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工程砼检测测区绘制板的实际操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砼检测测区绘制板的实际操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引言

建筑工程中,主体检测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的构件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抽样检测要求抽取柱、梁两类构件各自总数3%进行检测;且每层每种设计强度等级构件数不少于1个;测区数5*2:柱、梁需要在构件两侧各布置5个测区,每个测区为200mm*200mm正方形,均匀分为16小格。如果想要抽样检测足够有代表性、权威性,取样的测区绘制就要足够标准、规范化。

2背景介绍

在传统工艺中对梁构件进行绘区测绘时,由于绘制人员需要攀爬梯子,用尺人工精准尺寸进行手绘,每绘制完毕一个测区,工人需要爬下梯子、移动梯子到下一个位置、再重新爬上梯子进行绘制。仅每层就需要绘制10个测区,十分费时费力。建筑工程混凝土主体检测测区绘制板(以下简称为“绘制板”)则大大改良了这道工序,如右图所示,绘制板上1处有预先固定好的墨线,形状即是绘区规定的4*4的200mm*200mm的正方形,2处是一个可以连接3处长杆的活动接头,确保高处、低处都方便作业。使用首先,使用喷壶或海绵将墨汁均匀喷涂在绘制板的墨线上;其次,按检测方案在相应的构件上绘制测区。因为绘制板配有长把手,所以免除了搬梯子、移动梯子的步骤,而且精简了工人手绘的环节,更加简便、快捷。

3实验对比

为了更好地了解绘制板的实际操作价值,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在一栋层高4.2m的十层建筑中,选用两组工人对梁、墙、柱进行混凝土主体检测测区的绘制,一组用传统工艺人工手绘,一组用新型绘制板绘制。实验开始后,我们发现由于传统工艺需要梯子,搬梯子需要两个工人同时进行,十层楼绘制完毕共花费4个小时,平均每层画梁需要15分钟。而使用绘制板的一组,因为绘制板有长把手,不仅省去了搬梯子的流程,还省下了搬梯子的工人。十层楼所有的梁、板、柱部分测区绘制完毕,只花费了30分钟,平均每层画梁只需要25秒。而且根据细心观测发现,每精确绘制一个测区,传统工艺包括对准尺寸、绘画,至少需要三分钟,而利用绘制板绘制,则只需要把工具摆放到合适位置,仅仅5秒就可以绘制出标准、规范的测区。使用传统方法绘制比使用绘制板绘制要多花费一倍的人工,多花费几十倍的时间。

4总结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时间就是企业最直观的经济效益,规范化、标准化就是建筑最根本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主体检测测区绘制板作者别出心裁地将两点结合起来,成功地节省了人工、缩短了工作时间,并且能比传统工序更加标准规范地绘制出构件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测区,大大提高了梁柱构件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绘区的绘制效率,具有很大的意义,很好的实际操作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茹霞 张东旭 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