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建筑管理的进展趋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各大城市可谓是“高楼林立”,但经常有住宅居民抱怨,附近没有超市、没有医院、没有小学、甚至没有菜市场,这就涉及到规划之处整体配套是否完善。考虑得周全,则能带动一个良性经济生活体系的建立;考虑到不周,则可能影响到全方位效益的创造。需要注意的是,整体规划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对现有先进建筑技术的引进,如节能工艺、建筑工艺、美术工艺等方面的引进,如能巧妙引进,则能有效提升建筑整体效果。对区域未来发展形势的判断,例如地铁和现代商场、公共场所、办公场所的有机结合,也有可能会创造出新的经济商圈。
建筑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资源配置与工艺流程越来越合理高效
社会分工细化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建筑行业分工也是如此。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管理主流是建筑管理指挥部,但进入八十年代,开始出现包工头,即建筑施工环节与建筑管理环节的分离。进入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建筑咨询公司、监理公司、专业分包公司、大材料供应商等。现如今咨询公司又分为立项报告咨询公司、环境评价咨询公司、节能咨询公司、交通评估咨询公司等等,施工单位又分为总包单位、精装修单位、专业分包单位、指定分包单位等等,可以说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高效。伴随分工细化,专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两方面的改变是分不开的。一是科技化水平的提高,从手工操作工序到机械化操作工序,再到如今的信息化、电子化操作工序,俨然一场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革命,把建筑工艺、施工效率的提高,不断推上新的巅峰。二是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在长期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管理者不断研究如何安排湿作业、干作业、设备安装、地板铺装等工序,日益摸索出一套建筑行业的“统筹方法”,使作业面的划分、流程之间的交接越来越合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作业时间成本,也就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效能。
建筑行业劳务人员体系将更加专业化、制度化
建筑行业劳务人员从改革开放前后的正式工人,到农民工个体,再到现在的劳务分包公司,与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劳务人员从单独的个体慢慢演变成群体组织,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注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保护农民工的政策法规也在陆续出台。但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加强农民工的培训,要形成建筑行业劳务人员培训体系。通过正式培训后,由政府组织发放劳工证,农民工凭证上岗。如此一来,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整体劳务人员劳动技能、人员素质的提高,将更加有助于建筑业的迅速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劳务人员来说,通过培训增加工人的安全法律意识,整体提供工人素质,这也可以作为住建委作为响应国家减小贫富差距的一个有效措施,并可以提供建筑工人社会地位,更加符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
建筑指导使用年限制度将逐步建立,并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在建筑指导使用年限方面,仅仅在主体结构上有关于使用年限方面的规定外,而在更广泛的内外装修、水电暖系统等各方面,均缺乏国家统一的规定。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建材种类繁多,每种建材的使用年限又不同,甚至差别巨大,这就造成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新建成不久的建筑,就开始维修拆改。这造成了很多维修成本的浪费,也增加了建筑使用者的负担。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建立建材系统的使用年限制度,对每种材料在出厂前标记可以正常使用的年限,为方便各专业系统选材时,根据各自的使用需求,一般性的整改或大修计划,选择合理的年限的建材,进而达到减少运行中维修的目的。
此外,建立建筑指导使用年限制度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当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也便于查清原因、分清权责利,做到事前约束、出现问题有据可查、有据可依。以上是我对未来中国建筑管理发展趋势的一些认识,其中关于节能建筑方面,因为讨论的学者比较多,在此不作赘述。集中于整体规划、专业分工、劳务培训、建筑指导使用年限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以期对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有一定的总结启示。(本文作者:李旭、张娜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基建办、合生创展华北区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