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住宅绿化建筑环保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前,欧美国家在建筑设计方面形成名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深层次生态学、生物建筑运动、盖娅运动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完善,生态设计的理论大丰富,出现了一批利用太阳能、覆土、地下空间等优秀单体建筑实例。
1、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阿科桑底(Arcosanti)是他进行"生态建筑学"探索的一个实例。该项工程位于凤凰城(Phoenix)北70英里处,面积为860英亩的土地上。1969年美国著名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LanL.McHarg)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并从理论上站住了脚。
2、20世纪末,美国凯特。奥利维亚。塞申斯提出的“绿道”的概念,在环居住区绿化境保护、利益、美学上有巨大的价值,将对我们有很好借鉴作用。使居住区的绿地也成为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的成员。1994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居住区绿地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公园、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二、国内对住宅绿化的研究
1、国内对于住宅园林的设计历史悠久
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囿发展成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3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日臻完善,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自然观念发展的全部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等思想,不仅丰富园林设计时的素材,还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2、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存在的贵族园林毕竟不能代表今天大众化的住宅绿化设计
但是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与国外的建筑生态绿化思想在今天均影响了我国的住宅环境绿化设计。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当前对于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面的文章很多,关于原则的规定与阐释也很多。如:贾俊丽的《住宅区绿化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对国内外住宅小区绿化环境规划理念及其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居住功能的需求,阐述了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措施。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徐高福的《住宅区绿化建设初探》,2005年《广东林勘设计》第4期等均以生态住宅为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住宅区绿化植物多样性选择和生态优化配置模式,对人居环境绿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中福建省惠安县林业局的杜海阳撰写的“城市住宅绿化环境设计的现状及思考”,通过对城市住宅绿化环境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应具备的原则,以及充分认识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功能性,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利该树种良好的生长发育,充分展示其良好的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类似的研究非常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当期总体来说,国内对有关的设计的研究非常多,政府对于这方面的规定与要求也逐步在规范,但是整体来说都还不够成熟。
三、我国住宅绿化建设的历史
1、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苏州的园林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环境景观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实验小区,在考虑并开始注重环境的营造,提出了人要居住在优美的环境中。进入90年代,扩大试点后,环境景观概念进一步深化。后来,随着个人住购房时代的来临,开发商也逐渐意识到环境景观是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带来了生态小区和绿色小区概念的流行。近来,住宅创新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达到自然与人的相通和统一,求得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融合。
2、在不久前召开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大会”上,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了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提出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美化生活环境是为了体现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生态原则、地域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这部国内首次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指导性文件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判断。
3、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以绿色、生态、健康为理念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但在实际设计和营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多数开发商仅仅把绿色生态住宅更多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认为生态住宅不是当务之急;。真正了解生态住宅的人群仍属少数。主要表现在:为求新、奇、特,北方开发商常常重金迁移了南方的名贵树木,却没有考虑其生长所必要的气候条件;为美化居住区所规划设计的景观环境,有时却成为束缚业主的藩篱,使之难以亲近;为体现水景而建造的湖泊,却因未考虑安全防范措施,成为吞噬幼童的杀手。很多已建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投资大,而且只具有观赏性,没有实用功能性,人性化的设计更少,缺少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