所想所需;采用积分制,容易激发大学生你超我赶的学习劲头,每天在平台上学习一定量时间,可以减少吸收其他碎片化网络信息,同时加强固牢大学生的精神堡垒。
(三)线上线下配合,丰富形式加深网络安全认识推动融媒体开发,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报道,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强建设网络舆情研究基地,强化网信行政执法,集中整治网络舆论环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聚焦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利用网络媒体优势,高扬新时代精神和大学生风采。大力发挥网络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亿万大学生网民,采取“互联网+思政模式”,将传统的工作方法与信息化管理手段结合起来,拓展思政工作空间,在网络空间践行群众路线,形成线上线下同心圆。高校党委注意运用网络思维,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及时了解、回应并引导大学生思想及舆论,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文化节、网络安全系列讲座、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加深拓宽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真正让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既有主渠道,又有浓厚氛围,全方位、多角度、新思维地建构网络安全教育网,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
三、结束语
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逐渐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传导渗透,网络安全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一切其他教育的基础。与此同时,信息化也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适时发力,精准施策,牢牢把握住网络安全教育,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1]李永嵩.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自助式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探索与实践[J].科教论坛,2019(10).
[2]陈钢.浅谈“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大学生安全教育[J].时代农机,2018(11).
[3]郑朝成.基于思政教育视角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15(27).
[4]马婷,邹国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
[5]常佳,白利宁,蒋姗.新时代下网络安全教育有效性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4).
作者:危灿晶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