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与财务管理变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与财务管理变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与财务管理变革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石油行业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石油企业规范了财务管理、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论文从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和优势着手,从石油企业开展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以及创新变革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旨在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发展。

关键词: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变革研究

引言

石油资源是工业的命脉,石油企业的发展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石油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此要立足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在解决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推动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概述

会计集中核算又称为“一级核算”,是将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能整合到一起的新型账务处理制度。1994年财政部下发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促进财务管控模式向集中化转变。多年来,石油企业坚持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导向,以信息系统为抓手,在统一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会计流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标准化程度。会计集中核算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共享式集中,按照责任中心划分,将不同单位的所有财务数据纳入同一数据库中,[1]并以此为起点,实现单位的跨责任中心数据处理。该模式对于单位内部网络质量有较高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技术风险,适合规模较大的企业。二是分布式集中,指在公司核心部门搭建中心数据库,各分公司建立独立的账务体系,对各环节的财务数据进行动态管控。[2]采用分布式集中模式,企业需要建立完备的数据传输网络,同样存在应用实践风险。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集中核算模式下,各单位财务自主权不变,企业内部的会计业务由核算中心统一开展,保障了数据资料的统一性,提升了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第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3]在较分散的核算制度下,由于各单位核算未集中,无法进行统一管理,不利于控制内部违规行为。实行集中核算后,利用集中优势,各类潜在的风险隐患更加透明,监督预警机制更加完善。第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推动了企业下属单位资金集中,加强对银行账户、往来款项的管控,实现了合理控制资金支出、准确预测年度营运资金总量、科学制定对外融资规模,有效地降低了资金成本。

二、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链长不利于标准化

石油行业包括石油的勘探、开采、炼化、运输以及销售,与一般行业企业相比,石油企业上下游板块产业链更长、覆盖区域更广,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对流程的标准化要求高,石油企业内部业务类型种类多、差异大,很难实现完全统一。通常的集中模式是在保持已有组织结构框架和管理模式下,企业按照业务类型搭建责任中心层级,逐级建立子作业单元核算体系,最终将全部作业单元纳入核算范围。这种集中模式,适用于业务覆盖范围小的企业,但结合实际工作现状,大多数石油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架构层级多、业务范围广,一般都跨越两个或多个板块,业务流程复杂加大了标准化的难度。

(二)集中核算存在管理风险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提升了核算效率却忽视了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分析。核算中心的记账人员依据原始单据使用标准化模板进行会计记录,没有机会参与实际业务,有的人员甚至不知道企业的主营业务,只是简单机械重复的分类记录,这种运行模式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出具正式财务报告后才发现问题,工作量和损益的配比性、环比和同比变化的合理性、特殊因素影响的趋势性等问题都难以解释清楚。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数据,将严重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带来经营管理风险。事前管控的重要性不低于事后的分析,前端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对后期财务报告、管理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信息不对称影响管理决策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石油企业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职能主要由核算中心承担。集中管理一方面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业务范围广、规模体量大,会出现核算主体与业务主体相分离的问题。常规情况下,只有下属企业的经济业务正式发生,财务数据才能被上传至核算中心。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一般不是同步的,存在时间差,二者不在同一个信息系统,统计口径也不一样。这会对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4]在推进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时,要注意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针对事前预防或是事中控制中涉及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

三、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应用实践分析

(一)规范统一会计业务流程

会计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关键在于总体流程框架的设计,结合石油行业特点,企业总部按照业务流程下设会计核算、资金运行、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子模块,根据不同板块业务制定标准流程,下属企业在所属板块业务流程框架内,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个性化的辅助流程。业务操作标准涵盖了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会计计量以及会计核算口径等细节。另外,石油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为了在整体内部实现标准化,内部抵消流程模块的设计也尤为重要。很多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抵消责任中心,但是形同虚设,编制财务报表时大多需要手工录入,无法实现自动提取数据。

(二)明确核算中心的责权义务

推动会计集中核算,要注意明确核算部门的责权义务,引导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下,用科学的方式履行工作职责。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对核算中心以及企业财务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要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推进,避免业务重叠和交叉,避免工作承接主体和责任承担主体不一致。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石油企业要注意明确核算中心和企业财务部门的考核标准,还应当细化相关部门或员工的权利,保证整体工作质量。总体来说,需要在石油企业内部营造出责权相互统一的工作格局,引导每一位员工立足于本职工作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

为了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升财务管控能力。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长短期培训协同推进的方式来提升会计人员素质。长期培训主要针对会计政策理论和实务操作的指导,加强财务人员对政策的把握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短期培训则侧重于实际工作内容的总结反馈,重点在于引导财务人员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要加强财务人员同业务人员的双向交流,引导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将企业的前端与后台连接起来,促进财务人员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

四、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变革研究

依托国内强大市场,我国石油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日益提升,对精益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大,对财务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2022年,至国内首家财务共享中心成立,过去了近20年,财务共享的理念也已经被广泛接受。从实质上看,会计集中化核算和财务共享都属于集中管理模式,是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

(一)建立独立运营的实体财务共享中心

自2014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企业陆续建立财务共享试点,成立独立运营的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服务覆盖勘探、炼化、销售等各个业务板块,包括总账管理、销售应收管理、采购应付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基础业务,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按照区域设置独立运营的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人员物理集中的传统财务共享模式。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迎来了对分散的财务资源进行整合的转型升级。传统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首先要调整公司内部的财务部门职能,按照分工,共享中心一般承担的是会计核算职能,因此公司总部会取消下属企业会计核算职能,保留其财务分析职能、税务处理职能。按照这种内部职能划分,结合石油企业行业特点,充分考虑人力成本、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等因素后,公司总部再进行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选聘工作人员、制定内部组织机构和制度等工作。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共享中心内部可按照业务类别进行划分,促进专业化程度。其次要再造公司内部业务流程。由于组织机构做了调整,公司的业务流程随之变化。财务共享中心和企业财务部门需要积极配合,全面梳理各项流程,推进共享中心全面承接基础业务。在推进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各项环节,设计标准化流程,建立支持共享服务的信息系统架构。目前围绕共享系统建立的主要有网上报销系统、电子影像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等子系统。

(二)新技术促进传统财务共享模式升级

随着云技术、RPA、移动互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财务共享模式需要将资源和人员进行物理集中的局面,促进财务共享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推进了石油企业财务共享优化升级。云技术是指在网络通信服务范围内,将硬件、软件、互联网等系列资源归集整合起来形成资源池,实现数据计算、处理、储存和共享一体化的一种托管技术。[5]采用云技术,企业不需要设立独立的财务共享中心,也不需要进行物理集中,解决了海外业务分布不集中的石油企业推进财务共享的难题。RPA指的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一种可以重复执行标准化业务的软件,适合不需要进行人为判断的基础性业务,像财务报销、应收应付、资金付款等。RPA可以连续运行,避免人为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分布较广的石油企业,RPA在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基础上,降低人工成本,将人力资源集中到高附加值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在这种技术下,石油企业员工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开展工作,不再受地域的限制。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财务报销业务,很多企业开发了自己的财务报销APP,员工只要拥有一台移动设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可以随时随地提交财务报销申请,具有权限的审批人可以使用移动设备随时审批报销申请,简化了报销流程提升了财务运行效率。

(三)推动财务管理向价值创造转型

随着财务共享中心对基础业务的全承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从事务性、基础性业务延转向数字化、专业化的管理性业务,财务管理工作从价值守护上升到价值创造的新阶段。一是促进业务财务协同发展。结合内外部环境,根据企业制定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经营目标,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建立覆盖全业务区域和业务单元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借助大数据、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单一的财务分析维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为企业内部分析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同时推进装备、技术、成本、预算等系统子模块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重要信息共享,打造与市场运行机制相适应的业务单元考核体系,进行全过程管控。二是引领财务价值创造。借助财务共享平台,统一国内外核算业务,集中境内外资金头寸,实现统一的债务管理,构建多元化筹融资管理。国内规模较大的石油企业,业务一般都覆盖国内外,由于国内外会计政策、货币、语言等差异较大,很难将外账和内账统一。借助云技术等新兴技术,无须设立实体共享中心,不再受到地域和人员限制,有利于内外账的统一,也便于企业对海外业务的监管。同时,应用财务共享平台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帮助企业制定进行筹融资战略,在满足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资的前提下,按照最优资本结构,测算负债融资比率和权益融资比率,平衡融资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企业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降低不确定性,避免损失。三是细化财务岗位划分。将财务工作岗位划分为基础业务型、数据分析型和战略管理型三类。基础业务型岗位的员工职责是负责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数据资料的制作、核对与汇总工作,这也是石油企业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性环节。这个岗位是所有财务人员面临的第一个岗位,主要是帮助财务人员熟悉基础财务业务和流程。数据分析型岗位的员工职责是运用新兴技术处理数据,搭建模型,设置不同参数,模拟企业历史运行规律,预测企业未来运行趋势。随着财务人员对基础业务的全面了解,对数据分析工具的科学运用,将从具备一定工作资质的财务人员中挑选出具备战略管理思维的财务人员,进入到更有挑战性的岗位工作。战略管理性岗位的员工职责主要是分析企业过去经营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核心,挖掘企业的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制定财务价值创造策略。在划分工作岗位时,要根据工作量和创造的价值,建立科学严谨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帮助财务人员成长,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语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国内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迎来了全新的改革发展机遇,但在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后续工作中应当以解决相关环节的实际问题为前提,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优化改革。前文中笔者立足于实际工作经验,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如何改进推广应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背景下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石油企业以及国内石油工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薛宝珠.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应用研究[J].财经界,2021(32):145–146.

[2]郭思岐,白海丽,于映晨.石油企业财务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研究[J].财经界,2021(23):121–122.

[3]窦建东,朱东敏,张智荣,赵小玺.集中核算对石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研究[J].今日财富,2020(08):89–90.

[4]白丹.基于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和财务管理嬗变分析[J].山西农经,2016(10):109.

[5]陈虎.云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J].财务与会计,2021(14):67.

作者:孙西颢 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