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最美建筑精神文化内涵与传承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最美建筑精神文化内涵与传承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最美建筑精神文化内涵与传承创新

从历史发展角度审视中国建筑的演化,当代所谓“最美建筑”之美,更多的是体现在现代建筑空间营造及功能实现范畴,诸如建筑材料创新、建筑技术改进、建筑创意设计等。但建筑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空间载体和功能结构,它亦是文化载体和象征符号,如果仅以科学技术优势作为当代“最美建筑”的评判标准,无疑是狭隘且浅显的,更是割裂中国建筑文化脉络的无知行为。因此,当代“最美建筑”之美,既包括建筑实体之美,也包括建筑文化之美,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在文化视阈中一脉相承,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最美”应属于意境之美。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也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美”,空间体量、建筑方位、规格尺寸、色彩图案、楼阁亭榭、山水植物等,都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符号,而古典园林中包含诸多语言符号的“词汇”“语法”“句式”设计,在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传承创新两个维度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语言范式”角色。然而,反观当代,在全球化格局日渐成熟、中国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中国当代建筑正逐渐剥离古典园林语言范式,越来越多的传统语言文化符号被摒弃,同时,西方建筑风格、理念、技法等大量被引进,在盲目的“西为中用”或“全盘西化”的思想方法指引下,中国当代建筑已经陷入了“文化失语”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形下评判“最美建筑”,存在名不副实的嫌疑,换言之,为避免当代建筑出现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窘境,就需要将“最美”这一概念置于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之中重新定义,并遵循时展规律,在建筑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一书由居阅时著写,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9月出版,作者以中国历代建筑、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探寻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哲学精神,对于解读当代“最美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与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总览全书,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色。

一、解读深入,辨明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的最美依据

《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一书包含12个章节,按照所属主题差异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章至第八章从宏观角度着手,重点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构成、特征、文化体系及社会价值等;第九章至第十二章从微观角度展开,重点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范畴内“古典园林”这一特例,以园林功能属性划分,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并聚焦民国时期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构造发生的变化。作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精神文化内涵中的映射效果,辩明了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美的评判标准,即如何才能达到“最美建筑”水准的技术路线,这对于重新定位当代最美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美的标准辩明过程中,作者在书中以一句话表明其立场,即“建筑归根结底是人造产物,它必定要顺应环境及人的需求”。其中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包括个体层面的思维、心理、需要、观念、审美等,也包括群体层次的习俗、宗教、信仰等,这就决定了建筑必然是一个复杂的功能系统。很显然,单个的建筑在空间、功能、结构等方面的承载能力有限,当一个独立建筑不能满足全部人的需求时,建筑顺理成章地会向更大空间发展——这是狭义“建筑”(独立形态)向“园林”(系统形态)发展的基本逻辑,但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自身的局限性再一次被放大,如空间封闭性、文化审美性、生产便捷性等,由此大量不属于直接构成建筑体的成分被引进,如假山、池塘、开放回廊、观景亭台等——按照规模发展,从“建筑”到“园林”先后经历了“独立建筑→开放庭园→封闭园林”三个步骤,通过协调园林内部各要素的平衡关系,循序渐进地达到“最美水平”。由此,中国园林属于中国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园林文化同样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

二、富于创新,阐述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的最美嬗变

《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一书开宗明义,从文化哲学层次辩析了如何正确理解“建筑”这一概念,即“必须把建筑结构中的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分解出来,分别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完整认识建筑”。作者以结构主义进行探究,指出了当代建筑设计、营造、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盲人摸象”的错误,很多建筑设计师浅显地将建筑视为空间结构,而结构又意味着一系列因素及其关系,在空间条件制约下对结构进行堆砌,由此而形成的建筑是“物的建筑”而非“人的建筑”——而人的思想、心理、观念等一旦被排除在建筑范畴之外,建筑文化与建筑实体之间也必然出现鸿沟——遗憾的是,当代建筑大多被设计师视为空间构造的产物,这样不仅将当代文明优势隔离于建筑意象之外,也是将建筑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创新性价值抛诸脑后的表现。当然,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本书在反思当代“最美建筑”在精神文化内涵分解、传承主动性丧失的同时,并未否定当代“最美建筑”在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事实上,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其自身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嬗变,其中“最美嬗变”部分值得当代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营造时借鉴运用。本书第十二章“民国时期传统建筑园林的嬗变”中系统、全面地作出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筛选“民国”这一时间点来讨论也很科学,彼时中西方文化呈现大交融状态,“西学东渐”效应从前期的(清末时期)局部化发展为整体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撼动力也在增强,而中国建筑及古典园林就是其中的突出部分。在园林及园林建筑嬗变要素中,本书聚焦“新型材料”“室内装饰”“户外装饰”和“植物象征”四个方面,这些变化赋予中国建筑及园林文化更丰富的表现力,例如,新型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运用,赋予园林建筑更明快的色调,而不仅仅停滞于“青砖红墙”的感官体验中,室内装饰及户外装饰变得更为灵活,从细节处赋予了园林及建筑空间更浓厚的人情味、尊贵感,例如在古色古香的室内增设一台留声机、老式电话,屋室的格调就大不同了。站在现代建筑学的视角,这些元素已然被同化成“传统元素”。尤为明显的是,通过借鉴西方园林植物的布局、种类、造型等经验,在“植物象征”意义上突破了东方园林浓厚的感性,注入了明显的理性文化质感,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生产需要。

三、案例丰富,详析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的最美实践

《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一书提供了丰富案例,如古代吴国都城苏州、北京故宫天坛、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及留园等古代宫殿与园林的代表,它们作为历史遗存向当代人展示了中国古人在建筑(园林)领域的最美实践。同时,它们的美各有千秋,尽管都在践行着同一种文化理念,但就实践路径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整体上,建筑是一种社会性存在,皇家建筑宏大雄伟、庄严肃穆,象征着“天命神授”,而园林则是一种人文性产物,如江南园林中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寓意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所蕴含的深层人文精神,还有待从文化哲学层次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关于“中国建筑”与“中国园林”之间关系,作者依次回答了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有建筑。本书指出,建筑的产生源自于但不限于“栖身需求”,如果是仅仅为满足生存栖身需要,人类大可以和其他动物一样转入山洞、隐匿丛林,尽管远古时期确实如此,但人类显然没有止步于此,即便栖身洞穴之中,仍然留下了壁画、石器等早期的“文化符号”,这表明建筑的产生动因中,除了外界自然环境的逼迫之外,还是人的本能及需求演变的结果。例如,中国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文、反思物候,建立历法制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这也直接影响了古代建筑的结构、方位、空间等因素的设计,较为突出的文化因素有风水、神话、巫术等。二是建筑如何产生。从现代人的视角观察,建筑的产生要依靠建筑材料、工具、空间等客观条件,这是典型的“物的建筑”认知结论,本书在阐述“建筑三大要素”时明确指出,建筑绝不仅是客观因素的组合,而是功能要素、人文要素、体验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根据李约瑟提出的“中国建筑宇宙图案化”观点,古代建筑破土动工之前必须要择“吉时”,这是天文学对人类趋利避害心理上的一种映射。三是建筑为何各异。中国建筑文化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因素作用下,“建筑”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种社会功能载体,如皇家建筑与小农建筑之间的差异,不仅反映在规模、高度、疏密、层次、色彩等方面,更反映出人的心理需求及社会地位。结合以上三点,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美的依据就不难理解,它是一种超出自然客观制约的人文精神,如风水宝地、祈福禳灾、敬畏神灵、宗族理念等,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建筑与园林的独特审美标准。通读全书,作者以详实的内容、深入的解读、丰富的案例、创新的角度,全方位向读者展示出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的内涵,论证了当代建筑设计、营造过程中对其传承、创新的必要性,肯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及古典园林对当代“最美建筑”的启发意义,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是最美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及应用价值。

作者:葛文秀 单位: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