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养老院建筑适老性设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养老院建筑适老性设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养老院建筑适老性设计分析

摘要:养老院建筑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设计师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探索。以山西省万荣县社会福利院项目为例,深入研究老年人生活需求和心理特点,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生活模式,从空间组织设置的角度对养老院建筑设计作了简要的探讨。设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强化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达到对养老公寓养老环境品质的提升,又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造福当地居民。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院建筑,老年人生理特征,适老性设计

1养老院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面临的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老年人口大国,由于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特殊性,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1.5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2%,我国已步入全面老龄化社会。根据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未来的50年~7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持续升高,我国将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进程划分见图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发展,老年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同样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迫切需要建造和发展适合不同老年人的各种类型的住宅,特别是养老院建筑。这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加快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2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生活模式的转变

2.1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老年之后,人的身体机能、感觉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特征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老年人的生理系统老化衰退,行为变得迟缓,身体容易疲劳,认知能力降低等等(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征见图2)。在身体功能方面主要表现为肌肉容易疲劳、骨骼脆弱、弹性和韧性降低等。这就需要居住空间在使用上更加便捷,易于操作。在感觉功能方面主要表现为视觉听觉衰退、嗅觉触觉和平衡感下降,老年人变得表现迟钝。这就需要在空间设计上更加安全和易于辨识。而在心理功能方面,随着生理的变化,老年人的心理也在发生改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缓慢、做事力不从心以及与社会脱节的不良感受,经常使老年人感到沮丧,他们开始怀念过去。这就需要在空间安排上除了基本的生活空间,还需要设置适宜的交往与娱乐空间,增加老年人在轻松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使他们老有所养,养有所乐,轻松愉悦。只有充分认识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的特征,在养老建筑设计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设计出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居住空间。

2.2老年人的生活模式的转变

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使得老年人居住行为发生改变。在日常生活当中,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尤为重要。比如,老人碰到一个很小的高差,有可能就会摔倒;如厕的时候坐下去站不起来,发生危险无人知晓,导致错过最佳救护时间。除了基本生活,老年人还需要追求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老年人需要文化娱乐、阅读和锻炼,同样需要和老友交往等等。老年人的居住空间上不仅需要基本私密空间,还有相应的过渡空间和公共空间(老年人生活行为模式见图3)。

3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养老院适老性设计

山西省万荣县社会福利院项目位于万荣县宝鼎南路以东、南内环路以北,其建设用地日照充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在方案设计中以老年人为核心,充分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营造环境优美、康养宜居的生态养老建筑,将万荣社会福利院建成为老年人理想的居家养老休闲活动的场所。

3.1空间组织

万荣县社会福利中心由老年养护楼(即老年公寓楼)、康复楼、餐厅、养护楼(护理人员宿舍)、多功能厅等组团组成,见图4,在总平面布置上各组团式的功能区由走廊按照传统中式庭院布局相串联,既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又相互独立,各功能流线相辅相成,方便为老年人服务。在养老院的平面功能组织上采取了多种类型空间相穿插,形成了有层次的空间序列。养老院平面功能组织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集中式和轴线式。集中式空间布局指各功能空间围绕公共空间展开,轴线式空间布局指各个功能由走廊串联。在万荣县社会福利院设计中采用了集中式与轴线式空间布局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各功能空间围绕老年人交往核心———交流厅这一重要空间展开,依据功能流线合理布置了康复楼(综合办公、医疗康复、管理等功能)、老年养护楼、餐厅、养护楼(护理人员宿舍)、多功能厅这五大功能区域的平面位置,并通过走廊或连廊将这几个区域串联起来,以传统中式园林庭院的院落式布局手法形成了养老院的总体空间组织设计(总平面图见图5)。

3.2门厅空间

在设计中,门厅是养老院内外空间的连接点。门厅的设计位置处于明显位置,朝向良好,并且与其他空间联系紧密。门厅空间采取了开敞式设计手法,强调其空间的公共性。门厅附近的接待室、管理室、护士站、等候区等功能用房采取了半开放式的设计方法。相对于用封闭的整体墙面围合功能区域,采用矮墙来分隔空间,不仅有效的界定了空间,并且保持了视线上的可达性。空间上的视觉通透可以有效的促进老年人的交往行为,半开敞式的空间设计可以增加老年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门厅内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娱乐设施,如书报栏、简易健身器材等以增加空间趣味。这些设置可以有效的吸引老年人,并且增加在此空间中的停留时间。门厅空间的家具布置避开了主要交通流线,部分桌椅靠窗或墙壁等部位。靠窗和墙的桌椅可以给使用的老人以安全感,营造了近距离交往的适宜空间。

3.3餐厅空间

万荣县社会福利院餐厅的位置处于养老院西北角位置,紧邻老年康复楼,使居住在各个区域的老年人都能比较便捷到达。同时在各个居住区域分层分散设置。各层餐厅区域采用半开放的空间形态,餐厅结合老年人室内阳光活动室的功能,并且家具自由设置,避免营造机构式的氛围。餐厅可以选择一些居家式的餐桌椅等家具布置,以组团式布置,让老年人进餐时能够感受到家庭般的良好用餐气氛。设计中考虑让老年人参加一些简单的餐前准备工作,一来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二来可以增加交往的机会。餐厅由于面积较大,在非用餐时间段可以用来举行集体活动或老年人交流活动,增加空间的使用效率。餐厅布置预留一些娱乐设施的空间,如电视、广播。设置电视时考虑了电视的摆放位置及角度,方便老年人观看。

3.4过渡空间

走廊是过渡空间的重要组成之一。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安全使用,走廊除了设置扶手和防滑地面外,还设置了休息座椅并且加大走廊的宽度。另外出于老年人的社交需要,卧室门口设置了摆放座椅的空间,供老年人串门聊天时使用。这样的座椅设置既不打扰在卧室内休息的其他老年人,又可以让老年人在私密空间进行交往活动。离公共活动区域近的走廊上也建议增设座椅,因为很多老年人喜欢远距离的观察公共活动,走廊的座椅可以为其提供休息场所。护士站、门卫、值班室等部位都是老年人喜欢聚集的区域,其附近也加设了休息座椅。

3.5室内活动空间(交流厅)

室内活动空间考虑了空间的层级性,日常活动通常在小组团之内进行,因此养老院各层或各个区域分别设置了活动厅,活动厅也可以兼当起居厅和餐厅使用。活动区用家具或者半隔墙限定,例如摆放为U形或L形的家具组合,同时兼顾了空间的视觉可达性。这种大空间分隔为若干小空间的做法增加空间的整体层次感,而小型的空间尺度更适合于个人尺度的交往。活动厅的设施布置尽可能的多样化,除了常见的电视、书报架、棋牌桌等,还考虑增设手工制作区、园艺区等丰富老年人的活动内容。

3.6内部空间

受到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对家庭的依赖感较强,为弱化老年人对原来家庭的留恋,养老院的内部空间采用了充满亲和力的设计手法,力图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例如建筑室内装饰及墙体采用了柔和温馨的暖色调,各种装修材质、家具及装饰品等的组合尽可能富于变•52•第47卷第1期2021年1月马权明:万荣县养老院建筑适老性设计初探化,在养老建筑中给人以居家生活的环境感受(见图6)。据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对于波长较短的色彩如紫色、蓝色、绿色的辨识能力下降,而对波长较长的色彩如红、橙色的辨识能力未见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在养老建筑中使用暖色调的重要性。在养老建筑中营造一种“家”的氛围,会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其归属感。

3.7室外活动空间

本项目室外空间设计汲取传统院落式建筑布局的精华,营造出良好的室外景观环境,为老年人创造富有意境的室外活动空间。设计在营造优美环境的同时,追求富于传统文化的建筑意境,建筑层数设计2层~5层,局部降低或抬高,形成错落有致、步移景异的园林式庭院空间,并通过绿植、小品与景观水系的融合,形成灵动的中式园林意境。本着建筑与园林景观相互映衬的设计思想,结合文脉传承和地域特色的展示,充分利用绿化、水系衬托富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单体,以亲切自然的建筑风格把养老院建成一个温馨宜人的养老疗养居住环境。建筑之间以连廊串联,移步换景,曲径通幽,连廊为开敞的半室外空间,为老年人交往提供场所,并彰显了养老建筑的建筑性格。建筑群体简洁大方、宁静淡雅、清新别致,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7.1健身锻炼空间园区集中设置供老年人健身、跳舞等集体活动的健身广场。在各个组团结合园林景观,点状布置器械活动场以及供老年人打太极、门球等小群体活动的独立性小空间。布置贯穿整个人行系统的健康步道,满足老人散步、慢跑的日常锻炼需要。运动区地面选用平整防滑、弹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同时满足易清洁、耐久性的要求。户外健身器材考虑老年人的使用要求,采取防跌倒措施。在运动区周围布置休息区,种植遮阳乔木,并设置休闲座椅,供健身运动的老人休息。环境设计注重视线可透过室内和庭院看到健身锻炼空间,既能吸引他人参与,也方便工作人员照看到进行活动的老年人。

3.7.2社会交往空间在老年公寓楼的出入口、配套公共建筑的檐下、主要人行步道及道路交叉口、景观节点、院落之间的活动场地、林荫下等处,通过铺地、棚架、座椅等物质形态,为老年人提供宜人的交往空间。另外,通过延长雨棚、屋檐的长度、增设门廊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雨雪天气条件下的户外交往活动空间,注重人文关怀、增加生活情趣。

3.7.3休闲活动空间1)园艺种植区:主要满足老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利于老人身心健康和享受劳作的乐趣。小块园地主要以种植花果和蔬菜为主,结合室外景观设计布置。种植区可划分成若干主题区域,供老人耕作,地块周围设置相应的休息空间,便于老人休息、交往活动,利用“园艺疗法”达到康体的目的。2)垂钓区:垂钓具有提高综合体质、保持心理健康的作用,是老人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在养老院中心水面布置垂钓空间,交通便捷,有利于老人清净养神,成为园区的特色景区。垂钓区设有垂钓平台、遮阳避雨的保护设施、带扶手的台阶,四周利用绿植围合成半封闭的空间,初夏垂钓,绿枝拂面、微风习习。3)赏鸟场所:老年人通过喂鸟、逗鸟、赏鸟,既增添了生活情趣,又驱走了孤独寂寞,增进了身心健康。为避免鸟叫声干扰老人的休息,赏鸟场所宜远离居住区域,采用植物围蔽,结合花园、自然景观区和园艺区设置。4)风雨廊:养老院建筑的“第二客厅”,除了遮风避雨的作用,更是架起了老年人邻里关系的互动桥梁。本项目设计风雨廊衔接了老年公寓楼、老年养护楼、综合楼、餐厅等功能分区,将各建筑单体串联起来,围合成院落、庭院。既开辟出了老年人集体生活的“第二活动室”,又营造出温暖心灵的“爱晚亭”。5)室外坐息空间:老人在户外不仅是运动,更多的是休息、聊天、晒太阳、观望等。良好的坐息空间为老人的小范围交往活动提供了场所。入口处、大树下、檐廊下、花坛边以及健身空间的周围和步道两旁,设置休息坐凳、座椅,形成方便舒适、便于集聚交往的空间环境。

4结语

我国养老院建筑是近十几年才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历史较短。今天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院建筑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笔者依据老年人的行为、心理及生理特征,科学合理地提出了养老院建筑设计的方法及要点,以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养老院建筑设计涉及到建筑设计、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设计学等多门学科和领域,需要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医护人员等共同协作完成。局限于笔者的认知,还有一些内容未能涉及,但希望能为养老院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迟向正,李轩.浅析城市养老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10(1):12-15.

[2]赵克俭,许彦淳.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北京房山养老院建筑规划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4):3-6.

[3]李桂平,邵海龙.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思考[J].山西建筑,2015,41(9):17-18.

[4]唐诚.浅议当代中国社会的养老院建筑模式[J].工程与建设,2015(2):177-179.

[5]王笑盈.论现代养老院建筑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34.

作者:马权明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