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绿色建筑经济评析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1绿色建筑概述。目前关于绿色建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上世纪中叶,意大利建筑师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两个词合称为“生态建筑”他认为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素,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体系健康运行。这便是绿色建筑理念的雏形。国内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也各略有不同,定义各有独特之处,但万变不离绿色建筑是具有可持续性质的,都是基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提出建筑业的可持续性,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架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
1.2绿色建筑的特点。在上文中已经给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从概念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它主要强调建筑对环境影响在时间上的意义。建筑的寿命通常涵盖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的过程,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要做一个全时间段的估算。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局限在建筑时间。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概念还应在上述的基础上向前、向后,往前从建筑材料的开采到运输、生产过程,往后到建筑拆除后垃圾的自然处理或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这个周期的拉长意味着在原材料采购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就进取材减少运输能耗,生产工艺的改进或淘汰,建造就要高瞻远瞩的选择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因此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在建筑的前期建造过程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1.2.2建筑根本的功能需求。健康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节约不能以人的健康为代价。强调适用,强调适度消费的概念,决不能提倡奢侈与浪费。
1.2.3建筑要节约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因为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所以必须实现资源节约型发展与环境友好型发展。
2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应必须是客观的,是真实可靠的,同时,也必须要对那些建筑的拥有者有较大的吸引力,使他们看到关于环境方面的指标能得到较积极的效果。以下对此作出见解:
2.1建立好评价模型和体制。以往的方法只包括那些客观的、科学认可的和可以被验证的问题。如果要增加一些目前还较难准确定义的操作领域,则在评价上还需要更多地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对于定性和定量评价的份量应该具有相等的程度,如果具体操作中难以达到的话,则最好排除量化评价,而依靠描述性的评价。一些定性打分指标非常模糊,它们不能作为量化评价的一部分,但可以作为描述评价的一部分。因而,绿色建筑体系迫切需要现代科学评价方法作为实施运作的技术支撑,建立好评价模型和体制。
2.2模糊综合评判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所作的综合评价。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对绿色建筑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进行绿色建筑评定可以克服现今评定方法和手段的一些缺陷。在数据处理方面,模糊数学让模糊事物不加截割地进入数学模型,充分利用中介过渡的信息,最后在一个适当的阈值上进行分割;在客观评价方面,可以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定的结果更为客观、可靠;在人自身的模糊特性方面,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绿色建筑评定原理与人自身的模糊特性相吻合;效率高,能减少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人工神经网络是由于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大规模并行处理能力,从而使许多学者致力于将其引入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误差反传前馈网络是典型的前馈网络,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神经网络。上下层之间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网络按有教师示教的方式进行学习,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网络后,神经元的激活值,从输入层经各中间层向输出层传播,在输出层的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在这之后,按减小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误差的方向,从输出层经各中间层逐层修正各连接权,最后回到输入层,故得名“误差逆传播算法”。随着这种误差逆传播修正的不断进行,网络对输入模式响应的正确率也不断上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绿色建筑综合评价的原理是:把用于描述绿色建筑的特征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将代表相应综合评价结果的量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用一些经传统综合评价取得的成功样本训练这个网络,使它所持有的权系数经自适应学习后得到正确的内部表示,训练好的网络即可作为绿色建筑综合评价的模型。在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上综合运用上述二种方法,必然收到满意的结果。
2.3强制立法促进绿色建筑评价。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有关标准还处于推荐阶段,应考虑强制立法,从而进一步规范绿色建筑经济的市场运作和发展,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立法与强制性条文的主要实施对象应首先着眼于示范区域与示范建筑,从经济水平较发达城市中的示范工程开始,逐渐扩大绿色建筑的影响力;其次,强制推行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如选择适合本地的各类技术(如外遮阳、自然通风与采光、太阳能光热利用、透水地面、雨水利用等),推荐节能材料使用。以上各条都可通过立法手段推广,以及提升为强制性条文予以确定,通过技术审查和行政许可的方式具体落实实施,全面提升我国建筑的技术内涵,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绿色建筑业发展壮大,同时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
3对该问题研究的意义
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受开发商广告轰击下错位的概念,使得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开发商则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投资,并不产生的收益,或者仅为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而打出“绿色”广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货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绿色建筑推广仅靠政府一些强制政策和社会道德力量是不够的。这里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绿色建筑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绿色建筑的推广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结合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论证绿色建筑推广的意义,消除开发商关于绿色建筑投资回报的问题,用科学资料说明投资回收的可能性。从经济、政策、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开发商在能够获得相对充分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在看得到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会从被动到主动的绿色建筑行为变化。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推广绿色建筑,有效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必将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加强和规范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着手,加强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建设,充分认识到评价工作的意义之重大,才能全面的做好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